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到拉玛时代

2015-04-29Dayasun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5年1期

在曼谷的十几天里,我走街串巷,与生活在这里的新老曼谷人打交道,他们无一例外地在某一方面追寻与使用着古着(Vintage),同时利用这种精神与元素创造着曼谷的新生活,甚至他们自己的事业连很多本地人都不知晓。今日曼谷的古着既复古,又活力十足;既不拘泥于拉玛五世(RamaV,泰国近代一位非常开明的君主)开放泰国所带来的欧美风,也不局限于泰国历史上的经典——甚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风华在泰国华人界的影响下也存有重要一笔。

曼谷德维基西普精品酒店(SSIP Boutique Dhevej Bangkok;42 Phitsanulok Road, Dusit,Bangkok;66-2-2821899;ssiphotelthailand.com;双人间¥900起)藏身于Phitsanulok街道,四周稍显混乱与嘈杂,白色的落地窗使它与这样的市井氛围格格不入。我很喜欢同女主人Sip聊天,她在纽约读过MBA学位,祖母是拉玛四世王的后代,到她这一代,应该算是第七代。Sip在泰语中意为“十”。这个在家中排行第十的孩子自小与祖母长大,深得泰国皇室关于美与优雅的教育:比如每天要用王室专用的美白粉擦脸和身体,外出哪怕只有五分钟也需要打伞,吃饭、走路以及与人交谈的姿势要缓慢而松弛,但这些都比不上祖母教授给她的关于老家具的知识。祖母去世后,Sip决定将家族留下来的传统生活与家具展示出来,于是便有了这间酒店。酒店和Sip的家布置得几乎一致——拉玛五世时期的殖民风格是这里的灵魂,那些敞亮的百叶窗让人很容易想起安娜(电影《安娜与国王》中的女教师)生活在泰国的时期。Sip在一家瓷砖厂定制的客厅地板瓷砖是拉玛五世时期最独特的花纹,而让她最头疼的也是这些瓷砖的花纹保养,“因为人们习惯在客厅走来走去,它们太容易被损坏了”。

SSIP酒店附近的昭披耶河(Chao Phrava River)14号码头已经不再是城市公共航运码头,现在,它是拉亚帕拉佐酒店(Praya Palazzo;757/1 SomdejPrakinklaoSoi2, Bangyeekhan;66-2-8832998;pravapalazzo.com;双人间¥1290)接送客人的停泊处。虽然我并不是酒店的住客,但船上的管家依然很热情。对面河岸的拉亚帕拉佐酒店与曼谷热火朝天的生活截然区分开来——是的,就是这样。站在14号码头杂乱的菜市场前,我无法想象一幢欧式风格的建筑就隐匿在昭披耶河的南岸,如同闹市隐者不愿意被发现一样。繁盛而茂密的热带植物簇拥着这幢独孤的建筑,令每一个进入其间的人都带有一种侵略感。显然,拉亚帕拉佐酒店一直在努力保持着拉玛五世所喜爱的殖民风,暗红色的金丝绒被广泛地使用在画廊、餐厅以及客房里,复古的家具以及饰品充斥在酒店的每个角落,“这座建筑是拉玛五世奖励给当时—位将军的,将军一直在给他的女儿们使用,我们并没有破坏或者尝试改变这里的风格和痕迹”。在前台工作的乐薇如此说。

距拉亚帕拉佐酒店不远处,是大手笔制作的暹罗酒店(The Siam;ThanonKhao,Vachuapayabal;66-2-2066904;thesiamhotel.com;口双人间¥3,000)。如果你认为复古务必是古旧的、年代久远的产物,那么暹罗酒店就会在你拜访的名单之外,因为它完全是在昭披耶河畔低矮的棚户生活中拔地而起的一幢簇新建筑,光鲜亮丽,大气磅礴。马克是曼谷少有的拥有英文名字的泰国人,这位在新加坡生活多年的小伙子曾在几家外国酒店工作,但曼谷是最适合的。暹罗酒店诞生不过两年时间,在设计之初便毅然将拉玛五世挚爱的Art Deco风与泰式风糅合在一起,酒店主人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珍贵古玩摆放在酒店各处,其中还有从嘉德拍卖会上拍得的来自中国的唐三彩。但吸引我前来拜访的原因是酒店地下一层的健身房所提供的全泰国最权威、最正统的泰拳课程,由泰拳大师克鲁,姆阿(Kru Muay)一对—教授。众多泰国历史上著名拳击手使用过的腰带和手套摆放在健身房的前台。总监珍妮一再邀请我一起去参观当地最棒的泰拳赛事——它们总有让她血脉债张的本事。昭披耶河岸的Chon Thai餐厅由三栋黑色的老屋构成,曾是泰国古董商科尼,马加萨(Connie Mangksau)的住所。

