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瑞士
2015-04-29蔡伟
一张火车通票,历经八天,穿越瑞士的西部、中部、南部以及北部。我们既体会过雨中漫步葡萄园;也经历过浓雾中穿越冰川和森林;上至山巅期盼美丽三峰展现容颜;坐船游览靠近意大利的小镇。最后生出的感慨是:这是个深受自然垂青的国度。
挑战1 七八月虽然是瑞士的夏季,但由于行程中包含雪山和森林,建议准备一件薄款的羽绒服或抓绒衣。预订山地徒步路线前,.定要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
挑战2 在瑞士,搭乘火车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中间往往需两到三次换乘,且时间较短。轻松起见,建议你不要提大件行李。如果想购物,尽量选择在离境前一站购买。
‘
策略1 搭乘火车游览瑞士是一种合理的游览方式。如果行程为八天左右,不妨考虑购买一张瑞士通票(Swiss Pass),既经济又方便,具体参考swiss-pass.ch,八天的瑞士通票约需¥2,510。使用时写上初次使用时间和截止日期,姓名、国籍和护照号。切记不要写错,列车员会查票,而自行涂改会导致车票失效。
策略2 想徒步前往阿莱奇冰川和森林,最好雇用一个当地的向导。拥有二十多年经验的ElbertKummer(ed@wandersport.ch;41-79-4881728;wandersport.com)是不错的人选。时机夏季和冬季都非常适合前往瑞士,但这两个季节也是旅游旺季,一定要早点预订酒店。
第1天 洛桑和拉沃葡萄园
曾为“奥林匹克之都”的洛桑,已不见往日喧嚣。湖畔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游人寥寥,古城内的洛桑圣母大教堂倒值得一观。除了年代久远、从天主教改为新教的身世,高耸的哥特式尖顶就足以捍卫“瑞士最美教堂”的声名。
在Hotel Mirabeau Lausanne酒店(ALve nuedelaGare31; 41-21-3414243; mirabeau ch;双人间约 1,300)存好行李,我匆忙赶往圣母大教堂。12:00,人已站在最高处的钟楼上,巨大木架上的大钟开始敲响,近在咫尺的钟鸣几乎把耳朵震聋,但似乎也没能打搅莱蒙湖(Lake Lemant)上的宁静。水面波光粼粼,对岸阿尔卑斯山被雾气熏成淡蓝色,法国的依云小镇(Evian-les-Bains)清晰可见。“依云”是Evian的中文意译,曾用音译“埃维昂”,如果你对中学历史课本里“埃维昂协定”还有印象,那么一定记得残酷惨烈的阿尔及利亚战争结束的协议就是在那里签署的。
若从对岸看过来,层层叠叠的拉沃(Lavaux)葡萄园当是另一番景致。下午从洛桑搭火车去Jean Vogel Fils酒庄。十几分钟后抵达Grandvaux,车站小而简陋:一个简单的站牌,30米长的月台,一座标配时钟,连个遮风挡雨的瓦片都没有。距火车站50米的.Jean Vogel Fils酒庄(Vignerons-encaveurs, Route de Chenaux2,CH-1091 Grandvaux)是莱蒙湖畔众多小酒庄之一,主体建筑沿山坡修建,餐厅临湖,露台景致极好,还有一个酒窖。
与法国一样,拉沃葡萄园也是由修道院僧侣经营。公元11世纪,僧侣们开始在湖畔开垦梯田种植葡萄,以维持生计。后来土地逐渐通过租赁和出售流转到民间,形成今日的众多小酒庄。
