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让谁的心散了
2015-04-29
《解放军报》的评论文章《反腐是一场输不起的生死仗》一开头就说:关于反腐,当下有两种议论值得注意:一种是“再反下去会不会反散人心”,另一种是“还能不能反得下去”。
这两种议论,是有内在联系的,而且确实触及到了反腐和改革的深层次问题,绝非空穴来风。
先说“反腐会不会反散人心”?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先要问:第一,是谁觉得反腐会反散人心?第二,如果反腐会反散人心,是反散了所有的或大部分的人心,还是一小部分人的心?第三,如果是一小部分人,那么,这是一些什么人?他们揣了一颗什么“心”?
自从“苍蝇老虎一起打”以来,无论是代表报刊媒体立场的言论,还是网友评论,或是民众私下议论,几乎没有不赞成的。当然,也有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做生意、搞经营的,有些事情还是要到政府部门去审批,但极少数官员拖着不办。好处不敢拿了,但事情也懒得办了。“润滑剂”不管用了,于是一些办事的商人就觉得是反腐坏了他的事情。如果反腐会反散人心,那么,最有可能反散了这两种人的人心——与其说是人心,不如说贪心。能贪,就有“工作”积极性;不能贪,“心”就散了。反腐,就是要反掉这样的“人心”。
“反腐反散了人心”的说法表明,贪腐,不仅绑架了一部分行政运作,还绑架了不少人的社会认知,绑架了不少人的价值观;贪腐已经或深或浅地嵌入了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连某著名经济学家都说“行贿受贿有好处”,是经济活动的“润滑剂”。“润滑剂”本来是贪腐严重的标志,有人却视为正常,贪腐已如温水煮青蛙般渗透到“人心”里。
不满足贪欲便要散的那一部分“人心”,是不希望反腐继续下去的。“反腐会不会反散人心”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像是一种要挟。这种议论提醒我们:打老虎固然要花大气力,革除政治积弊,建立健康的政治生态,扭转一些人视贪腐为正常的价值观,扭转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以贪欲为“凝聚力”的官场机制,需要更艰巨的努力。
反腐是改革的一部分,但反腐的成果需要深化、巩固。老虎要打,更要把贪腐从行政运作机制中剔除出去。当贪腐者想伸手时有铤而走险、如临深渊那种恐惧,而不是坐等坐盼好处送上门来;当有贪腐但无法绑架行政运作,遏制贪腐有了有效的机制,“反腐能不能反得下去”也就有了答案。
(摘自《钱江晚报》 本文作者:戎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