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着建设秀美新芦山目标迈进

2015-05-04中共雅安市委常委芦山县委书记宋开慧

中国西部 2015年13期
关键词:芦山建设

文/中共雅安市委常委、芦山县委书记 宋开慧

向着建设秀美新芦山目标迈进

文/中共雅安市委常委、芦山县委书记 宋开慧

2014 年,是四川雅安芦山灾后恢复重建的决战之年。芦山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奋力推进“四大攻坚”行动,推动各项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整体突破。

鸟瞰芦山县城

城乡住房重建攻坚兑现庄严承诺。推进城乡住房重建,农房重建严格按照“三避让”原则进行选址,严格落实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优先帮扶特困户、困难户实施重建,采取强有力措施督促后进户加快重建,全县13171 户农房重建户全面完工,40 个新村聚居点基本建成。分类推进安居房、自建房重建,全县5678 户城房重建户已主体完工1829 户,完工率达到32.2%。同时,全县纳入重建规划的380 个重建项目,除7个国外贷款项目外,373 个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完工221 个,累计完成投资73 亿元,整个重建进度符合总体预期。

产业发展振兴攻坚取得重大突破。推进产业集中区建设,东区基本建成,西区实现整体提升,园区通水、用电、供气等要素保障得到强化;围绕远离负面清单产业,签约落户企业12 家,已建成投产2 家,350 余名受灾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坚持实施农业富县战略,依托产业建园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基本成型;依托园区建基地,茶叶、猕猴桃“两个万亩亿元”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依托基地创品牌,“锦烨”(茶叶)商标荣获四川省著名商标,围塔茶叶专业合作社、麒阳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定为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坚持旅游兴县战略,高水平规划建设乌木根雕产业园,根雕艺术城一期项目和配套游客接待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产业园相继获得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第三批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称号;大力推进“一廊两极三区多点” 旅游格局构建,启动飞仙关镇、县城、龙门乡3 个国家4A级景区创建前期工作和7 个旅游示范村镇创建工作,生态文化旅游得到进一步融合发展。

民生事业发展攻坚得到务实发展。全力做好国道351线、318 线工程建设协调工作,加快推进邛芦路、灵宝路、国道351连接线等外向通道建设,全面完成61 公里农村环线路网建设。统筹推进城镇体系重建,全面完成“三桥三路一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启动汉姜古城建设,沿江路左岸道路全线贯通。高度重视教育卫生项目重建,通过项目中调增加教育卫生资金1.8亿元。目前,57 个教育类项目已完工44 个,15 个卫生类项目已完工11 个。除国张中学外,其余学校学生已全部搬离板房。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九大民生工程和15 件民生实事,解决了1.1 万户涉及4 万人的饮水难问题和6400 户涉及2.3 万人的看电视难问题。

生态示范建设攻坚持续深入推进。做实地质灾害防治“四到位”和“五个一”,实现682 处地灾隐患点监测全覆盖,全面完成280 处地质灾害排险除危、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防灾能力修复和小流域治理等工作,实现地质灾害防治“零伤亡”。抓紧实施生态系统修复,启动农村连片整治、农用地复垦整理、震损林地恢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大力推进全省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全县86万亩集体林地确权颁证率达到99.5%,森林防火工作被评为“邛崃山系十县一区护林联防”一等奖。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扎实稳步开局。优化审批办事流程,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28 项。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等其他改革同步跟进。

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继续有效巩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加强煤矿、道路交通、消防、建筑工地等重点行业监督检查,对发现的300 余起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了全年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通过县级领导接访包案来化解矛盾,及时开展信访风险评估14 次,初信初访的办结率达100%。全面启动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平安行动”,治安案件查处率100%。坚持把依法治县与灾后重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依法处置各类涉稳事件,实现了“四个不发生”目标。开展重建秩序和“两违”专项整治,维护了群众合法利益,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积极探索实践地方主体主责机制。切实担负起为全国探索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从“举国体制”向“地方负责制”转型的重大历史使命,探索了“1+4+7”整体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44 名县级领导联系9 个乡镇、7 个社区,44 个部门联系40个村,5700 余名党员干部联系全县1.8 万户重建户,并通过挂职、选派等方式及时配齐配强重点乡镇、重要部门的工作力量,形成整体推进工作合力。探索了工作倒逼的项目推进机制,锁定“4·20”“7·20”“年底”等重要时间节点,强化要素保障,实行工期倒排、挂图作战,建立重大项目推进台账,实行建账销账动态管理,有效保障了灾后重建强力推进。探索了“五个总”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实行规划设计总负责,建筑施工总承包,项目建设总管理,规划建设总督查,组织领导总指挥,将整体展现芦山重建“进度、形象、水平”的项目纳入施工总承包,有力推动了灾后重建整体提升。探索了无缝高效的援建协调机制,建立流程对接、项目协调、定期会晤等工作机制,德阳援建的产业集中区2.4 万平米标准厂房交付使用,成都援建的龙门乡青龙场村河心组正加速推进建设。探索了群众主体的自建自管机制,率先引导40个新村聚居点建立自建委,并逐步向自管委转型,有效实现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同时,以“三大服务”为载体,引导群众互帮互助、感恩奋进,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或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