距离SSIP大约五公里的卧佛寺(Wat Pho)是曼谷最受欢迎的寺庙之一。如果你憎恨极了曼谷拥堵的交通,那么搭乘游船来此是个不错的主意,附近的8号码头Tha Thin是方便的停靠地。因为靠近皇宫广场以及曼谷很多重要的寺庙,Tha Thin历来就是很多仓库和工厂的所在地,近年来,这个码头比以前更为繁忙。很多曼谷的时尚人士为了拉塔纳科辛萨拉酒店(Sala Rattanakosin;MaharatRoacl;66-26221388:salare\sorts.com;双人间¥720)而来。当爬上萨拉酒店四层,你会身处曼谷的最佳观赏地—一黎明寺(Wat Run)的露台之上,昭披耶河就在脚下。如果你崇尚鲜明和亮丽的色调,那么萨拉酒店的颜色不一定会得你心意,大面积运用的黑色甚至让人无法看清楼梯的位置,但这并不妨碍老仓库被改建后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尤其是那几面被特意保留下来的斑驳墙壁,更让这座散发着青春与现代意味的酒店增添些许动人的古旧感。

在萨拉酒店旁,是由一座有着百年制作椰粉工厂改建而成的Inna day。新—代主人葛夫原本是个理科生,他认为父辈所从事的椰粉制造业太过辛苦,于是将家族的工厂改建成一个酷劲十足小酒店。它充满了铁艺、制造和水泥的质感。葛夫将客房按照时间命名,并且说这完全是他个人的创意。但更令他骄傲的是一层的泰餐厅,厨师特恩是葛夫的哥哥,这里曾经入围过TripAdvisor“曼谷十大餐厅”。“因为我们上菜太慢,所以排名掉下来了,我拜托哥哥船陕做菜速度,但他从未在意过”。细心的客人会在这间餐厅看到很多椰子奶粉工厂的痕迹,如收银台下面的椰粉铁皮盒、卫生间门口的老铁门以及锈迹斑斑的楼梯。

中国城是沿着昭披耶河衍生出来的华人聚集地,在曼谷复杂的交通状况下,老练的游客总是会选择把车停在“耀华力路(Yaowaraj)”,以避免被扔在距离中国城中心还很远的某个十字路口上。这次我来中国城的目的清晰,带有魅惑气质的上海庄园(ShanghaiMASIoN; 479-481Yaowarj Road,Samphantawong;66-2.2212l2l;双人间 360)位于耀华力路的中心地段上。酒店入口处是Costa咖啡醒目的标志,这间咖啡馆会在晚上提供类似吧台的露天座椅。穿过一段有着江南风韵的小桥,步人大堂,迎面是一幅穿着清代民间服装的红衣女子画像,曼谷人把这张画像视作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代表。上海庄园几个楼层的设计均不同,每一层的香艳程度都超出我的审美接受力,巨大的卧榻式床更增添了奢靡的气质。每到晚上,上海庄园楼下的道路就蜕变成繁华的夜市,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坐在灯火通明、拥挤不堪的大排档前就餐,每间餐厅都以售卖鲜活海鲜为主,甚至打出燕窝的旗号,这似乎依旧是中国城一成不变的商业机会。

