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壮汉双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5-05-04韦兰明

广西民族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双语教育壮族特征

韦兰明

【摘要】壮汉双语教育在保障壮族学生母语教育权利、开发壮族儿童智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发展壮族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在现阶段呈现出过渡性、保留性、母语递减式、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教育规律,改革创新壮汉双语教育,推进壮汉双语教育实验的转型。

【关键词】壮族;双语教育;功能;特征;转型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4)04-0090-007

壮汉双语教育是指以壮语标准音、拼音壮文和汉语普通话、规范汉字两种语言文字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广西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科学探索的艰辛,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本文就壮汉双语教育的功能、特征、转型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壮汉双语教育的功能

教育有两个最基本的规律:一是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二是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两个基本规律决定了教育的两大功能,即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壮汉双语教育在培养壮族儿童、发展民族文化方面具有下列四个基本功能:

(一)保障壮族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也明确了少数民族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

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壮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实行壮汉双语教育政策,使用壮、汉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实验,是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充分体现,保障了壮族学生使用壮语壮文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利用母语优势开发壮族儿童智力。

用母语进行启蒙教育,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效果好、速度快,这是任何第二语言都不能达到的。儿童认知世界首先是通过母语,其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说话,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思维能力的形成都是通过学说话来实现的,母语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壮族农村地区,大多数壮族儿童的母语是壮语,用壮语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符合其文化背景和语言思维习惯,可以有效开发智力、培养潜能,为以后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智力基础。

在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工作中,壮汉双语小学学生智力开发和语言思维能力训练有明显效果。例如广西武鸣县太平镇共有8所小学,其中庆乐小学为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学校;仙湖镇有7所小学,其中中桥小学为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学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入学读初中,太平镇小学毕业生升入太平初中就读,仙湖镇小学毕业生升入仙湖初中就读。从太平镇和仙湖镇参加中考和考上武鸣高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中,下表称武高)的成绩情况看,中考总成绩A+的人数和考取武鸣高中的人数占比例最高的是庆乐小学和中桥小学的生源。

从表1反映,在太平初中毕业生中考总成绩A+人数中,其小学生源8所学校,庆乐小学所占比例:2010至2013年分别为38.46%、27.78%、40%、8.33%(相当部分小学毕业生到民族初级中学就读);从考取武鸣高中人数看,庆乐小学所占比例:2010至2013年分别为25%、32.14%、33.33%、40%。

从表2反映,仙湖初中考取武鸣高中的人数,从7所小学生源分布来看,中桥小学所占的比例相当高,2010至1013年分别为52.49%、53.85%、57.89%、52.17%。

从武鸣县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壮族农村地区学前、小学阶段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对开发壮族儿童智力、训练语言思维和培养基础潜能,都有着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壮汉双语小学毕业的学生越往高一级学校读书,其学习能力比同类普通小学毕业的学生会更强。

(三)利用壮语文教学功能提高壮族地区教育基础质量。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对于母语为壮语的壮族农村地区儿童来说,他们是使用壮语进行思维的。如果在其启蒙教育阶段直接以第二语言——汉语接受教育,即是要求其在没有掌握汉语思维能力的情况下以汉语进行思维,其中必然存在语言转换和思维障碍,不利于壮族儿童打好学习和思维基础。

壮文是拼音文字,与壮语发音相符,易懂、易学、易用。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发挥壮文的教学功能优势,正确运用“壮汉结合,以壮促汉”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壮族儿童克服壮语向汉语的语言思维障碍,顺利、有效地学习国家课程,提高壮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壮汉双语教学实验显示:先学壮文声、韵、调再学汉语拼音的学生,比没学壮文的学生提早2周掌握汉语拼音;开展壮汉双语教学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可以写命题作文,读写能力提前1~3年。实验证明,壮文班的学生成绩比同地区汉文班的好,壮汉双语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于当地同类普通学校。

(四)传承和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

壮族的语言文字既是壮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壮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壮汉双语教育,通过教学功能将壮语壮文传授给壮族学生,让壮族学生掌握一定的壮语文知识和运用能力,实现传承壮族语言文字这一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