芦山县体育馆

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以教育实践活动为统领,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加快推进4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6”标准化建设,顺利完成第九届村(社区)换届选举,整顿提升1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自建委、“四个一”走基层等受到了各级充分肯定,芦山县驻雨城区临时党总支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鲜明提出芦山好干部标准,去年共抽调148名干部到急难险重的工作一线历练,根据工作实绩提拨交流干部42名。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让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有效激发了干事创业合力,把一支疲劳之师带出了精气神。深入开展“重建为了谁、发展为了谁”和“抓落实之我见、抓落实之我干”两大讨论。扎实开展正风肃纪 “9+1”专项整治,实施止懒治庸“升级版”,与全县3300余名干部职工签订“六不准”承诺书,查处“四风”案件24 件24 人。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去年全县共立案查处各类违规违纪案件76件,结案7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8人,为重建和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面对建设秀美新芦山更加宏伟的发展目标,2015年全县将紧紧围绕“五大战略”工作部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灾后恢复重建为中心,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主线,坚决实现灾后重建、发展振兴、改革引领、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五大决胜”总目标。

①芦山老城废墟

②老城遗址

③建设中的住宅

④龙门乡便民服务中心

⑤龙门乡政府

坚持重建中心,全面决胜灾后恢复重建

紧盯“春节前、‘4·20’、‘7 ·20’、年底四个时间节点项目完工率分别达到 60%、70%、80%、90%”的目标任务,坚持加快进度与保证质量安全并重,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强力冲刺灾后重建。

强力推进项目实施。把项目完工和投资完成量作为衡量重建进度的主要指标,分类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正常推进的项目要督促其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对进展滞后的项目,优化施工组织,上足机具力量,赶上规定进度;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的项目,加快附属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尽早完工并投入使用。

强化项目督查督办,坚持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重建项目领导机制,实行挂图作战、工期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定期反馈整改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有布置、有督查、有落实、有结果。

强力推进城乡住房重建。继续把城房重建摆在首要位置,深入落实“常委包片、部门包区、干部包户”和每周会商工作推进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和难问题。加大城区自建房的工作力度,力争 “7·20”前全面完工;加快平安路、乐家坝、金花路安居房和石羊场、樊家寺、赵家坝统规统建房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全面完成。根据工程进展,适度超前启动安居房、统规统建房摇号分房工作,让群众尽早告别板房,搬进永久性住房。

继续推进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五新”要求,建设一批幸福美丽新村,同步推进以“自管委”为主的村(居)民治理体系建设,让农村群众在实现住有所居之后尽快实现居有所安。

强力推进“1328”工程。以推进“五个总”为契机,加快打造 “一线、三镇、两园、八村”,展现重建整体效果。县城重点整治两河、拓展两道、改造三山、打造五区,“7·20”前汉姜古城基本建成;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推进城区道路、管网等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把县城建成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融合发展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龙门乡重点提升龙门古镇,打造河心小岛,提升7个新村聚居点,完成德阳大桥、游客接待中心、青龙大道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灾后重建特色小镇、“4·20”芦山地震震中纪念地。飞仙关重点完成南北场镇、茶马古道综合整治和环湖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推进千亩龙脊茶果园建设,与天全多功共同打造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镇。

强力推进体制机制探索。把高效协作、运转有序的体制机制作为夺取灾后重建全面胜利的重要保证。继续对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进行整合,在已经探索出的体制机制基础上,继续系统总结灾后重建经验,深入把握内在规律,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继续强化主体意识,继续弘扬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精神。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切入点,探索“以服务配置资源的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和党组织与社会组织 “跨界”互补合作模式为主要内容的灾后重建新模式,为“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做出有益探索。

⑥芦山体育馆

坚持发展要务,全面决胜产业转型提升

抢抓发展机遇,保持发展定力,推动三产并进,促进产业结构在重建中调整,发展方式在重建中转变,质量效益在重建中提升。建好园区,搭建新型工业发展平台。全面完成产业集中区东区靠山一侧环境整治,启动西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龙尾山隧道,将东西区连为一体,形成园区大环线。围绕远离负面清单产业,加强与对口援建市和省级部门对接,变对口支援为对口合作,广领域、宽范围、大力度招商引资,全力做好落地企业建设、生产、发展环节的协调服务,实现海雅、英马电动车等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园区35KV输电线路和天然气管线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电子 商务、智慧服务、远程控制和全景展示四大系统建设,初步将园区建成省级信息化示范园区,为3年实现50亿产值奠定坚实基础。

