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2015-05-02柴江
柴 江
(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苏 盐城 224002)
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柴 江
(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苏 盐城 224002)
以江苏省苏、通、常、盐、淮五市25所农村学校的2 0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状况,找寻不同类型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在行为规范、情绪控制、人际关系、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方面显著低于正常家庭中学生;不同类型特殊家庭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差异。为提升特殊家庭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地方政府可建立面向特殊群体的公益机构,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学校可建立一个健全的学生关爱体系,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学生需对家庭环境形成正确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新健康教育;隔代教育;重组家庭
受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负面影响,城乡在公共基础设施、消费结构、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差距有增无减,优质教育资源、就业机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鸿沟愈来愈大,致使大量农村人口外流。近年来,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迁移给流入地(主要是城市)的人口管理、医疗保障、随迁子女入学等造成压力的同时,农村人口流动后衍生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夫妻长期分居出现的“临时夫妻”现象、农村留守妇女守“生寡”等问题,农村的离婚率不断上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出现的“单方抚养”“隔代教育”等问题,留守儿童的比例逐渐增多;以及上述两类问题的交织,产生的“离异家庭”“再婚家庭”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等等。
诸如此类的农村特殊家庭,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不全、家庭结构不完整或家庭功能不全等问题[1]。由于家庭人员构成的变化导致了生活方式的突变,易使孩子产生心理落差,对孩子的生活、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有研究表明,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正常家庭学生有明显的差异[2]。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以达到和谐统一并完成心理、生理、行为适应性改变的心理素养。对于成长于特殊家庭环境的学生而言,减轻或消除特殊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及早培养显得极为重要,它有益于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变故、习得社会生活特殊事件应对技能和提升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
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与正常家庭的学生有何差别?单亲、重组、留守等特殊家庭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否有差别?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怎样的问题?其成因有哪些?如何提升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基于以上问题的考虑,本文以农村学校的中学生为调查对象,探究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以期对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较为系统的了解。
一、研究对象与工具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苏、通、常、盐、淮五市的25所农村学校的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1 865份。抽样学生基本情况如下:男生884人,占47.4%,女生981人,占52.6%;初中1 294人,占69.4%,高中571人,占30.6%。调查对象中,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有514人,占27.6%,来自正常家庭的学生有1 351人,占72.4%。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中,单亲家庭的学生有68人,占13.2%,重组家庭的学生有119人,占23.2%,父(母)残疾家庭的学生15人,占2.9%,特困家庭的学生18人,占3.5%,属随迁子女的有199人,占38.7%,属留守学生的有95人,占18.5%。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杨彦平、金瑜编制的《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该量表内在一致性信度达到0.97,相容效度和效标效度达到0.65和0.68左右,均比较理想[3]。量表修订后由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生活适应、学习适应、情绪控制五个维度构成,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并建立常模,量表采用利克特5点记分,分数越高,表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越强。
二、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结果
(一)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总体状况
表1结果显示,与正常家庭中学生相比较,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的行为规范、情绪控制、人际关系、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家庭的学生(p<0.01)。
表1 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总体状况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1。
调查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暴露出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家庭成长环境对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冲突、家庭功能[4]。处于特殊家庭环境的中学生,家庭功能的缺失或突然性的失能,一定程度上对中学生的多种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形成负面效应。
依据常模,分析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等级,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各维度的等级
在行为规范方面,初、高中学生中无人达到优秀等级;行为规范良好的学生中,高中女生比例相对较低,多数处于中等水平;初中女生行为规范“需改进”的比例最高,为9.9%,高中男生次之,为7.0%。初、高中男女生的行为规范多数处于中等水平,需重点关注初中女生。
在情绪控制方面,初中女生情绪控制达优秀等级的比例最高,占初中女生的2.0%;高中男生情绪控制良好的比例较高,占高中生的16.7%,同时,高中男生情绪控制“需改进”的比例也较高,占6.9%,可见,高中男生在情绪控制方面有两级分化现象存在,需重点关注。
在人际关系方面,初、高中男女生的总体状况良好,初中男女生中,分别有3.1%和2.5%的学生“需改进”。
在生活适应方面,多数学生处于中等水平,生活适应能力优秀和良好的学生中,高中女生所占比例偏低,“需改进”的比例较高,为8.7%,可见,高中女生在生活适应方面需重点关注。
在学习适应方面,初中生存在两级分化现象,初中女生相对较高,学习适应能力的优秀比例占11.3%,男生“需改进”的比例占5.7%。
总体分析初、高中男女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初中女生的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明显好于男生(p<0.05),高中男生的情绪控制和生活适应明显好于女生(p<0.05),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好于女生,特别是在情绪控制和生活适应两方面。
(二)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比较
表2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特殊家庭中学生在行为规范、情绪控制、人际关系、生活适应四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学习适应上无显著性差异。
表2 不同类型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比较
具体来说,在行为规范方面,成长在单亲家庭的中学生明显好于留守学生;在情绪控制方面,成长在单亲、重组、特困、流动家庭的中学生明显好于留守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成长在重组家庭的中学生明显好于留守学生;在生活适应方面,成长在单亲、重组家庭的中学生明显好于留守学生。总体来看,留守学生的各方面适应能力较成长于其他类型的特殊家庭学生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农村留守学生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工作,学生随未外出工作的父(母)或临时监护人生活,其“被重视”的心理体验与成长在其他类型特殊家庭的学生有较大的差别。
