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术素养的几点启示

2015-04-30殷漱玉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目录学工具书文史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文史工具书概述》这两本书是学习古典文献学的入门书。荣新江的《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虽然是一本专为古史研究生编著的研究中国古史的入门书,但是其中介绍的资料查阅、论文选题、论文写作等内容,对于我们做好本专业的研究课题也有启示。由裘锡圭等主编的《文史工具书概述》主要包括基础编、类型编、使用编三个部分。这本书不仅介绍了古文献工具书的有关常识,而且还介绍了如何使用工具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学术研究的基本素养,包括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的素养。这两本书对于研究生提高这方面的素养大有裨益。作为一名初涉古文献领域的研究生,我想谈谈这两本书对于我在学术素养提升方面的几点启示。

一、了解本专业的工具书,正确使用工具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古典文献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人员不仅要术业有专攻,而且要熟知各种工具书,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综合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进行学术研究。所以作为初学者,在打基础的阶段,我们应该了解本专业的工具书,勤于查阅。了解工具书,首先要了解工具书的类型。《文史工具书概述》系统介绍了辞书、类书和百科全书、书目、索引、表谱和图录、年鉴和手册等文史工具书,每一类先进行概括性说明,后又单列专章进行详细的介绍。例如辞书,作者在第三章简单介绍了辞书的概念、类型、功用。在第四章就辞书的类型展开详细的介绍。《文史工具书概述》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工具书,但是要想对这些工具书的体例、检索方式、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我们勤去图书馆翻一翻。

工具书的种类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我们不仅要对文史工具书的类型有基本的把握,还要掌握鉴别和选用工具书的原则和方法。《文史工具书概述》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介绍。在选用工具书时,我们首先要对该工具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做全面的考察。考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从旁书考察该工具书;二是从该工具书本身入手考察该工具书。就前者而言,可以通过阅读书评、工具书指南获得对所选工具书的认识;就后者而言,可以通过查看该工具书的编者、出版社、前言、后记、凡例、内容等来考察该工具书的权威性和科学性。鉴别工具书的优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初学者而言,很难对工具书内容的优劣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选用工具时,相对较好的方法是阅读相关书评、工具书指南或者咨询专家学者的建议。

了解工具书,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工具书,在使用工具书时,应该综合利用不同类型的工具书,全面地收集资料。例如,检索历史人物的研究资料,可以利用人名辞典、传记资料查出人物生平事迹及资料线索;利用年谱目录检索人物年谱;利用地方志目录去查检可能载有此人传记的地方志。每种工具书介绍详略不同,既可以相互补充也可以在比较中获得对所查历史人物的全面理解。总之,查阅某个资料我们应该综合利用各种工具书,尽可能的把资料搜集全。

二、掌握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的专业知识

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是古典文献学的三大分支,学习古典文献学,掌握这三个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这三个方面的知识是紧密相连的。目录学是治学的门径,通过目录学的知识,我们可以了解某一研究领域学术史发展概况,同时也可以考察某书的版本源流。通过不同版本的比较,校勘出异文。然后用校勘方法加以考证,从而校出接近原本的本字,最后修订出善本,以供读者读书治学使用。《文史工具书概述》有专门一章介绍书目;《学术规范与学术训练》在第五讲也介绍版本学和校勘学的常识。可见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不仅对学习古典文献的人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学习其他文史专业的人也具有指导意义。

现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都成了独立的学科门类。三年的时间,我们应该尽量掌握基础知识,使之成为我们治学的方法论。例如,学习目录学的知识,我们除了要了解目录学在治学方面的意义,还应该有目的的了解一些目录学著作。在目录学著作方面,《文史工具书概要》、《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都做了一些介绍。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书目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根据书目所收书籍的内容范围可分为专科书目、综合书目;根据所编书目的来源、性质、作用以及书籍内容可分为史志目录、古籍书目、丛书书录、版本书录、馆藏书目、近代书目等。我们在阅读某一本书时,不能盲目的去读。首先应该了解该书的版本情况,选择善本,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有的书籍版本比较多,通过书目、题跋等查阅该书版本,可以了解该书版本状况,甚至可以梳理出版本源流。同一本书不同版本相互对校,还可以看出版本之间的继承关系。《文史工具书概要》以王应麟《困学纪闻》进行说明,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把不同版本加以比较,校订出异文,然后综合考证,又属于校勘学的内容。

总之,做学问是一个比较严谨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的知识。

三、硕士论文是一个学术积累的过程;研究某一课题要做到竭泽而渔。

荣新江的《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其中一点体现在对论文写作的指导上。“硕士论文的选题最好是以小见大的类型,即以小处入手,但能够联系到大的问题的题目。这样的题目也需要一定的功力才能发现。一般来说,课程作业、读书札记、学术论文和自己的硕士论文、甚至博士论文都有一定的关联。所以应当注意自己的学术积累,做到有连续也有突破。”(201页)写硕士论文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是一个学术积累的过程。所以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学术训练,边读书边思考,有疑问的地方要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考證,或写成札记或写成小论文。总之,学术训练要逐步积累、循序渐进。在学习过程中打好底子,到最后就会水到成渠。荣新江的这段话不仅在学习方面给我启发,同时也给了我做好论文的信心。

研究某一课题要做到竭泽而渔。所谓竭泽而渔就是全面广泛地收集与该研究课题有关的资料。荣新江在《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的前言中说,“对于中国古代史专业的研究生来说,首先要掌握有关研究课题的各种史料包括传世的史料也包括出土文献如简牍、文书、石刻等材料,除了文字材料外,还要有考古所得文物材料和各种图像材料,要尽可能地竭泽而渔,没有遗漏。”(2页)这是荣新江对古代史专业研究生的要求,其实对于我们学习古典文献学的研究生来说,这个要求也是适用的。在《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这本书中,荣新江用了九讲的内容告诉我们在做课题研究时,不仅要关注出土文献还要关注传世文献以及现世相关的研究文献,同时还要定期查阅期刊,关注学术动态。“竭泽而渔”的过程不仅是资料收集的过程,也是学术积累的过程。在最初收集资料的阶段,我们可能无法做到竭泽而渔。竭泽而渔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勤于动手,试着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同时要关注文史方面的学术动态,培养自己对学术问题的敏感度。

四、做学术论文既要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也要遵守学术技术规范

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是指在做学术论文的过程中要恰当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不能大段抄袭。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时,一定要注明出处。这种规范一方面尊重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研究者独立思考的精神。学术规范是对研究者制定的外在道德规范,其实一个有独立研究能力的研究者,具有一套自我规范的道德标准,并且时时用这种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去触碰道德红线。学术技术规范是指学术论文的标点准确到位、注释体例得当、参考文献便于查找、外语专名翻译准确。这些技术规范是学术论文的门面,体现了研究者治学的严谨性。平时,无论是做作业、发表学术论文,我们都应该遵守相关写作的规范要求。只有在平时训练的时候严格要求自己,最后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才能应对自如。

以上,我从四个方面谈了《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和《文史工具书概述》这两本书对我在学术素养提高方面的启示。当然只是泛泛而谈,真正的提高,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做的过程,不是说说而已。

参考文献:

[1]《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荣新江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

[2]《文史工具概述》,裘锡圭,杨忠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2

作者简介:殷漱玉(1990.02—),女,汉族,山东枣庄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目录学工具书文史
呼唤21世纪的新目录学——柯平教授访谈录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诗词工具书二种
诗词工具书二种
好风凭借力伴我泛书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工具书的指导
文史春秋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的目录学思想探究
网络时代工具书阅览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