离开酒庄,沿泄水渠和山间小路步行,道路层叠蜿蜒至湖岸。一点薄雾,添了些神秘气息,倒似在云中漫步。大半个莱蒙湖已被雨后的水汽锁住。半小时后,Cullv码头隐约可见,从沃韦(Vevev)前往洛桑的白色班轮已停泊在湖边。渡船已历经百年沧桑,但船体和发动机保养得很好,甚至能看清汽轮机轴的转动。晚餐我选择了家常小馆Le Raisin(Place de la Palud 19,; 41-21-3122756:leraisin-lausanne.ch),除高性价比外,小馆正好位于老城中世纪喷泉前。鲜美的扇贝,佐一杯白葡萄酒,加上熙攘的人群和微弱的灯光,让夜晚变得美妙起来。
第2天洛桑·阿菜奇冰川和森林
10:00,搭乘地铁M2至Ouchy,出来后沿着湖走一走,然后前去奥林匹克博物馆(Quaid'Ouchyl, 1006 Lausanne; 41-21-6216511)重温一下奥林匹克运动从古代走向现代的足迹。中午在博物馆二楼的TomCoffee吃顿简餐。
告别洛桑,14:21坐上前往阿莱奇地区莫雷尔(Morel)的火车。经过西庸城堡(Chateau de Chillon)后,湖岸消失,列车开始进山。在菲斯普(Visp)换乘的是老式的山区列车,车厢虽小但很干净。中途在布里格(Brig)经停时,说德语的乘客明显多起来。16:.53,我们最终抵达海拔l,925米的利,德阿尔卑(Riederalp)缆车站,一看表,只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分钟。
从缆车站徒步前往两百米外的Alpen,-rose旅店(CH-3987 Riederalp;41-27-9284545;anfurrer.ch;双人间约¥1,139)的路上,浓云注满了山谷,将暗绿色的森林浸泡在里面,对面则是顶端覆盖积雪、偶尔被夕阳照亮的绵延山峰。
.
Alpenrose旅店最早建于1925年,修建者为当地山民。建筑主体用水泥制成,外面采用了大量实木,风格简单、质朴。透过房间的落地玻璃门,能欣赏整个山谷和对面雪峰。八月初,北半球最炎热的季节,利德阿尔卑由于周边遍布巨大的冰川和雪峰,白天温度只有十几摄氏度,本地人喜欢躲到山中纳凉,旅店的两间餐厅常人满为患。在我悄然等座时,一位头戴白色牛仔帽的老人跟我聊了起来。老人名为阿特.弗勒尔(ArtFuner),今年77岁,是这间旅社的主人。早在数年前,他已把旅店和餐厅交给子女们打理,自己到处游山玩水,冬季滑雪,夏季登山,偶尔回家帮孩子们照看一下餐厅。
夜幕降临前,我迎来了直径不超过餐刀长度的小比萨。口感焦脆,表层覆盖着一层火腿和烤融了的奶酪,倒也不失水准。但美景的诱惑远大于美食,窗外,一片金光开始浇融在一座相距虽远但清晰无比的山峰上。马特宏峰在夕阳的最后一瞥中从云雾中钻出来。日落前的最后一刻,所有云层都安静地匍匐在它脚下。
第3天阿菜奇冰川和森林
9:15,我在前台见到了旅店代为预约的导游艾德(Elberr Kummer;edwander sport.ch; 41-79-4881728; wandersport.com)。艾德胡子花白,但身体很好。今天他将带我去一睹欧洲最大冰川——阿莱奇(Aletsch Glacier)。当然,前提是雾能够散去。出发前,缆车站电视显示屏上还是白茫茫一片。
每年夏天,艾德会带游客参观冰川、穿越森林和冰洞探险;到了冬季,他则变身为滑雪教练。前往山顶时,他解释,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阿莱奇只允许一种车上山,就是电瓶车。山上的所有建筑材料用缆车运输。如果缆车无法运送,则会采用直升飞机。.