壮汉双语教育不单是民族语言文字教学,还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利用壮族文化教育资源,将壮文教育与壮族文化教育相结合,培养壮族学生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的基础环节。作为壮族学生,既要接受主流文化教育,也要接受壮族文化教育。在实施壮汉双语教育中,一方面制定壮汉双语教育教材体系建设规划,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如壮族山歌、民间传说、历史人物故事、风俗习惯等,编写入壮汉双语教材;另一方面制定壮语文课程资源建设方案,在学校的校园文化、课堂文化建设中融入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通过教材教学和氛围熏陶,实现壮族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传承和弘扬。

二、壮汉双语教育的特征

壮汉双语教育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每个过程具有相应的阶段性特征。在现阶段,壮汉双语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过渡性。

以人为本,追求教育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教育的两大功能。壮族学生要获得科学文化知识、融入主流文化社会,必须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接受国家主流文化教育。壮族地区有着悠久的汉文教育传统,这与壮、汉文化交融的历史渊源有密切关系。早在西汉时期,壮族地区私学就传播儒学经典。因避乱或出仕到壮族聚居区的中原学者加快推动汉族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壮族上层社会学习中原文化、接受汉文化教育形成风气。历史上,壮族先民曾创造过自己的民族文字——方块壮字,但一直未能成为壮族地区统一的文字,只是在民间局部使用,也没能进入官学和正规学校传播。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拼音壮文,壮族人民终于有了自己本民族统一的文字,这才开启双语双文的壮汉双语教育先河。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开始进行壮文进校实验,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工作。

一直以来,在不实施壮汉双语教育的大部分壮族地区学校,特别是壮族农村地区学校,利用当地壮语辅助课堂教学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壮族地区学校教师不懂壮语,无法用壮语辅助教学;尤其是在强势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形势下,壮语辅助教学更少。壮族学生进入学校接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淹没式第二语言教育。这种淹没式教育不利于开发儿童智力,不利于壮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壮族学生不但要思考课程内容,还要思考第二语言——汉语,不但要学习陌生的课程内容,还要学习不熟悉的语言,因而学习压力非常大,难免出现紧张、自卑、畏惧等消极情绪,也为日后的厌学、辍学埋下隐患和伏笔。

因此,壮族儿童母语为壮语,决定了壮汉双语教育具有过渡性的特征,就是充分利用母语开发壮族儿童智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实施壮汉双语教育,发挥壮语文教学功能,帮助学生实现壮汉双语思维转换,从壮语过渡到汉语学习,通过“拐杖”作用提高壮族学生学习成绩,增强壮族学生的自信心。

(二)保留性。

保留性双语教育是指在多数民族语言的社会中,允许少数民族语言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接受教育。其目的是保护并保留学生的少数民族语言,防止少数民族语言的衰退或消亡;或者为了增强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确认少数民族群体在一个国家中的权利;或者为了实现完全的双语制度、双元文化和双语能力。保留性双语教育的特征是少数民族语言处于弱势地位,往往更重视并强调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保护传承民族语言,在双语教育中更关注母语或第一语言的教育问题。

壮汉双语教育具有保留性的特征,是由我国提倡多元文化、建设多语和谐社会的政策所决定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既要继承、保护、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又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和谐发展。”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并不排斥少数民族学习母语。在实施壮汉双语教育过程中设置壮语文课程,通过壮语文课程教学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壮语文素养,即掌握一定的常用壮语词汇量、能正确书写壮文、具备独立阅读壮文文学作品及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等,实现壮族语言文字在学校教育中的保留和传承。

(三)母语递减性。

从壮语文的功能来看,壮语文在壮汉双语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壮语文的社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壮语是少数民族语言,壮文是后创制的文字,还处于推行使用阶段,社会使用比较少,使用范围小,壮文的社会功能有限,这就决定了壮汉双语教育具有母语递减性的特征。

壮汉双语教育是过渡性的双语教育,壮语作为壮族儿童的母语,在教育中起到开发智力和启蒙教育的作用,发挥阶段性功能。壮汉双语教育的母语递减特征,反映在壮汉双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上,就是学前阶段以壮语文教学活动为主,小学低年级阶段壮语文课占语言课程的50~40%,小学中年级占40~30%,小学高年级占30~20%,初中阶段占10%左右。壮语文教学量呈递减态势,越往高年级学习壮语文课时和内容越少,让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学习国家主流课程,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国家课程学习成绩,使壮族学生能有更多机会升学和就业,融入主流社会。

