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的影响因素与调控策略

2015-05-04薇,刘顺,王

关键词:大学生企业学生

陈 薇,刘 顺,王 滢

(滁州学院 学生工作处,安徽 滁州 239000)



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的影响因素与调控策略

陈 薇,刘 顺,王 滢

(滁州学院 学生工作处,安徽 滁州 239000)

大学生创业热情高但创业能力不足,高校创业教育有广度但缺乏深度,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要建设微型企业创业文化觉知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意向”支持;培养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能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撑;完善政府政策配套服务体系,为大学业创业提供“资源”保证。

大学生;微型企业;影响因素;调控策略

麦可思公司《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就业)》显示,2007届大陆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2%,2008届为1.0%,2009届为1.2%。[1]另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2.4%。[2]微型企业具有雇员少、规模小、产权私有、组织结构简单等特点。创办微型企业只需很少的资金,这就大大降低了创业者所承担的风险,再加上微型企业进入壁垒低、建设周期短、经营灵活、易于管理,这些特性恰恰适用于创业整体实力薄弱、缺乏实际管理经验、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创业者。这就决定了微型企业自然成为大学生首选的创业组织形式。[3]了解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控策略,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滁州学院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及全校所有学科,覆盖各个年级。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3份,有效问卷287份,其中有效问卷数量及其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创业准备与创业选择、创业障碍和创业需要、创业期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表1 调查对象及比例分布

年级男生比例女生比例大四4214.63%4013.94%大三2910.10%4616.03%大二3010.45%3110.80%大一4616.03%238.01%合计14751.22%14048.78%

二、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热情高但创业能力不足

从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来看,所有被调查对象都认同创业,认为创业是个不错的选择,73.87%的学生对创业有兴趣,7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身相对于社会其他阶层的优势在于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49.8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有创业前景。43.90%的学生认为最吸引自己的是创业能使个人获得不断的成长和发展,33.45%的学生认为创业能够挑战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11.85%的学生认为创业是对金钱和自由的渴望。

当问及对创业支持是否了解时,41.11%的学生表示了解一些,54.70%的学生表示知道但没了解过。在创业计划书书写方面,只有14.98%的学生比较熟悉书写要求。63.76%的学生认为现有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满足不了创业要求。只有13.94%的学生比较了解微型企业。

(二)高校创业教育有广度但缺乏深度

从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形式来看,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课程,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或教授定期举办讲座,开展创业模拟培训,组织创业计划竞赛,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在面上创业教育做到了全覆盖。

从被调查的学生反馈来看,大学生获取创业知识的来源,排在前列的是媒体和社会宣传、教师授课以及亲身经历。38.33%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创业讲座或培训有些帮助;56.46%的学生未参加过创业计划竞赛。在对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学生调查发现,64.46%的学生认为是重在参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只有26.83%认为竞赛对自己有影响,了解了创业的技巧和手段。

由此可见,学校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但与学生的期望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度挖掘,提高针对性和效果。

(三)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但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鼓励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方面。如:200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创业。[4]2010年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些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学校所在地滁州市政府2011年出台了《滁州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滁州市财政局和人社局2012年联合出台了《滁州市创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国家和地方虽然鼓励大学生创业,也出台了诸多政策,但政策的执行却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者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4]

三、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大学创办微型企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个人能力。从调查中发现,84.32%的学生认为个人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知识和个人能力是影响创办微型企业的首要因素。只有具有强烈的创业价值观并且具有创业能力的学生才有可能开启创业事业,并继而获得成功。

二是市场经济环境。被调查学生中59.93%的人认为市场大环境是影响创办微型企业的次要因素。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是否作出创业抉择,不仅跟就业形势有密切的关联,也与周围的其他环境因素有关系,如社会氛围是否鼓励创业、周围是否有同学或朋友已经成功创业、市场经济是否稳定、有无创业机会、有无良好的社会关系等。

