古意宁明
2015-05-04黄鹏
黄鹏
(接上期)
宋皇佑四年(1052年),是宋朝的多事之秋。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侬智高在傥犹州起兵反宋,自称仁惠皇帝,招兵买马,攻城略地,一直打到广东,围困广州达两个月之久。朝廷数次派兵征讨,均损兵折将,屡战屡败。侬志高之乱,震惊朝野,皇帝恐慌,满朝文武惶然无措。时任枢密副使(相当于副总司令)未满三个月的狄青自告奋勇,上表请战。宋仁宗分外高兴,亲自在垂供殿为狄青设宴饯行。是年,狄青调兵遣将,一路挥师直指广西。宋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狄青率军插至天险昆仑关(今南宁市郊与宾阳县交界处)附近驻扎。狄青部将黄善璋“二十日不解甲,卧体垢甚,就汤沐浴,蚤虱丛丛下”,武襄(狄青官阶尊称)抚璋背曰:“为国忘躯,丈夫当如是也!”璋曰:“大将军知我,我以知己报大将军。且天子西顾不下咽,我奚忍爱其躯耶!”狄青以缓兵之计麻痹侬志高,继而一举攻夺关隘,把侬志高打了个措手不及。侬志高失去昆仑关天险,急忙率部拼死力战。宋军受阻,先锋将军孙节力战而死,诸将大惊失色。在这危急关头,黄善璋奋起神勇,亲率骑兵杀入敌阵,直打得侬志高晕头转向,全城溃败。狄青乘势挥兵掩杀50里,一举攻占邕州城(今南宁市)。在征讨侬志高的战争中,黄善璋忠勇有嘉,战功卓著,深得狄青信任。平叛战争结束后,狄青奏请朝廷封黄善璋为都元帅,拜成忠郎,设永平寨(治今宁明县明江镇,辖区为左江所置流域及中越边境一带),让他留任世袭戍边,为永平寨首任土官。左江所置各土司皆其旧部属,均受永平寨黄善璋节制。自此之后,土司黄氏家族开始实施统治长达400多年,跨越宋元明清四个朝代,成为历史上黄姓土司中最著名也最为强大的家族。
宋朝与侬智高之战,历史学家有所争议。是非曲直自有评说,我们不去管它。狄青部队到来的同时,中原文明也随之强势地进入,在给广西百姓带来不可避免的战争伤害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二者的出现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尤其在古代,那样的混合几乎无法剥离。黄善璋长久统治永平寨,这方面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及至今日,广西的壮族,尤其是明江流域左江流域的壮族,与汉族同化的痕迹比较明显。比如放鞭炮、撰春联、贴门神、放风筝、赛龙舟等等。客观地讲,当时宋朝平叛而使得国家统一和地区稳定,百姓避免了生灵涂炭,得以安居乐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狄青和黄善璋功莫大焉。毫无疑问,地处边陲的宁明,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上涌起了一个响亮的涛声,说边疆往事,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宁明。同样,讲广西历史,也无论如何不能不讲到狄青和黄善璋。难得的是黄善璋及其后代与家族,对永平寨及后来的思明府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中,能保一方平安,造福一方百姓,实属不易。直至今日,民间流传的故事还多有赞誉。
清明时节,我们来到明江街东北三里许的黄善璋墓园。在这规模宏大、具帝王气象的大墓园里,辕门威严把势,石雕神形具灵;神道斑驳还坚实,华表笔直而高耸;文武石俑肃立左右,石狮石马罗列两旁。不难想象,墓园的壮观与奢华,标榜的是一份辉煌与显赫;石雕静静地诉说和坚守,也应该是一份高贵与威严。尽管那份辉煌与显赫、高贵与威严,在历史的尘封和荒草的枯颜里已显得十分苍凉和久远,但在时代春天的阳光照耀下,还在闪耀着古意的光芒与活力,折射出历史的力量与意志。这使我们肃然起敬!
四
沿着明江流域,我们还看到清朝留下的一浅一深的脚印。浅的是位于那堪乡迁隆村的土司署和书院。衙署屋宇和书院前厅已毁,书院的中厅、后厅依稀残存。我们看不到当年的景象了,但衙门前尚存的双石狮、石砖石阶、勇礅和书院里的石鼓、石磉还在坚守着那段历史,那一份光绪末期曾经的喧闹。 深的是北斗村的蓉峰塔。蓉峰塔在宁明县县城北郊。据史志记载,此塔建于清道光初年,为知州伊枕云筹划,历三十年方落成。光绪十八年(1892年)曾遭雷击,民国间被毁,新中国成立后修复。塔高五层,取“三皇五帝”之意。一层匾题“蓉峰塔”,大门两边书对联:“蓉擎岳峙千重艳,峰接奎垣万丈光。”大门正对的内壁有绘画一幅,今已不辨;二层题“珠联”,壁画苍龙布水;三层题“璧合”,壁画彩凤企立;四层题“梯云”,壁画瑞鹿含灵芝;五层题“取月”,壁画金鲤朝龙王。旧传夕阳西照或皓月西斜时,塔尖影可及东湖,恰如秀笔醮墨。我当年在乡文化站工作时,曾登此塔。只因当时无人管理,多有破坏,无景入目,甚为可惜。好在此塔颇有定力,不管风云变幻,兀自保持不变的姿势,看日出日落,观月朗星稀,经风历雨,写实写虚历史的沧桑,见证世间变化,守望花山。
如今再来登临,景致新颖,蔚为大观。一层多景,层层不同。拾级而上,便有步步登高之感,待到五层,更有统揽全局之势。从一层到五层,盘旋而上,每上一层,蓉峰塔都会以极其个性的不同景致向你致意,用最具象的方式把这座塔的基本逻辑关系诠释得清清楚楚。只见远处山影层叠,云蒸霞蔚;近处一片开阔田畴,绿波起伏;脚下东湖潋滟,明光如镜;环处明江似龙,如练飘舞;城区楼房错落,鳞次栉比。环视远近山水人物,几欲化作鲲鹏展翅九万里,扶摇直上笑翱宇,那一刻,诸君放开沉稳,不再矜持,豪情万丈,击掌把额,欢呼长啸,雀跃如童。
五
古曾为今,今终成古。时间的飞逝,历史的更替,总是那样的匆匆忙忙。一切最终都会成为古意,深深浅浅被自然收藏。宁明,正带着深深浅浅的古意,在春天的阳光里,坚定地向前走……
(此文荣获广西区直机关“中国梦·家乡美”文学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