Moosfluh山顶仍被大雾笼罩着,“阿莱奇冰川就在下方。”艾德告诉我。但眼前只有浓雾,等了许久,冰川仍无踪迹。艾德带我开始穿越阿莱奇森林。下行路线基本在岩石中蜿蜒,除了雾,就是地上的苔藓和低矮的小花。隔几步远,在岩石上能看到用红色油漆标示的路标。最初半小时看不到任何林木,慢慢地,植物变得丰富起来。大朵毛茸茸的雪莲状植物,肉肉的匍匐在岩石间的植物,紫色兰花状花朵像毛线团,雾水在纤细的绒毛上结满露水,让人以为是火绒草。在近乎静寂的山上,唯一的动静是从山羊脖子下传出的铃铛声。不经意间,花的颜色更丰富多彩。蓝色的五瓣、悬垂的铃兰、绿色的蕨类、黄蕊白瓣的野花,直至大片杜鹃花出现,宣布我们抵达了阿莱奇森林的边缘。
“这就是Alpenrose。”艾德指着山坡上的杜鹃说,这不就是旅馆的名字吗?阿莱奇杜鹃是一种小花瓣品种,但由于数量众多,在白雾中呈玫瑰红。当海拔高至2,310米后,渐渐地,开始有松树出现,接着是鸟啼,它们—起宣布,阿莱奇森林到了。
最先出现在视野中的,是一堵低矮的石墙。艾德说,本地居民借此来阻止山羊进入森林。虽不过几百米,但也用了近百年才砌成。在森林中的石壁上,还能看到石砌小水渠的遗迹。过去,本地居民用它来引山泉水,如今已废弃不用。
一路上丝毫不觉单调。许多松树长在石缝中,根已和岩石纠缠为一体。其他相对低矮的树木则成片弥散在森林中,呈现为向某个方向伸展的凝固般的造型,似乎是在无声地呐喊与挣扎。每年,为了抵御冬季暴风,灌木和松树的树根会极力蔓延,试图裹住所有的泥土和岩石,以此对抗恐怖的冬天,而死去的树木同时孕育着新的生命。1933年阿莱奇森林开始受到保护。倒下的松树被禁止挪走,因为树干上可以长出蘑菇、苔藓和松萝,也有利于保护新的树苗。“你看,这些倒下的树上有很多洞。”艾德说,那是啄木鸟的作品,他模仿着啄木鸟啄木头的声音。鸟儿们喜欢在这些树洞里储藏松子。倒下的树干下通常有厚厚的松针,蚂蚁和各种昆虫在里面来来往往。这就是森林的新陈代谢,死亡和新生的轮回。
CaSse-noix(一种小鸟,法语是核桃夹的意思)是阿莱奇森林的设计师,艾德告诉我。随后,他在路边搜寻了一番,找到几种不同颜色的松塔。松塔的坑洞内的松子大多被小鸟啄出,然后藏在岩石缝里,留待过冬。春天,被遗忘了的松子开始发芽并从石缝里长出来,许多个世纪后,变成了我们眼前的阿莱奇森林。
徒步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冰川最终还是没有出现。不过,这仍然是完美的一天。17:15,我们步行至Mountain-Resort Rieder-ful-ka餐厅(41-27-9272131)。晚餐异常丰盛,开胃菜是方形馅饼,用多种水果奶酪制成,最上层是焦脆的猪肉,配蔬菜和一片肥火腿片。配酒为Dole红葡萄酒。第二道菜是主角,巨大的长方形黑盘子里堆放着粉红色火腿薄片和萨拉米。重头戏奶酪火锅O最后才隆重登场!我叉了一块干酪在融化的奶酪里滚了滚,再配上瓦莱州韦特罗的lesTerrasses白葡萄酒,历时两小时的奶酪交响曲终于奏出姗姗来迟的高潮。
第4天雪朗峰
