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安全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2015-05-03陈定江林章凛赵劲松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化工伦理实验室

杜 奕,陈定江,林章凛,赵劲松,张 翀

(清华大学 化学工程系,北京 100084)

化工安全(safety of chemical industry)指的是化学反应、化学工程、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化学介质的危害和危险、化学反应过程的机理,以及化工过程的装备和控制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科学活动中最普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这个领域中,人类遇到的威胁和危险最普遍,安全问题最复杂,事故最具破坏性和伤害性。因此、化工安全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其内容广泛,不仅涉及安全科学技术的主要分支学科以及燃烧、爆炸、毒害等核心领域,而且也离不开化工安全的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系统科学的化工安全教育[1-11]。

1 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在所有化工安全事故中,安全意识淡漠是导致事故最直接的原因。叶永峰[12]等对1974—2010年间的114例造成重大伤亡或重大影响的化工安全事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在这114起重大安全事故中,共造成1 366人死亡,3 115人受伤。在事故原因分析中,占比例最高的是违章操作,为55%,其次是管理漏洞,为19%,违法生产经营占9%。

安全意识必须通过长期、持久、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才能逐步建立。化工安全意识的淡薄及安全教育的缺乏,与当前日益频繁的化工生产形成了尖锐而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我国正致力于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

2014年8月,教育部和国家安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促进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和持续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化工安全人才”。其中在“提高学生安全素养和实践能力”中特别提出将安全知识教育细化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将安全意识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了解化工安全技术进展,强化化工是高危行业的认识,树立安全是化工生产前提的理念。

2 化工安全教育的目标及设计思路

安全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化工安全组成部分,它是安全文化建设(safety culture project,SCP)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科学而生动的安全教育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并配合安全制度、安全检查和预防体系、安全事故评估、安全防护措施建设,成为整体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

化工安全教育不能只是简单的说教和触目惊心的事故分析,也不是单纯将化工安全学作为一门必修课。化工安全教育应该是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并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环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化工安全教育还要超越安全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训,上升到工程伦理和职业伦理的价值观塑造的层次上。这就是清华大学化工系安全教育的目标。

高校的化工安全教育可以赋予更多的灵活性、可塑性,是因为在高校实施安全教育可以以很多的教学环节做依托,特别是工科系特有的实践环节,是进行生动有效的安全教育的绝佳机会。在清华大学化工系多年安全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套化工安全教育的整体设计思路(见图1),即将化工安全教育贯穿于大学本科4年的各个实践环节中,达到系统且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

图1 本科生化工安全教育整体设计思路

化学工程专业是一门以实验实践为主的学科,实践环节学分约占所有学分的1/5,充分利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从伦理道德的探讨到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从化工厂安全文化的体验到职业素养的讨论、从防火急救的技能培训到每学期的逃生演习、从化工安全知识考核到科研实验室准入证的获取……,我们认为只有系统科学的安全教育才能使受众得到专业的训练,成为一名既懂化工又懂安全的化工从业者;只有在化工安全教育的同时突出职业伦理和价值观的塑造,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端人才,引领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本科生系统的化工安全教育以外,我们也针对化工系的研究生开设了“工程伦理”课程和多次“专业实验室安全”培训,并要求研究生在获取实验室准入证后成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体人群。目前清华大学化工系丰富多样的化工安全教育不仅面向所有学生,还鼓励教师、博士后以及外协人员积极参与。面对具有不同化工安全知识基础的工作人员,我们编写了“化工系实验室安全教育手册”供他们参阅学习。我们在培训中加入研讨环节,与不同单位人员交流安全工作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我们的安全教育水平。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仅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化工安全教育,也通过化工安全教育全面提升化工系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

3 化工安全教育的实施与特色

3.1 工程伦理价值观的塑造

工程伦理作为所有从事工程活动中的价值取向,特别需要在年轻的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我们在学生进入化工系的第一年概念实习期间,首先进行了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学习和讨论,这一为期8学时的类哲学课堂,特别避免了概念的宣讲,而以案例分析和讨论为主,还结合实习期间参观的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企业情况进行学习。在对每一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时会形成激烈辩论的双方(见图2),但这并不会影响学生在经济利益和职业道德冲突时的正确权衡。这一基本价值观的确立将指导他们此后在工作岗位上的每一次选择,尤其对于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今后很有可能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的道德理念和对工程项目的抉择将直接对社会、人文和生态产生重大影响。2014年结束工程伦理课程的大一暑假社会实践中,化工系学生自发组建的“黄岛爆炸公信力恢复”实践分队,获得了校级优秀实践活动三等奖,工程伦理的价值取向已经在年轻学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图2 工程伦理课堂讨论

