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红丸案』与『移宫案』
2015-04-29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万历驾崩,享年五十七岁。
万历临死前,给儿子朱常洛交代了一件事情,就是将来立郑贵妃为皇太后。朱常洛本是个性宽厚之人,对于父皇的这个要求他自然答应。但此举与儒家礼法不符,因郑贵妃并非万历的正室,而且她也不是朱常洛的生母,所以,这就遭到文官的反对。
郑贵妃明白朱常洛的地位已是不可动摇,也讨好朱常洛,陆续送了一些女人给朱常洛,其中朱常洛后来所宠爱的妃子李选侍就是这时候送来的。
皇宫中的皇子们由于食物过于精细,以及长期缺乏锻炼的生活,所以体质大多不好,而朱常洛又是在担惊受怕的环境下长大。万历四十三年,通过东林党人的运作,朱常洛的地位才得到改观,在之后的五年中,房事过于频繁,身体损耗过大。万历驾崩后,他连续处理了二十天公务,所以从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一日登基,到八月十日便病倒了。
八月十四日,朱常洛服用了管御药房太监崔文升的药,当天夜里腹泻不止,第二日病情更加严重。朱常洛已经意识到自己快不行了,便于当月十九日召见群臣商量后事。在此之前,鸿胪寺官员李可灼献上红丸一枚,但鉴于崔文升用药不当导致病情加重,所以,首辅方从哲便禁止皇帝用此药。
皇帝听说有此事后还让李可灼进药,死马当活马医,由于此种红丸含有金属成分,人食用后会感到兴奋。二十九日皇帝服用了一粒,感到效果较好,到了夜晚又服用两粒,第二天,也就是九月一日凌晨,皇帝去世。
那么新皇帝的死因究竟是什么?朱常洛由于长期的心理负担,大约一直患有慢性病,在父皇死后,由于操劳过度,导致疾病复发,加上崔文升用错了方子,所以,到了此刻,朱常洛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至于服用红丸,不过是加速了他的死亡而已。事后,东林一系的人借此大做文章,他们攻击郑贵妃,说她指使崔文升和李可灼用药害死了朱常洛。实际上,郑贵妃没有害朱常洛的理由,朱常洛对郑氏还算尊重,万历死后,郑氏就想争个皇太后,如果朱常洛死去,那么她成为皇太后的可能性就终结了。
除了攻击郑氏,东林党更将矛头对准具有浙党色彩的首辅方从哲。由于万历皇帝坚决不用东林党的人,所以,东林党企图利用“红丸案”进行全面翻盘。如此一来,“红丸”一案就具备了浓厚的党争色彩。
但方从哲抵挡住了他们攻击,于是东林党又把矛头对准了乾清宫的李选侍。李选侍是朱常洛的宠妃,万历死后,郑氏想运作皇太后,她则想运作皇后,现在皇帝一死,郑氏则想运作太皇太后,李氏则想运作皇太后,若想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将朱由校控制在手里。此时,郑氏居住在慈庆宮,李氏则将十五岁的朱由校弄到了乾清宫。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赶紧跟众大臣商议,说李氏与郑氏密谋控制朱由校欲来垂帘听政,众大臣立即商议以进宫祭奠光宗(朱常洛)的名义,将朱由校领出来。主意一定,方从哲连忙率吏部尚书周嘉谟、礼部尚书刘一璟、御史左光斗、兵科给事中杨涟等人,推开挡驾之人,径直走进乾清宫。
众人对着光宗的灵柩哭灵完毕,发现朱由校并没有在灵前守灵,便望向王安。众人见王安向暖阁会意,便一起走到暖阁前跪下,要求见朱由校。李选侍哪里见过这样的场景,顿时不知所措。
王安入内对李选侍说,让朱由校跟文官们见个面就领进来。说完,王安便将朱由校牵了出去,众人不由分说将朱由校拥到了外面的轿子里,将他抬到应该属于太子居住的慈庆宫。
众人让朱由校即日登基,朱由校不允,只说九月初六登基。接下来,众人联名上疏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搬到仁寿宫去居住。理由是李选侍既不是光宗皇帝的正室,也不是朱由校的生母。李选侍当然不愿意搬,一直僵持到初五,第二天就是朱由校登基之日。左光斗上疏将李选侍比作武则天,李选侍听说左光斗将其比作武氏,顿时大怒,李氏派宦官去质问左光斗,面对内侍的质问,左光斗毫无惧色,反而当着内侍的面将李选侍臭骂一顿。面对群臣的滔滔凶势,以及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的恐吓,这个无知而又可怜的女人只得乖乖地抱着她的女儿皇八妹移居仁寿宫。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九月六日,朱由校即位,宣布本年余下时间改元泰昌,明年改元天启。
(摘自江西高校出版社《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作者:阮景东)(图片 "17.jpg "图注:朱常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