(四)多种教学模式并存。

从语言发展和壮族地区语言环境变化来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化激发人口加快流动、广播电视迅速发展、推广普通话强势措施等等,都使壮族地区语言使用情况发生巨大变化,壮族使用双语、兼通汉语的人口大量增长。根据陈海伦、李连进的抽样调查,大部分壮族人的语言使用包括壮语、普通话、桂柳话、粤语等双语和多语类型,还有占本族人数比例18.25%的人为单语类型。

因此,壮汉双语教育单一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壮族语言文字发展和壮族地区语言环境的实际。应该探索和建立多种壮汉双语教育模式,在语言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推行不同的壮汉双语教育模式实验,形成多种模式实验并存。广西目前开展“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早期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模式教学”等模式实验,还在积极探索“晚期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模式教学”、“普通高中壮语文选修课”等模式实验,已初步呈现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特征。

三、壮汉双语教育实验的转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以推行壮文为主要目的,以壮文进校作为主要工作形式,开展壮文进中小学的壮文教学活动,认为“在壮族地区的小学使用壮文教学,是推行壮文工作的重点。”“壮文一定要进学校。壮文不进学校,推行工作就没有生命力。”为了达到推广壮文的目的,许多地方只注重壮文而忽视了汉文的教育。这种形式存在片面性的弊端,不利于壮汉双语教育发展。在壮族农村地区学校实施壮汉双语教育,应该充分尊重教育规律,把双语教育当成一种教育体制、壮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一项改革,从四个方面推进壮汉双语教育实验的转型。

(一)从壮文进校工作向壮汉双语教育转型。

为了推行推广壮文而搞壮文进校,这种指导思想和做法不符合教育规律。以推行壮文为目的的壮文进校,为学壮文而教壮文,为学壮文而学壮文,忽视了民族语文教学与国民教育的关系;以中小学校作为推行壮文的一个社会单位,用行政工作方式在中小学校推行壮文,方法简单而生硬,与中小学校实施国家课程教学规定不相适应。在中小学校推行壮文,缺乏教育的基础性、前瞻性、科学性。壮语文教学应该纳入壮族地区基础教育轨道,实行壮汉双语教育体制,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内在规律进行指导。

壮汉双语教育是以壮语为母语的壮族学生的特殊需要。首先,壮族学生入学接受国民教育,学习国家课程,存在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之间的转换问题,第一语言过渡到第二语言的思维障碍是客观存在的。第二,壮族学生有着壮民族文化的背景,文化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壮族学生学习国家课程的效果。尊重教育规律,就是要尊重壮族学生的语言特点和民族文化特点的实际,正确处理民族语文教育与主流语文(汉语文)及课程内容教育教学的关系,着重研究发挥民族语文教学功能优势培养壮族学生基础能力和智力潜能,重视并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平等接受国民教育。壮文进校工作转向壮汉双语教育,是思想认识的重要突破,是广西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重要转折。

(二)从壮文教学向语言文化教育转型。

以往壮文进校或是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比较重视壮语文教学功能,壮语文教学起到“拐杖”作用,将壮文作为教学语言工具来看待,强调壮汉双语教学的工具性。语言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教育,结合文化教育进行语言教育才是最富有成效的。从语言与文化角度看,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存在壮语文教育与壮族文化教育脱节的问题。壮汉双语同步教学使用的教材是同一课程内容壮、汉两种文本教材,汉文版是全国统编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壮文版是将汉文版教材翻译成壮文教材。壮、汉两种版本教材内容主要反映的汉语文化及汉族文化,传播中华主流文化。壮语文课实际上是用壮族语言文字讲授汉族文化,壮文纯粹是一种工具。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掌握壮族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

实施壮汉双语教育,应树立壮族语言文化的课程资源意识,将双语教育的目标从完成壮族文字教学转向壮族语言文化教学,有效地开发壮民族语言文化这一宝贵的文化教育资源,使其在促进壮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包括汉语和英语)、发展认知能力、树立民族自信心、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壮汉双语教材的开发编写中,坚持壮文与壮族文化教育相结合,突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教材内容反映壮族民俗、历史、人物、节日、经济社会发展和风土人情等壮族文化。倡导开发利用壮汉双语教育教学资源,鼓励学校开发编写有壮族地区特色的校本教材。