三是家庭条件。调查中43.55%的学生认为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创业将是一个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选择。另外一项调查显示,66.6%受访者认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最大,58.2%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最需要来自家庭的资金支持。可见,家庭条件是影响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5]

四是政府政策。大学生是否创办微型企业还将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如果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感知到政府政策不仅优惠,而且非常简便易行,他们将更倾向于采取行动,走上创业之路。

四、引导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的对策

(一)建设微型企业创业文化觉知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意向”支持

一是在校园内开展多种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营造微型企业创业文化氛围。首先抓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着重阐述本专业可能创业的方向和突破口,培养学生创业理念;其次是开设创业成功人士、校友或企业家的讲座和论坛;第三是鼓励大学生去企业参加实习和实训,初步了解企业文化、制度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第四是与社团合作开展各级各类创业计划竞赛,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创业计划书的书写要求,思考自身的创业方向。

二是借助社会媒体力量,宣传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的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媒体要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倡导创业理念,积极传播“自主择业、灵活择业、自主创业”的新就业观,宣传一批大学生创业典型,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鼓励更多大学生更新观念,大胆尝试,争做创业先锋。[4]

三是改变传统家庭就业教育理念。从计划经济时代至今,传统的家庭就业教育理念影响着几代人,即使在今天,仍有很多家庭秉持这样一种理念:大学毕业去公司就是打工,去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政机关才算是正规就业。因此,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会听从父母的意见和建议,选择就业,而不是创业。要从根本上改变家庭就业理念,不仅需要家长加强学习,了解创业,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培养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能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撑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首先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创业的基本流程、创业政策等相关知识;其次是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经验,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积极参加各类校内外的实习实践活动,开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身对外交流、合作等能力;再次是要积极创设条件,开展创业模拟实训,利用校园内已有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尝试开启自己的创业事业。

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创办微型企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首先是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科学合理安排,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有知识的普及,也要有案例教学、创业探索和模拟等。其次是由创业者或企业家提供定期讲座和创业者讲授创业必修课或选修课。72.82%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的创业指导课程内容更注重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提供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及创业案例分析。三是构建合理的创业支持体系,包括设置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扶持基金等。

(三)完善政府政策配套服务体系,为大学业创业提供“资源”保证

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政府等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而就当前来说,创业的门槛较高,大学生创业在融资、贷款等方面还有诸多障碍,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还未跟上。因此,要督促各级各部门将现有的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修订和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适时出台新的政策和细则。此外,要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各职能部门包括劳动、财政、工商、银行、税务等,形成部门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创业。[4]

[1]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daxue.163.com/special/009163A4/mycosjiuye.html.

[2]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2.4%专家支招[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1966668.html.

[3]张楠,周明星.大学生“知识失业”困境与微型企业创业政策探析[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2):59-61.

[4]陈薇,孙磊,陈邵山,等.基于TPB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及调整策略[J].滁州学院学报,2011,13(1):78-80.

[5]66.6%人认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最大[EB/OL].[2014-07-15].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40715/t20140715_1150331.shtm.

(责任编辑 文双全)

Affecting Factors and Adjustment Strategy of College Students Founding Micro Enterprise

CHEN Wei, LIU Shun, WANG Ying

(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239000, Anhui, China)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high enthusiasm in starting their own business, but lack of ability. University’s educ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has breadth but in short of depth.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s university’s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however, enough potency dimension support is lacked. Micro-enterprise and entrepreneurially cultur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created so that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college students, competence of establishing micro-enterprise should be developed to afford technological support to set up the enterprises; officially supporting service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to provide resourc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nsure the undertakings.

university students; micro enterprise; affecting factor; adjustment strategy

2014-12-22

安徽省滁州市社科联课题(A2013005);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室(2014FDYMSGZS019)

陈 薇(1980-),女,安徽滁州人,滁州学院学生工作处副教授,副处长,硕士。

G647

A

1671-9247(2015)02-0120-02

猜你喜欢

大学生企业学生
企业
企业
企业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