建强基地,促进现代农业特色发展。加快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全面完成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核心区盈安猕猴桃、雪瑞安藏茶、淮南堂豆制品加工项目及辐射区钱记养鸡项目建成投产,初步建成1平方公里加工区;推进2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土地流转,加快猕猴桃种植进度,年内建成1万亩核心示范基地。

发展壮大猕猴桃、有机茶、生态蔬菜、珍稀林木、林下养殖五大特色产业,重点打造青龙场生态观光园和茶叶、猕猴桃“两个万亩亿元”基地,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大力推进“三项创建”工程,力争完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申报一批特色农业品牌。

建优载体,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以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加快乌木根雕艺术城建设,完成一期工程7个项目,启动艺术城二期、三期建设,把根雕艺术城打造为集展示、交易、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带动县城商务、金融、物流、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发展。依托县城、龙门乡、飞仙关镇、大川镇重建成果,推进国家 4A级景区创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康体养生产业,完善“一廊两极三区多点”旅游格局。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深度推进宣传营销,积极拓展客源市场,推动芦山从旅游过境地向目的地转型,不断提高 “秀美姜城·乌木之乡”知名度。

①建设中的生态农业园

坚持蹄疾步稳,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征程

严守法律底线,突出改革引领,倡导敢为人先,蹄疾步稳地全面深化改革,最大程度地释放改革红利。于法有据推进改革。凡属全局性的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有章可循。要在遵循中央、省委和市委整体决策部署框架内进行细化落实。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严格按照法律授权推进改革,把先行先试和于法有据统一起来,确保各项改革始终在法律框架内推进。

突出重点推进改革。紧紧围绕改革工作重点,以“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过深水区”的精神,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性改革。按照“加快一个完善、推进三个启动、搭建五个平台”的工作思路,重点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经营权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等方面求突破。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和管理力度,积极对接争取扩大支小再贷款等金融支持,严格财政预算管理,扎实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扩权强县,对接落实好权限下放,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重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尊重规律、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先行试点”“近期推进”“深入研究”改革事项,积小胜为大胜,避免因为不切实际而盲目强推,出现 “欲速则不达”。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做实做细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评估把关等关键环节,提高改革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和督查考核机制,做到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②芦山县博物馆

③新城的人民医院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入手,切实做到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

加快建设重大民生工程。积极办好15件民生实事,让重建和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加快教育、卫生重建项目建设,“7·20”前教育项目全部建成、秋季开学前全部投入使用,县医院建成投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7·20”前国道351芦山连接线建成通车,年底前县城至龙门生态环线建成,完成邛芦路、灵宝路工程量的80%和农村公路重建工程的90%。加快防汛抗旱、安全饮水、排污等水利设施建设,让重大民生工程早日发挥功效。

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抓好民生工程硬件建设的同时,管好用好已建成项目,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县委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抓好教师和校长两支队伍建设,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高高中教育教学水平,尽快扭转教育落后局面。强化公共卫生管理,依托省医院和各级帮扶平台,推进县医院提档升级,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会救助和城乡低保体系,扩大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健全基层就业服务体系,扩大就业规模和就业援助,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高社会综合保障能力。

加快创建卫生文明城市。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集中力量打一场城乡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尽快展现灾后重建新形象。要以“四改、三清、三建”为重点,改善人居环境、健全村规民约、提升公共服务、提高文明意识。以治理“两违”“五乱”为现阶段重点,强力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问题。注重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教育引导群众,逐步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开发环境治理公益性岗位,在改善城乡面貌的同时,多渠道增加困难群众收入。

①琪达制衣生产车间

坚持和谐为重,全面推进社会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切实凝聚各方面工作力量,努力营造和谐的重建氛围。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要强化源头防范,坚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广泛开展 “平安建设”,推进 “三调联动”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切实将矛盾或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急事难事不出县”。

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实行第一时间接访,第一时间调处,全程跟踪督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严格按照《芦山县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暂行办法》,落实安全生产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工作要求,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切实凝聚强大工作合力。更加充分地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依法依章履行职能,进一步巩固四大班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城。加强对法检两院、统一战线、群团组织、老干部工作的领导,用好援建干部,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力量。要把感恩教育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全县大力倡导感恩奋进情怀,弘扬感恩文化,引导干部群众时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时刻抱有一腔感谢之情,时刻充满一身奋进之为,营造人人感恩、人人奋进、凝心聚力决胜重建的生动局面。(责任编辑/张筠 设计/王静 摄影/何林隆)

②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

③坝坝宴

④老城广场

猜你喜欢

芦山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春回芦山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芦山地震道路损毁快速评估
芦山7.0级地震前川滇地区中等地震密集活动
芦山7.0级地震前后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研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