三、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问题的分析
通过对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我们发现,成长在特殊家庭环境下的中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家庭的中学生偏低。原因分析如下:
(一)家庭功能的不健全或失能对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影响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与环境的心理与实践能力,即心理上的适应社会与实践中的适应技能。原始的培养源多来自与父母的接触、交流与沟通,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仍有源自家庭的基本心理需求(如依恋、重视、关爱)和基本生存技能的传授(如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特殊的家庭环境在这两方面都容易出现缺失,首先,家庭成员不全容易造成中学生基本心理需求的“不满足”,家庭除了有经济、抚养、教育等功能外,感情交流作为家庭成员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家庭成员获取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家庭重要成员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的暂时或永久离开,都易打破中学生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模式,家庭突变、成员缺失等事件容易使他们产生悲伤、失望、恐惧、忧郁等负性情绪,暂时或永久性地引起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特别是情绪控制和生活适应方面,或压抑或不合理的宣泄,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会造成不良影响。其次,特困或父(母)残疾家庭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形成负面影响,虽不一定在行为上表现出“低人一等”,但在与同学的比较中,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或过强的心理防御;第三,适应社会能力包括多种实践技能,如生活技能、交往技能等,父母传统的家庭分工对孩子各种技能的传授也有一定的分工,母亲更多地传授自理技能,父亲更多地传授交往技能,家庭成员的不全会造成多种生活技能传授源的缺失。
(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影响
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理论的划分,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情绪易矛盾的特征,高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青春期,具有独立意识强、理性思维渐趋成熟、情绪波动较大的特点。两个阶段共同的特点是反抗意识较强,理性判断能力不成熟、情绪控制能力不强。这就决定了中学生在面临特殊事件时,容易出现通过自我心理调适以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强的问题。首先,在面临父母离异、家庭重组等问题上,易从自己的角度看待父母的婚姻关系,易以自己的方式对待或干预父母的婚姻,最常见的方式是“对抗”,外在行为即为“反叛”,此类行为反映了中学生对待特殊事件的判断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其次,中学生对负性情绪的控制能力有限,因家庭变故或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所引起的沮丧、焦虑、失望、恐惧等情绪,常以不恰当的方式宣泄,或直接影响到社交、学习等领域。第三,容易形成不正确的认知。特殊的家庭环境易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父母离异、家庭困难、父(母)残疾等词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较为敏感,实质上是由中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性所致,特殊家庭中学生过强的自我保护会限制其交往的活动与范围。
四、提升农村特殊家庭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建议
(一)地方政府建立面向特殊群体的公益机构,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首先,可建立公益性的心理咨询室、帮扶机构,免费为特殊群体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开设面向社会的、公益性的家长学校,就如何教育孩子、与孩子沟通、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征等方面提供指导。
其次,可从社会媒介入手,做好关注及预防工作。以数据展示、媒体采访等方式唤起社会群众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关注,让社会大众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状况。报道播出特殊家庭学生令人感动振奋、积极向上、自立自强的例子,使特殊家庭学生能从中看到与自己经历相似的群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些积极行为。同时,呼吁全体社会形成对家庭负责的观念和意识,以避免更多特殊家庭的产生。
(二)学校建立一个健全的学生关爱体系,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首先,学校对学生关爱体系的建立应包括:一是关爱支持群体的确定。任课教师、志愿者、心理教师、学生资助部门都可成立关爱群体,不同的群体可做分工,如任课教师对特殊家庭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志愿者可从特殊家庭学生的日常学习交流、社交等方面展开联谊活动;心理教师可主动关注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等。二是关爱支持管理体制的建立。将学校关爱活动常规化,纳入学校关于学生发展的规划中,制定个性化的关爱措施,做到分工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三是班主任职责的强化。如及时全面掌握班内特殊家庭学生的信息、主动关心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到不同类型特殊家庭中学生的因材施教、增加同特殊家庭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等。
其次,建立家校沟通机制。一是及时向家长提供学生的近期成长状况和问题。二是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关爱方式、亲子方式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提高家校沟通频率,丰富家校沟通方式,增强家校沟通效果。
(三)中学生对家庭环境形成正确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首先,特殊家庭中学生应该形成正确的认知。虽然生活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不能选择,但不能因为家庭的不如意而形成“自己的命运就是悲惨”“无所谓”的认知态度,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应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环境,适时地调适自身的不良情绪。
其次,特殊家庭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唯有从目前的生活状况总结自己未来生活的目标、提升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才是良好适应的表现。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特殊家庭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因此,特殊家庭中学生更应在特殊的成长环境中体会出人生的意义,对于成长中的他们而言,“逆境”也意味着“财富”。
〔致谢〕感谢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的杨彦平老师为本研究提供《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的测卷与计分方法。
[1] 朱荣科.社会主义福利经济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5.
[2] 黄和林.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245-1247.
[3] 杨彦平,金瑜.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4):108-114.
[4] 李彩娜,张曼,冯建新.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个人自主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4):371.
〔责任编辑:陈济平〕
G446
A
1003-6873(2015)02-0041-04
2015-03-16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特殊家庭中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研究”(13JYC013)。
柴江(1982-- ),男,山西大同人,盐城师范学院江苏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研究。
10.16401/j.cnki.ysxb.1003-6873.2015.02.009
*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系列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