自上海庄园转过一个路口,穿过两条街,就到了帕图姆贡嘎寺(Patumkongka)内保持了完好泰式木屋生活的Loy- LaLong小酒店(1620/2songwat Road,Sampanthawong;66-2-6391390;loylalongcom;双人间¥650)。酒店内负责招呼客人的泰国小女生—英文不好且身材娇小,拎起我的旅行箱却健步如飞。Loy La Long藏身于寺庙临河的民房里,入口处设计得不能再小,大门也不明显,甚至,如果你还不能全部接纳在一座古旧泛着河水味道的泰国木屋内下榻,最好放弃对Loy La Long的探索。店主是西和艾尔这对年轻的泰国夫妇,他们把木屋的斑驳贯穿在酒店的每个细节之中。站在房间内,你能清晰地看到脚下的河水正泛着泥浆——是的,Loy La Long属于那些真正想体验泰国风格的年轻人,在这些古旧之上,他们常常对世俗不屑一顾。Loy La Long在泰国很出名,电影《曼谷轻轨恋曲》(Bangkok Traffic Love)曾在此取景和拍摄,使这个仅有六间客房的小旅社身价倍增,虽然它的厨房依然我行我素地提供一些没有煮熟的米线。

Casochon H0telResidence(14 /29Sukhumvit 45 Road, Klongton Nua,Wattana,Bangkok 10110;双人间¥848)是曼谷人气越来越高的精品酒店,它由台湾知名设计师叶裕清设计建造。叶裕清的姐姐小白负责管理整间酒店,言谈话语中对弟弟爱护有加。叶氏姐弟对曼谷复古生活与建筑的喜爱超出了我的想象,叶裕清不停歇地在曼谷建造拉玛五世风格的房子,用小白的话说,“在曼谷,找不到适合的老房子,我弟弟就亲自建”。Casochon酒店让人迷醉:奶白色的建筑外观搭配百叶窗,在建筑的四周围绕着芭蕉树与棕榈树的沉厚绿色,室内有高大走廊和缓缓转动的古色吊扇。我与小白一起穿梭在楼层中,她耐心地告诉我这些老家具源自哪里,他们因为热爱曼谷而选择了在此生活。告别时,小白告诉我城中叶裕清最喜欢的几家古玩店的地址,酒店里的有些小物件也源白那里。

素坤逸(SuknumVit)依然是曼谷生机勃勃的时尚名流聚集的商业中心,远处的暹罗广场(SiamSquare)与几年前相比又有了巨大的变化,它变得更贴近国际轨道。HeHer Vintage是一间十年老店,它位于斯卡拉剧院(Scala Theatre)冷冷清清的一层,一不留神就会被错过。店员安用很流利的英语告诉我,店里的大部分商品来自美国。橱柜内摆设的象牙小天使以及掐丝相片胸坠,带着美国人20世纪外出远行时的生活习惯与喜好。店主是一对跨国之恋的夫妇,他们很早就在曼谷做二手买卖,他们位于恰度恰集市的店铺同时还肩负着批发业务。因为是周末,近在咫尺的泰国设计创意中心(Thailand Design andCreative Center:622 Emporium Tower 24th,SLikhumvit 24 Rd.,Klongton,Klongtocy;662-6648448)关门休息。这两年,这家被设计师认可的创意中心一直在举办各种活动,支持设计师们为曼谷的复—占精神而进行的设计。

在认识Namsaah Bottling Trust餐厅(401 SilomSoi17Bangkok:66-2-6366622)老板贾斯汀之前,女领班如此介绍他:“哦,你知道,有一种男人,很擅长社交,长得也不错,Play Boy”在这间美妙的餐厅吃完两道完美的西式泰餐后,身材笔挺的贾斯汀终于现身了,他与我心目中的花花公子形象相距甚远。这位帅气的餐厅经理热情地招呼那些忽然而至的高级食客,间或顾及着我。贾斯汀与其他三位股东一起创造了NamnsaahBottling Trust,这类餐厅在中国上海多得不胜枚举:藏身于一座老洋房,室内充斥着暖昧的暖红色,亚洲各个国家的古董散落四处,再加上值得称道的新派本地菜。

贾斯汀在曼谷的资历不浅,他推荐的很多好地方都让人赞叹有加,比如位于外表朴实的诺富特酒店地下一层的MaggieChoo’s(320silomroad,Bangrak;66-9-9944368)。掀开阻隔隆路(Silom Road)喧闹的那道门帘,一股陈旧的快要褪色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像走进了一部非彩色电影的场景之中。天花板上悬挂的油纸伞似乎在此停驻了几百年,积了厚厚的尘土无人打扫;出菜与结账的台面类似中国电影中清末民初的账房,女服务生盘着发髻穿着上海最古式的旗袍。当然,MaggiC Choo's的点睛之笔不在于这间小食馆。穿过小食馆左侧沉厚的大门,就是一个混合了震耳电音与中国兵马俑发掘现场的酒吧夜场,不同的兵马俑半身像代表着不同的包间。我点了—杯鸡尾酒,同时环顾灯光暗淡的四周,说实话,气氛略显怪异,但显然很受曼谷人欢迎。

