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玩手机,害人又害己
2015-04-29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司机在开车时有低头玩手机甚至发微博、微信的情况。《刑法修正案(九)草案》在修改“危险驾驶罪”时,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建议将“开车玩手机”纳入“危险驾驶罪”。《新闻晨报》联合“大申网”发起了《人大代表建议开车“低头”入刑,你怎么看》的网络调查,62.61%的受访者赞成将开车玩手机行为入刑。
47%受调者曾开车看手机
曾有一段劝告“有车族”在开车时不要使用手机的公益视频打动了不少网友。视频中的女孩原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不但学习优秀,更是有着模特的长相和身材。然而就因为在开车时回复了一条短信,她的人生轨迹完全改变。车祸夺去了她的一只眼睛、嗅觉和部分听力,当昔日的朋友都考上大学时,她却只能孤独地待在家里。女孩的遭遇在网上引起一片唏嘘。
此次网络调查,47.9%的被调查者承认自己曾有过开车时看手机的经历。
根据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一次记扣2分。上海市浦东高速交警俞晖解释,在开车时手持电话进行通话是交规明文禁止的行为。一些司机在开车过程中会使用蓝牙耳机来接听电话,这种行为不违法,但也不鼓励。毕竟打电话会分心,存在安全隐患。
“低头族”易致交通拥堵
俞晖告诉记者,近年来他和同事在执勤时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司机会在等红绿灯的时候看手机。当红灯跳转成绿灯时,司机往往要等到后面的车按喇叭后才能察觉。
一辆车慢一两秒,听起来问题不大。但如果排头的几辆车的司机都在玩手机,启动车辆时都慢一点点,就会影响到整条车道的车辆通过率。原本一次绿灯亮起能通过20辆车,结果只能通过15辆,从而加剧了城市道路的拥堵。
另外,前面的车绿灯亮时还不走,后面车的司机会着急地拼命按喇叭,这又加剧了司机“路怒”的可能性。俞晖说:“有时会出现奇怪的现象,绿灯亮时,一串车都没有反应,没人启动也没人按喇叭,这就更可怕了。说明这些司机都在玩手机,都没意识到已经跳灯了。”
测试:看一眼手机,车子或已驶过百米
2013年12月,《新闻晨报》记者曾与上海市警务驾校教官做过一次“低头”驾驶的实地测试。教官分别以50公里、80公里、120公里3种时速沿道路直行,其间他拿起副驾驶位置上的智能手机,进行接听电话、看短信和刷微信等“低头”尝试。
经反复测试,开车过程中,司机拿起手机,低下头进行滑屏解锁、浏览手机屏幕信息,再将其放回原来位置,所需时间约为5秒;而把手机从裤袋取出或者接听一个较长的电话时,这个过程则延长至6~10秒。
经检测,时速50公里时,玩手机的5秒钟内,车辆行驶距离约为65米;时速80公里时,5秒时间内能驶过约110米;时速120公里时,5秒后车辆的行驶距离超过了160米。
“低头族”造成的惨痛案例
开车“低头”的危害有多大?浦东高速交警俞晖回答:“开车玩手机,玩的是生命。”
俞晖告诉记者一个发生在上海某高速路上的案例。当交警接警赶到现场时,看到事故车辆撞在了匝道口的隔离护栏上,车头已完全凹陷,安全气囊已弹出,一个轮胎滚落在路旁。而司机因为没有系安全带,被甩出汽车,当场身亡,年仅20多岁。
在排除了“酒驾”和“毒驾”的可能性后,警方根据在现场捡到的一部手机,推测事故可能与开车使用手机有关。根据路面监控录像和司机的手机通话记录,警方得知在快速路面行驶时,司机打了两通电话,在事故发生的瞬间他的电话依然处于通话状态。警方判断,这是一起由于在行车过程中使用手机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
“当事人才20多岁,就因为一个电话而结束了生命,太可惜了。”俞晖感慨。
事实上,开车时的低头行为危害的不仅是司机自己。曾有一条江苏客车司机玩手机撞死骑车老人的新闻引起众人关注。据报道,当时客车以70公里的时速行驶,司机4次掏出手机,在不到7分钟的时间里,一共低头看了39次。结果,客车撞上一辆自行车,致骑车老人死亡。
(摘自《新闻晨报》 "本文作者: 李元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