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抗日锄奸团”刺杀汉奸程锡庚

2015-04-29

现代阅读 2015年2期

1939年4月9日,天津英租界内大光明电影院发生了刺杀汉奸程锡庚的惊天大案,这是“抗日锄奸团”的又一个“得意之作”。

时年49岁的程锡庚,早年留学英、美、法等国,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参加过“巴黎和会”,当过“国联”行政会中国代表团秘书,回国后又给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后来成为大汉奸的王克敏当秘书。天津沦陷后,他积极为日本人卖命,先后担任华北联合准备银行天津支行经理、天津海关监督,在华北地区推行伪“联银券”,对拒不接受伪“联银券”的爱国实业家、金融界人士进行疯狂镇压,气焰嚣张。程锡庚的汉奸行为,引起津门百姓的愤恨,“抗团”决定为民除害。

程锡庚住在天津英租界一所很讲究的花园洋房里,四周围墙很高,门口有英国工部局巡捕警卫,环境开阔,行人少,不宜隐蔽,难于下手刺杀。就在“抗团”找不到万全之策的时候,程家门口巡捕换防,新来的巡捕正好是“抗团”成员。于是,“抗团”就想利用他值班的时候,假装把他打晕,冲进程家,实施行动。但这名巡捕说,程锡庚爱看电影,不如到电影院去动手。

经过了解,“抗团”掌握了程锡庚的基本情况:秃顶、戴金丝眼镜,汽车号牌是“1657”,爱好看电影,有个女儿在耀华中学读书。但是,没有找到他的照片,搞不清他的模样。

4月9日是个星期天,“抗团”总务干事袁汉俊(南开中学学生)和孙惠书(耀华中学学生)、冯健美(耀华中学学生)到技术干事祝宗梁(南开中学学生)家来玩。下午5点多钟,他们要回去,祝宗梁就拉着他们一起到几家大电影院门前转一下,看有没有程锡庚的“1657”号汽车,结果意外地在大光明电影院外面见到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大家决定立即行动。

袁汉俊把刘友深(工商附中学生)叫来协助行动,祝宗梁取来4把左轮手枪和炸炮。行动分工如下:男生持枪,祝宗梁、袁汉俊各1把,刘友深2把,负责楼上刺杀;孙惠书、冯健美2个女生每人带上2个炸炮在楼下,楼上得手后踩响炸炮,制造混乱,掩护撤退。

这天上演的电影是英国导演柯尔·A导演、美国影星艾尔夫林主演的《为国干城》(又名《鼙鼓声动》)。好不容易等到中场休息,大家赶紧持票进入电影院。经过分头寻找,发现在楼上中间第四五排处,一个女孩坐在最外边,中间是个女人,一边是个小男孩,最里边的一个人像程锡庚。但因灯光昏暗,不能确定。于是,祝宗梁灵机一动,请求放映员打出幻灯,上写“程经理外找”几个字。程锡庚站起来的一刹那,负责盯看的刘友深断定,那人必是程锡庚。

晚上7点30分左右,电影又继续开始了。

这时,祝宗梁蹑手蹑脚地来到程锡庚的后排,找了个离他只有1米多远的空位子坐下,假装看电影。突然,只见祝宗梁抽出手枪,对准前排程锡庚的脑袋连开4枪。

一时间四座大乱,祝宗梁趁乱混入人群,向门口撤退。刚到楼梯口,白俄大汉曼舒罗夫(音译)猛然从身后抱住了他,祝宗梁连身子都没转,回手就是两枪,曼舒罗夫中枪,旋即倒地。

往前没走几步,瑞士人格拉萨上前又抱住祝宗梁。祝宗梁手枪内没有子弹了,双方扭打着滚下楼梯。格拉萨用半个身子压住他,他用左手揪住格拉萨的头发。情急之下,格拉萨把祝宗梁的食指狠狠咬了一口。就在万分危急时刻,袁汉俊等人赶过来,用枪顶住格拉萨开了一枪,格拉萨手一松,祝宗梁乘势逃脱。连自行车都来不及取,走了一段路后,叫了一辆黄包车,回到了31号路秘密活动点。

第二天,《庸报》第一版刊登消息:程锡庚当场死亡。祝宗梁等人照常去学校上课,语文老师王则民没有讲新课,而是绘声绘色地把报纸上的刺程消息讲给学生们听。他根本不会想到,刺程的勇士祝宗梁就在下面听课。

1939年9月5日夜,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长戴尼斯等人,将4名所谓的中国“刺程犯”(不是“抗团”成员)引渡给天津日本宪兵队特高课大田课长,日本宪兵队瞒天过海,“顶包”结案。

(摘自《百年潮》 "本文作者:刘岳)(图片 20.jpg "图注:祝宗梁与妻张同珍(在耀华中学参加抗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