9:03,准时下山,坐火车穿阿尔卑斯山隧道向北,抵达阿莱奇冰川北面的因特拉肯。再从小城转小火车前往少女三峰——少女峰(Jungfrau)、僧侣峰(Monch)和艾格峰(Eiger)。想一窥少女峰的真容,最好上至米伦小镇的雪朗峰(Schilthorn)。
13:10,从米伦搭缆车上雪朗峰。中间需转一次,先是由海拔1,638米的米伦缆车站前往海拔2,678米的布里格(Brig)。缆车窗外是少女峰下巨大的垂直的崖壁,云雾蒸腾中,和阿莱奇缆车上所见类似东山魁夷水墨画的山坡林地迥然不同。告别了云层下的绝壁,缆车一头扎入云层,此后突然出现澄净的蓝天,随后是少女峰、僧侣峰和艾格峰三峰并立的身姿。由布里格转换缆车前往海拔2,970米的雪朗峰顶,是此行最令人胆战心惊的一段。缆车完全沿着悬崖边缘行进,正下方是数百米的深渊。山顶坡面林木消失,呈现浅绿色苔地与雪地交错的开阔景象。
雪朗峰顶360。旋转餐厅Piz Gloria(pizgloria.com)是007电影《女王密使》(On Her.Majesty'sSecretService)的拍摄地,也是观赏三峰的最佳地点。遗憾的是,上观景台没多久三座雪峰就躲入云层。午餐我点了份匈牙利浓豆汤,胃暖了些,但外边天色依旧阴郁。
为了碰碰运气,我决定接受当地人的建议,准备下至艾尔蒙特呼贝尔(Allmendhubel)。虽然那里的海拔只有1,906米,但据说看到三峰的概率很大。
从米伦去艾尔蒙特呼贝尔需搭乘轨道缆车,沿着山坡缓缓上升,依稀可见远处的瀑布和山上的徒步道。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徒步上下雪朗峰,大约耗时六小时。然而纵然众鸟高飞尽,三峰依旧不出。我只好沿着山路徒步下山。这_路是鲜花和草地构成的彩墨画。瀑布和溪水从雪朗峰70°的陡坡上倾泻而下,切割着大片的绿色,白色的羊群则洒满山坡,和形态各异的木屋点缀着山间绿色。
19:00,在下榻的Alpenruh旅店(Hinterder Egg 3825 Murren; 41-33-8568800;alpenruh-muerren.ch;双人间约¥1,350)的餐厅,我迎来了自己的晚餐:头盘是冷烤小牛肉配金枪鱼慕斯,前菜是姜味儿奶酪胡萝卜汤,主菜是烤小牛肉片配白葡萄酒意大利烩饭。面前本该是世界上最壮丽的三座雪峰,但云层遮蔽,留下崖壁上九马画山的北派泼彩山水。不过,小牛肉很不错。
第5天雪朗峰·卢塞恩
早起打开窗,对面的三雪峰现出真容。在清晨完美的光线下,艾格峰顶还被一层飞碟状的淡墨云层覆盖。随着逐渐浮出的阳光,云层不断发生变化,从飞碟变为扁帽,从叠盘化为飞鸟。光线这个魔术师尽情地给雪山渲染调色。
9:06,离开童话般的小镇米伦。一路上,古老的木质小火车像玩具一样爬行在山间密林。由于是单轨,与其他列车相遇时,不得不频繁停下错车。
11:55抵达卢塞恩。入住的是距离湖边、老城区都非常方便的Hotel Cascada(Bundesplatz18,6003 Luzern; 41-41-2268088;cascada.ch;双人间约 1,600)酒店。午餐就近选在了酒店餐厅Restaurant Bolero(41-359-55431081; bolero-rcstaurant. com).
