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C—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的可行性研究

2015-04-29石蕾庞剑

医学信息 2015年14期
关键词:晚期肺癌可行性研究生命周期

石蕾 庞剑

摘要:目的 探讨DC-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42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DC-CIK细胞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NP方案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等各方面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差异显著,分别为52.4%和38.1%;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Karnofsky评分中,观察组中改善和稳定的例数分别为12例和8例,总提高率为95.2%;对照组患者中改善和稳定的例数分别是10例和6例,总提高率为76.2%,对比差异显著,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优,P<0.05;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Ag-NORs提高的程度更加明显,P<0.05。结论 DC-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周期,提高了癌症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DC-CIK细胞;晚期肺癌;可行性研究;生命周期

近年来,不仅是在我国,甚至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病发率都显著提升,如果到了晚期就很难有治愈的可能。传统的化疗方法对于晚期肺癌的患者来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且生存期不会提高很大,不利于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1-2]。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42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1人,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40岁~80岁,平均年龄为60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9例,其中年龄22岁~78岁,平均年龄为5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表示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使用DC-CIK细胞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NP方案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等各方面的效果。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性的NP方案进行化疗,静脉推注NVB25mg/m2,推注持续第1、8d;在前3d静脉滴注DDP25mg/m2,4w为1个周期。

观察组患者使用DC-CIK细胞进行治疗。该组所有的患者均需接受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方案,具体指的是首先采集细胞当日作为第零天,在第7、9、11及13d分别进行六个点的皮下注射,注射DC液1mL,另外注射的部位是双侧锁骨下侧、双侧腹股沟区域以及双侧腋下部位,总共的细胞计数是3×107~10×107,在第11、13d的时候,静脉回输CIK细胞悬液,总共的细胞计数是2×109~15×109。患者的每个疗程间隔是2~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等方面的效果。

1.3疗效判定 患者近期的疗效判断的指标分别是CP、PR、SD、PD,CR+PR表示的是客观缓解率;生活质量评估是Karnofsky评分;在治疗的前后的15d试用FCM的办法来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以及CD56+细胞的阳性率以及rDNA转录活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使用x±s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差异显著,分别为52.4%和38.1%;差异显著,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患者Karnofsky评分中,观察组中改善和稳定的例数分别为12例和8例,总提高率为95.2%;对照组患者中改善和稳定的例数分别是10例和6例,总提高率为76.2%,对比差异显著,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优,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Ag-NORs明显比治疗前要高,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Ag-NORs提高的程度更加明显,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在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相关的领域的专业人员急需寻找到有效且低毒的治疗方法。针对肿瘤生物的治疗需要能够符合生理以及低毒和有效等各方面的要求,因而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价值和意义[3]。笔者研究发现DC-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具有非常积极的效果,患者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且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和相关研究相符[4-6]。

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差异显著,分别为52.4%和38.1%;差异显著,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Karnofsky评分中,观察组中改善和稳定的例数分别为12例和8例,总提高率为95.2%;对照组患者中改善和稳定的例数分别是10例和6例,总提高率为76.2%,对比差异显著,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优,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Ag-NORs提高的程度更加明显,P<0.05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DC-CIK细胞治疗晚期肺癌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周期,提高了癌症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伟静,刘林林,王欣.转移性乳腺癌单纯化疗与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02):78-79.

[2]杭晓声,史央,李丽,等.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2012(02):25-26.

[3]鲍锋,盛春华,杨光.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531例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04):56-57.

[4]王忠成,王钰.抗原负载的DC与DC-CIK抗肿瘤作用的比较分析[J].解剖科学进展.2011(04):58-59.

[5]任鹏涛,张苑,蔡建辉,等.特异性抗原致敏的DC-CIK与DC-CTL细胞对黑色素瘤抑瘤作用的比较[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02):08-09.

[6]张阳,张连生,曾鹏云,等.DC-CIK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作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04):10-11.编辑/苏小梅

猜你喜欢

晚期肺癌可行性研究生命周期
动物的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单针道分层适形消融技术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
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策
PPP项目识别与可行性研究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血管介入治疗难治性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Widuri油田聚合物驱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