大二是化工系学生普遍进入实验室参加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的主要时期,化工安全教育结合化工基础教学实验、基础训练环节进行实验室安全的基础知识普及,同样以工程伦理为行为准则,学生会在教学、科研的基本环节中实践化工安全的要素:预知、警示、防护、正确操作、应急处理、废液废物集中回收等,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思考怎么做才最符合伦理、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损害环境和生态。

化工安全的细节一定要在实验活动中才能得到切实的体会和深入的理解。走进化工厂,感受化工厂的安全文化;走进研究所,学习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经验;聆听防火自救讲座,参加消防演习等,每一次实践活动都伴随着对化工安全的领悟和工程伦理价值观的重塑。学生觉得安全教育不仅仅是规则的制定,还是对生命和健康的尊重,他们愿意和我们一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安全水准,而在不远的将来,他们还会把这一安全理念体现在从事的职业中。

3.2 与化工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

我们对化工安全教育的定位绝非孤立的学习培训,它一定要结合整体安全文化建设而存在,成为不可或缺的认知基础。我们特别注重建设化工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将化工安全理念植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在他们参与或就业于化工企业时将站在一个高端安全文化的起点,为化工行业安全标准的提升做出贡献。

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安全环境的完善是具体到每一个细节的,学生走出安全教育的课堂,总能感受到身边方方面面的安全文化。例如学生首次接触教学实验课就切身体验着化工系的安全文化,从进入实验室的着装要求到逃生通道、消防门的设置,从每个实验室门上的警示标志到每个实验装置的安全保护,从每个操作过程的排风设施到实行实验垃圾分类等,学生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已经养成了实验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良好习惯。又例如所有在化工系进行科研工作(即使是短期的科研活动)的人员都必须取得准入资格才能进入实验室工作。他们随时都可以学习我们自编的“化工系实验室安全教育手册”,或者参加每学期的安全讲座。在通过安全知识考核后,他们要了解自己的实验室存在哪些危险源且如何防护,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份所在实验室的“安全告知书”。熟悉了实验室(包括水电、逃生路线、设备操作等),每个从事实验工作的人都要求填写自己实验的“安全分析报告”,分析实验中的危险因素,掌握相应的防护和急救措施,还要了解同实验室其他人的实验危险源,这些环节得到安全责任人通过后才能真正拿到所在实验室的准入证,而且更换实验室时还要再次进行新环境危险源的了解和分析环节。很多学生在低年级就获得了准入证,到了高年级,在我们的安全教育环节中还会请这些学生给自己所在的实验室“挑毛病”,让他们提出安全建议并讨论实施,我们相信只有真正在实验室工作的人才会对实验室的安全文化建设给出有益的帮助。

3.3 不回避事故和问题

“安全无小事”,化工行业的安全更是如此。不管是触目惊心的化工厂事故,还是实验室的安全事故,我们采取的态度都是正视问题,总结教训,绝不回避。

典型的案例分析是我们进行安全教育时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实验室的安全事故不论大小,即便是及时处理没有任何影响的事件我们也会拿来讨论和警示。安全事故分析对人们的教育效果是生动而明显的,要转变为了名誉把事故“藏起来”的老观念,只有公示和分析才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让大家引以为戒。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也会激励所有人把安全放在科研工作的第一位。我们会把每一次事件记录在案,深入分析每一次报警,及时总结、及时通报。

安全绝不是惧怕和逃避,更不能疏忽大意,高端的科研工作更需要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每次安全事故都说明我们的安全工作还有疏漏,都会鞭策我们把安全管理做得更细致,把安全教育做得更到位。

4 结束语

化工安全教育作为安全文化建设中必备的一环,贯穿了本科教育的各个实践环节,化学工程学科本身就是一个以实验实践为主的专业,因此安全教育不是一次课程就能解决问题的,只有循序渐进,与整个安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不回避问题和事故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安全教育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也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细节中,更植根于我们每一个接受了安全教育的化工人心中,它将成就中国化工的未来。

[1]何华刚,裴先明.化工安全评价探讨[J].安全环境与工程,2003,10(1):56-59.

[2]赵庆双,闻星火,李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3]杨得志.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刘义,赵东风,刘京梅.如何加强化工专业本科学生的安全教育[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22(4):57-59.

[5]梁建国.实验室技术安全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9-11.

[6]黄文霞,罗一帆.高校化学教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93-195.

[7]黄陈.化工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1(8):71-72.

[8]黄凯.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1-4.

[9]周利刚.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38-240.

[10]杨玲,高杨,徐金荣.实验室安全防护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271-274.

[11]曾路生,周震峰,李俊良,等.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与管理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1(5):243-245.

[12]叶永峰,夏昕.化工行业典型安全事故统计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9):49-55.

猜你喜欢

化工伦理实验室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