乘电车来到特里布申岛(Tribschen),这里有理查德.瓦格纳博物馆(RichardWagner Museum; 6005 Lucerne; 41-41-3602370; richard-wagner-museum.ch).1866年,瓦格纳租下这栋三层的楼房,一住六年。馆内展示着他钟爱的各种乐器、乐谱和照片等。瓦格纳对当地人的影响颇为深远,1938年,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在瓦格纳故居创办了卢塞恩音乐节,一直延续至今。
罗森加尔博物馆(Pilatusstrasse 10;rosegart.ch)地处瑞士国家银行的旧址,这座藏品馆建于1924年,具有帝国时期建筑风格。作为一所私人博物馆,透露的则是画家、收藏者和守望者之间的时间情感。博物馆内收藏了不少印象派画家的绘画和手稿,包括毕加索、保罗一克里、塞尚、夏加尔、康定斯基、马蒂斯、莫迪里阿尼、莫奈、毕沙罗和雷诺阿等几乎所有印象派作家的作品,其中以保罗一克里的作品最多。馆内作品多由罗森加尔先生搜集收藏,他当年在巴黎开设画廊,很多画家曾受其资助。现任的主人安吉拉(Angela)是他的女儿,时常出现在博物馆内,给参观者进行讲解。博物馆内有一幅纤瘦的少女画像,那是由毕加索绘制的,模特就是22岁的安吉拉。在画里,她脖子上挂着白色的花串,时光交错,60年过去了,她的发型没有任何变化。
第6天卢塞恩·贝林佐纳
中午乘船前往贝林佐纳(Bellinzona)。卢塞恩湖狭长曲折,居民逐水而居,湖面上,父亲划着皮划艇,儿子在侧前方奋力游泳;悠闲的老人独自驾驶小船在湖中随意漂流。
一路途经数个漂亮码头,最后停泊在弗吕艾伦(Fluelen)码头。从弗吕艾伦换乘威廉泰尔快线(Wilhelm Tell Express)前往贝林佐纳,也许是因为到了意大利语区,火车比预计时间晚了四分钟抵达贝林佐纳。
当晚下榻的Hotel SPA InternazionaleBellinzona( Viale Stazione 35: hotel-internazionale.ch;双人间约¥900)就位于火车站对面。我从市中心搭车前往山顶的格朗德大城堡(CastelGrande)。太阳还未落山,站在最高处的城垛往下看,贝林佐纳正好位于通往卢加诺(Lugano)和洛迦诺(Locarno)的山谷出口。山下的蒙特贝罗城堡(Castle of Montebello)则恰好扼住峡谷要害,山顶城堡负责控制制高点,并以一道长墙蔓延而下,和山下的城堡连城—体(如今长墙已经被拆掉一段,以通火车和公路)。
徒步下山,就着暮色,我决定去看看蒙特贝罗城堡。与格朗德城堡的阳刚相比,蒙特贝罗城堡则甚具童话气息。古城门上的吊桥、城墙上的官道和宽阔的庭园是欣赏贝林佐纳浪漫风光的最佳去处。这里不关门,也不收门票,城堡完全开放。打破寂静的,是几个拿着卡式录音机放摇滚音乐的朋克少年。他们由火车站口转移至安静的被遗忘的空旷城堡,沉寂在无人理睬的自我宣泄中。
第7天贝林佐纳·洛迦诺
早餐后,搭火车前往洛迦诺的阿斯科纳(Ascona)。火车向着马焦雷湖泊(LakeMaggiore)@行驶。当年平坦的山口如今密布城镇,房屋精巧且错落有致。
阿斯科纳小镇位于河水注入马焦雷湖形成的冲积三角洲上,距离湖岸几步之遥。也许是名气欠缺,少见熙熙攘攘的游客。除了少数公共湖岸,湖边为私人住宅所围绕。从密布的大小路径中通过,形态各异的私宅安静得似无人居住,只有不知名的花朵寂寞地怒放着。
