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压榨机间隙调整

2015-04-30金杨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16期

摘要:为降低成本、缓解利润压力,大比例使用低质低价浆已成为国内化纤行业的趋势。增加单台压榨机的生产能力迫在眉睫,在保证碱纤组成的情况下,单台压榨机的生产能力越大,形成的低成本优势就越明显。文章结合以往生产经验,对压榨机压辊间隙进行了调整改进,满足了生产需要,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压辊间隙;压榨机功率;桨粥泵转速;碱纤组成;化纤行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S25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6-005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6.027

1 压榨机概述

压榨机是粘胶纤维原液制备中粘胶生产工艺的第三道工序,电机功率11kW,工作能力33t/d,转速0.5~2.8rpm,有效过滤面积6.16m3,它由机体底座、两个平行的压辊及相应的喷淋、密封、排风装置组装而成。其中两个平行的压辊,一个带有法兰边,命名为法兰辊;一个不带法兰边,命名为平辊。两辊上圆周方向有凸起的衬板,表面包有带细小孔的网皮,网皮经过焊接包在辊表面。浆粥经由底座上入料孔经过加压打入,经过两个旋向相反的压辊挤压,将浆粥内多余的碱液挤出,使浆粥变成碱纤,控制碱纤组成,挤压出的碱液经过压辊表面的网皮孔渗透到辊内部,经由底座孔回流。挤压出的碱纤再经由带绞龙的粉碎装置经过初步预粉而进入到后续制备粘胶的工序。

2 压辊间隙调整的必要性

压榨系统即化纤生产工艺中去除浆粥中多余碱液的工艺过程,压榨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压榨机压辊间隙则是控制压榨机产量的核心,压榨机压辊间隙的大小相对于整个浸压粉系统的生产能力而言,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由于国产压榨机压辊网皮焊接质量上存在一定缺陷,压辊间隙的大小与压榨机使用过程中压辊网皮的损害有直接关系。如何在提升产量的同时保持设备稳定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内短纤产量急剧增加,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为降低吨丝成本,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大产量下的成本优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公司压榨系统分为一压压榨机(12台)和二压压榨机(12台)。二压压榨机是保证碱纤组成的重要关口,为此从二压压榨机入手解决此问题。我们积极与压榨机生产厂家沟通,对压辊网皮耐压性能分析,找出压辊间隙调整后压榨机浆槽压力和压辊转速的合理控制,结合我厂实际生产经验,把压辊间隙由14mm缩小到9.5~11.5mm之间,改进相关的生产工艺,使其能满足压榨组成。

3 压榨机间隙调整步骤

3.1 二压压榨机间隙调整的试验

通过对两台二压压榨机拆解调整,减少两压辊墙板垫片厚度,将压辊间隙由原来的14.5mm调整到11.5mm,并检修压榨机其他部件,保证压榨机的正常运转,分析压榨机运行参数了解间隙调整后压榨机的使用效果。调整前,在相对稳定的压榨机功率和浆槽压力下,压榨机压辊转速和浆粥泵转速均较低,碱纤组成偏低。通过调整两压辊间隙后,在同比调整前的压榨机功率和浆槽压力下,浆粥泵转速提升明显,大约提高了40%左右,压辊转速提升也较为明显,提升为之前的2倍左右,而压榨机整机功率却没有明显的改变,在此改变之下,不仅没有造成压榨机功率的大幅提升,同时碱纤组成还有小幅提升,既满足了工艺需求,又提高了产量。

3.2 一压压榨机间隙调整的试验

通过对两台一压压压榨机拆解调整,将压辊间隙由原来的14mm调整到10mm,并检修压榨机其他部件,保证压榨机的正常运转,分析压榨机运行参数,了解间隙调整后压榨机的使用效果,得到和二压压榨机调整后相似的数据。

3.3 压榨机、浆粥泵的现场检查

(1)在2台压榨机间隙调整后运行期间,小组成员定期对压榨机压辊轴承、压辊网皮和减速机的部件跟踪检测,通过耳听、目测、敲击监测等手段,确定压榨机压辊间隙调整后,各部件运转情况良好,未发现故障;(2)针对压榨机压辊调整后浆粥泵泵速提升的情况,小组成员对2台浆粥泵定期拆检,检测浆粥泵转子间隙、转子磨损情况和机械密封泄漏情况,未发现明显异常,浆粥泵运转良好。

3.4 对多台压榨机的间隙调整

在综合分析4台调整后压榨机的使用情况后,小组决定针对车间内其余压榨机进行调节试验,目前已完成后续4台压榨机(一压压榨机2台,二压压榨机2台)的压辊间隙调整工作,实测数据与试验压榨机提升情况相似,综上所述,压榨机间隙调整后,完全满足我公司生产需要。

4 取得的经济效益

进行压榨机间隙相关改动后,在浆粕质量不佳时可保证产量,在正常生产中每台压榨机可提高能力1/10,投料量增加3吨/天。按照投料量每增加1吨增效1000元计算,年增效108.9万元。

5 巩固措施

(1)继续深化研究压榨机压辊最佳间隙,提升投料量;(2)试验数据,材料整理存档,对以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3)对关键步骤,做好职工的教育,执行保密。

6 可能存在的问题

此举措实施后,预计可能会对两压辊的网皮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投料量的增大,在相同的受力面积下,压辊的网皮承受力将有所增加。而压榨机的网皮均为焊接连接,焊口处为受力不均衡点,预计此处将有开裂现象。而浆粥泵的转速提高,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浆粥量增加,会使两转子受力增大,此处的受力预计会反馈到浆粥泵的转子和轴承上,转子和轴承可能会有轻微磨损。调整后,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观察,压榨机未发现网皮开裂现象,压辊轴承及减速机运转也正常。浆粥泵通过拆卸转子和轴承,也没有发现磨损的痕迹。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是我们的推测,而是否压力会达设备承受上限,我们会在今后的设备运转过程中持续观察。

7 结语

我公司通过对两台压榨机调整间隙实验,设备与工艺高度结合,摸索数据,总结经验,从而对所有压榨机进行改造,达到了提产增效的作用,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此课题的成功,对我们解决其他相关方面的课题帮助很大,同时这个团队在相互的配合、探索过程当中得到了锻炼,激发了每位成员的思想火花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孙继红.原液车间浆粥泵基础地面的防腐措施[J].人造纤维,2005,(2).

[2] 王秀娟.粘胶纤维生产新工艺——制浆、制胶一体化[A].江苏省造纸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3] 任新富,王金龙,兰精.压榨机压辊维修技术改进[J].人造纤维,2009,(3).

[4] 吕瑞德,刘子东,赵克超.关于压榨机的变频改造[J].济南纺织化纤科技,2004,(1).

作者简介:金杨(1987-),男(回族),河北唐山人,唐山三友远达纤维有限公司远达制胶一车间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自动化。

(责任编辑:秦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