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程分层教学实践讨论
2015-04-30许四萍
许四萍
【摘 要】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根据程度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学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教师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和这些态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说明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分层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期望能给人们这方面可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分层教学;探索
中等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课堂,因为不以升学为目标,又不像专业课那样重要,所以在部分学生和家长心中的重要性不大,教师授课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要想改变语文教师课堂上低效的授课情况,只有从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才能真正达到目标。下面就这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受学生学习动机、习惯和心态的影响,中职学生自学能力、自制能力參差不齐,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中职语文教师常有以下三种教学态度:
(1)对于学习态度差、学习自主性弱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批评教育,管理课堂秩序,利用课堂扣分、期末不及格等方式给予教训,以期望改正学生不合理的学习习惯。但此类学生,更易叛逆,且习惯成顽疾,很难改正,严重者还会与教师发生冲突。
(2)对于学习态度一般、自主性较弱的学生,在学生人数允许、在课堂纪律允许的条件下,通过点名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完成教学目标;在学生人数过多、教师精力无法顾及全班学生的情况下,教师对这类学生的关注随之减少,勉强完成教学任务。
(3)对于学习能力强、自主性强、自学性强的学生,在课堂纪律允许的条件下,教师以满足这类学生求知欲望为主,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学生需要拓展知识内容。在课堂纪律不允许的条件下,为完成课堂进度,在个别学生满足教师预设答案之后,勉强完成教学任务,而这类学生人数,以我校11级为例,仅占每班人数约10%-15%。
可见,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
①课堂纪律、班级人数等班级客观条件;②学生个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主观学习风气;③任课教师授课教学方法及教学活动等教学设计。
在这些因素中,课堂教学质量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拥有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主要原因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教师并没有期待他们去掌握,在于课程设计的不完善和没有得到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以及适合他们特点的个别帮助”。无论学生具备哪些特质,教师都应视为教学对象。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显著问题之一,即教师主要以学习能力强或较强学生为教学对象,对其他学生采取顺其自然态度,不捣乱课堂即可。
一、分层设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
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有很多种,诸如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对未来的不同规划进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分班教学,但是实施过程需要多次的实验与学生流动,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果教师在授课中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使用照顾到各类学生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事倍功半。教学目标的分层化,势必会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分层。在分层教学中,最常用的就是将教学任务根据难易程度、学生特点进行分类教学,活用任务教学法驱动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课堂的引导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任务要完成,构建一种学生愿意学、善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与学相协调的和谐的有序状态”。
二、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教师对不同类别学生不同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设定教学任务时,必须预先考虑到各类学生的特点及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到因材施教,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第一类学生,主要以点拨、提示、知识表达、知识拓展为主,合理布置教学任务难度,满足其求知欲望,重点锻炼其分析、综合、运用能力,不能因为照顾第二、三类学生,失去本有积极心的第一类学生。针对第二类学生,主要以讲解示例,启发为主,引导其独立完成任务,要考虑到第三类学生对其的不良影响,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时刻引导其向第一类学生靠拢。针对第三类学生,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协作为主,要不断根据学生接受程度调整教学任务,设计多元的教学活动,引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仿真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课堂,调动第三类学生参与表演、参与活动,避免第三类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影响整体学习气氛。
三、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前两类学生以点带面的互动指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无论班级人数多少,老师均不可能实现全程一对一教学,这就要发挥第一类学生的带动和指导作用。群体心理学表明群体除具有负面作用,也具有正面积极效应。第一类学生通常提前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并不都善于表达,对问题也未必都领悟深刻,为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检验其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安排第一类学生对第二类学生或者第三类学生分别重点指导,也可以多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发挥第一类学生的指导作用,更为教师能利用一部分有效时间有针对性指导第二、第三类学生,全方位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有效管理提供途径。
四、教学活动中,教师因势利导,灵活实现三类学生的转化
上文对学生的三类划分,只是相对划分,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班级风气的影响以及其他一些主观客观因素,学生的表现都会呈现动态变化,教师必须摒弃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想法,适时合理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保证教学的良性循环。因为学生各自生活阅历及兴趣点不同,学生对不同内容的课文,关注程度也不同,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做到灵活变通,随时根据学生表现,判断学生完成哪一层次目标及教学任务,避免学生“标签化”,适时鼓励与加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三类学生之间互相转化。
分层教学不仅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营造班级良好学习风气,而且对每类学生长处予以肯定,因材施教,极大程度的改善了师生关系,使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对学生大德育教育的体现。
需要说明的是,分层教学的最终结果还要通过分数予以肯定学生的表现,第一类学生并不是都愿意无私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须适时加分,记入学生平时成绩,鼓励第一类学生积极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对于第二、三类学生的课堂表演、课堂任务的完成,教师也要及时记录,记入学生平时成绩,让学生分数有依据可查,将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形成性评价方式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级方式,从过程考核激励学生。
此外,鉴于中职语文教育的特殊性,若想达到较理想的分层效果,势必造成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付出更大的工作量,为更好的有效利用时间,可以通过教研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设计,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中职语文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教学理论,尝试各种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在各个教学环节,加强教师威信,在课堂中树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结语
由上文可见,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情况在中职院校普遍存在,这种尴尬的局面急需得到解决。我们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效率和成效,就要合理地运用分层教学,结合分层教学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活泼,有利于达到教学要求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杨艳.新课程背景下分层教学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3月
[2]王秀丽.以专业为导向,推进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