阿斯科纳街道两旁的棕榈树,似在暗示它与意大利近在咫尺。马焦雷湖中段就是瑞士和意大利的国界。身处意语区,城内建筑富有意大利塔楼式防御建筑的风格则不足为奇。在路边等车时,数辆奔驰S级coupe汽车驶过,富有的老人有滋有味地享受这里的安静和寂寞。
回到洛迦诺城内,坐轨道缆车上山。Madonna delSasso天主教堂坐落于山顶。它建于1480年,据说教堂的壁画和装饰就耗费了建造者三十多年的时间。
午餐选择了轨道车站口的RisoranteF'unicolare小餐馆(Via Lungo Lario Trieste;41-31-303470;nstorantefunicolare.it),视角原本极好,从阳台能俯视下面的教堂和湖面。我要了份本地的湖鱼配薯条,静等雨停。
14:50,从洛迦诺搭乘火车,在卢加诺湖腰部西侧的梅利德(Melide)下车。然后搭乘公车,沿着狭窄优美的湖畔路,抵达了瑞士最南端之一的小镇莫尔科泰(Morcote)。这里其实是一个狭长半岛的最南端,小镇隔湖相望的正南方就是意大利。下车第一眼看到的是意大利的国树五针松。莫尔科泰四处是明媚的阳光、湖水和海鸥,而这里距烟雾朦胧的洛迦诺不过几座山之隔。
莫尔科泰比阿斯科纳更像意大利小镇——无论山上的教堂、路边的建筑,甚至还有本地著名的冰激凌。阳光下的寂静似乎本身就是它极美的另—部分。彩色的鲜花静静地落在路边的长椅上。你可以来一个本地著名的意大利冰激凌球(四瑞郎一个球),独自发会儿呆。登上山上的教堂则可俯视湖中美景。那一瞬间让人想起了在山顶城堡俯视布莱德湖中的教堂岛。人生总有一些忘不了的瞬间,弥补了旅途中总是停留太短的遗憾。
第8天贝林佐纳·苏黎世
8:36,离开贝林佐纳前往苏黎世,一路上是更多的湖泊和漂亮村镇。当火车钻出隧道,眼前的景色似曾相识——一样的高速公路,—样的山间大桥。据说,为了让隧道里的坡度不至于太陡,瑞士工程师在隧道内设计了两个原地盘旋上升路线。两个隧道出口一上一下,自然看到的是同一个景色。
两个多小时后,抵达苏黎世火车站。出站正对着苏黎世最大的商业街。你在这里几乎能找到所有的瑞士品牌的手表,不过,从街旁众多珠宝展示橱窗边走过时你会意识到,瑞士其实也是世界著名的珠宝生产国。大街的两侧有许多蜿蜒的小街,许多珠宝设计者在那里开店,将精美的作品放在橱窗。
苏黎世人同样珍惜城市的湖泊和河流,那是上天对瑞士的馈赠。和日内瓦、卢塞恩一样,利马特河从苏黎世湖向北流出并经过整个市中心。苏黎世人在河上安排了游船。有趣的是,由于河面有众多桥梁,河岸又寸土寸金,所以桥梁都非常之低,距河面不过两三米。苏黎世人设计了—种非常扁平的游船,刚好能从桥下穿过。只是如果遇到河水上涨,游船就必须停航。
最年,苏黎世连续被评为“全球最佳居住城市”,苏黎世湖畔自然是最佳的伊甸园。湖北岸是富人区,被称为“金岸”,南岸则被称为“银岸”。不要误会,即便在“银岸”,一间普通公寓的价格也高达人民币千万以上。日内瓦湖傲人之处不仅是它数十公里的长度和超过百米的深度,苏黎世湖拥有按瑞士标准直接饮用的水质。要知道,水清沙幼的日内瓦湖尚且达不到这一标准。而湖中的天鹅、水鸟甚至不用卖萌,便可在游客们的喂养和清澈的湖水中尽情快活。
从游船上遥望远方,瑞士莲巧克力厂正在“银岸”。我问当地人,作为世界上最好的巧克力产地之一,瑞士人心目中最好的本国巧克力是什么。他们写了两个牌子:Laderach(laederach:com)和Rohr(rohrme.OOm)。我有幸在离开苏黎世前,去车站大街的Laderach总店,亲眼目睹了店员们现场制作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