(三)从阶段性实验向教育体系构建转型。

1981年广西开始壮文进校试点,壮文以进小学为重点,“壮文初中只开设必修课,壮文高中暂不推行”。30多年来,壮汉双语教育一直是阶段性实验。长期处于阶段性实验不利于壮汉双语教育发展,实验成果没有得到推广运用,缺乏教育机制的连续性,极大地挫伤了壮汉双语教育的生命力,这也是广西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工作出现滑坡的原因之一。因此,建立壮汉双语教育体系是新时期壮汉双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政策措施方面,应力抓壮汉双语教育体系建设,在壮族聚居地区的农村部分幼儿园(学前班)和中小学校开展壮汉双语教学实验;初中阶段按照国家规定,全部开设国家课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汉语)授课,并开设壮语文必修课;高中阶段可在选修课程科目内开设壮语文选修课;师范类高等院校试行开设壮文课实验,民族院校及其他高等院校可视本校实际开设壮文选修课。构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4个阶段有效衔接的壮汉双语教育新体系。

(四)从单一教学模式实验向多种教学模式实验转型。

1990年,广西将“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确定为壮文进校实验的办学方针,实施“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壮族学童在学前阶段以学习壮文为主,达到熟练掌握壮文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具备对壮文音节的直呼能力,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壮汉双语同步教学,同时使用同一教材内容的壮、汉两种文字教科书,同一篇课文由同一位教师用壮、汉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先由壮语文课来完成词义、段意、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写作知识、壮语语法基本知识等几个环节的教学任务,再由汉语文课来完成汉语的字、词、句式和朗读教学等,壮、汉文课的两个教学时段互相结合、互相协调,共同完成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所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并最终达到壮汉兼通的目标。在数学课程教学方面,由于中低年级学生掌握的汉语词汇量少,汉语文理解能力低,不能正确理解汉文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概念、运算法则和应用题题意,因此,一、二、三年级主要使用壮文数学课本,辅助使用汉文数学课本,用壮语授课;高年级学生随着汉语词汇量的增多,已有一定的汉语文理解能力,则以汉文课本及汉语为主、壮文课本及壮语辅助教学。

实施“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一模式对授课教师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实施难度较大,民族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教育脱节,单一的教学模式也不适应壮族地区语言环境发展的需要,壮汉双语教育不但没有发展,相反有下滑的趋势。应从壮族地区语言环境和语言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分类实验、稳步推进,有步骤地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多种教学模式实验。

遵循教育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在语言环境不同的壮族地区,积极探索壮汉双语教育多种教学模式实验:

1 在以壮语为主要交际语言的壮族农村地区学校,学生全部或绝大部分为壮族儿童,并以壮语为母语的,应该建立早期式或者早期式过渡性的壮汉双语教育模式,如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或二类模式。母语递减为慢拍节奏母语递减式。

2 在仍以壮语为主要交际语言,同时又通行使用汉语或汉语方言,有部分壮族学生以壮语为母语,有部分壮族学生则是壮语为母语又能操汉语的,不宜使用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可以选择使用早期式过渡性的二类模式,壮语文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母语递减为快拍节奏母语递减式。

3 在壮语和汉语或汉语方言基本上是同时通行使用的壮族地区,壮语只是家庭语言,社会交际语言基本上是汉语或汉语方言的,可以选择中期式和晚期式保留性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以传承壮族文化为主要目的,在小学高年级(中期式)和初中(晚期式)开设壮语文课,或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壮语文选修课。

4 在已经基本通行汉语的壮族地区或壮族学生数量较多的城镇中小学校,可以以传承壮族优秀文化为目标开展壮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开设壮语文课程或包括壮语文在内的民族文化课程。

[责任编辑:陈家柳]

猜你喜欢

双语教育壮族特征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抓特征解方程组
壮族迎客歌
壮族山歌
加强督导,让“双语教育”回归本源
浅论语言能力与文化知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澳大利亚沉浸式双语教育与我国双语教育区别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