之后,我在曼谷人气极高的Gaggan餐厅(68/1 Soi Langsuan Ploenchit Road Lumpini;66-2-6521700)吃了闭门羹,因为座位有限无法接待我这种冒昧的食客。门口新来的服务生告诉我,这家在泰国上流社会颇为吃得开的餐厅至少需要提前两三天预订。网上的资料中写明,主厨甘.纳德(GagganAnand)将分子料理与印度菜巧妙地嫁接在一起,这让人好奇。除了菜单,Gaggan绝对是曼谷有钱阶层享乐生活的好去处,空间私密,座位极少,格调优雅,再加上高鼻子蓝眼睛的西方服务生,让人产生身在巴黎或者任何一座欧洲城市的错觉。

自隆路开车约十分钟,就到了鼎鼎大名的蓝象餐厅(Blue Elephant;233 Thanon Sathon Tai,Yannawa;66-2-6739353;blueelephant.com),餐厅靠近Surascrk地铁站。我之所以将其列入名单,是因为餐厅所在的花园洋楼以及斛杯交筹的“高大上”场面实在华美。据说,某位美国总统也偏爱这里的菜式。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钟爱复古高雅和花园般的就餐环境,这里绝对能上榜;如果你将口感放在第一位,则没有必要专程前往。我曾带着朝圣般的心情点了冬荫功汤和泰北春卷,但这位传奇女厨师的皇室料理,无论从摆盘到味道,都无法让我向身边的人吹捧。

伊卡迈路(Ekkamai)聚集着一堆以古董家具和各种二手货品为生意的古着爱好者。Tuba Bar andRstaurant(34 Ekkamai.Soi21,Ban~ok;662-7115500)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家。近些年,曼谷人的古着店面大都一半经营二手货品,另一半是餐厅或者是咖啡馆。白天的Tuba有些冷清,堆积在屋子里的二手古董家具使空间显得有些沉闷。另外一间小咖啡馆Kaffe 50(24Ekamai 21 Sukhumvit 63WartanaKlongton;66-2-7115629)则显得很家常,它距离Tuba不到二十米。女主人凯蒂长了双猫一般的眼睛,对每一位客人都露出温暖的微笑。单从陈设上看,凯蒂和她丈夫把小咖啡馆弄得比Tuba还要凌乱,在我所坐的那张设计感十足的长沙发的右侧墙壁上,就挂着挂钟、烛台、衣帽架等多个物件——也许,主人懒到连商品分类都不愿意做。凯蒂经营这家店已经20年了,在买卖二手古董之前,这里是间小酒馆。在凯蒂店内,大多货物来自欧洲和其他欧美地区。事实上,稍微富裕些的曼谷人都喜欢为家里买一两件古董家具,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身份和文化的象征。

佩妮是伊卡迈地区最早的一位将二手商店与咖啡馆结合起来的经营者。她戴着巨大蝴蝶结的发卡坐在Ekkamail0号巷子前的广场上与我闲聊。佩妮经营的Penney On Her Vintage咖啡馆(Ekamai Soil0)是这个小型广场最明显的标志:生锈铁皮装饰的两段长方形的建筑让人以为它是由公共汽车改造而成的。咖啡馆另一侧是佩妮的二手名品店,价格便宜的波西米亚服装让人充满购物的冲动。佩妮只有33岁,她在大学毕业时就梦想经营自己的二手商店。她的日本男友是她的合作伙伴,在我们谈话期间,这位小伙子一直在咖啡馆内忙着给客人点单。“我从小就喜欢复古的东西,我开这间店,是想把记忆都装进去,把过去的故事都装进去,然后,它们会从我这里开始另一段故事”。

我敲开位于伊卡迈主大街的Pil Pira工作室(445-447 Sukhumvit 63. Soi Eakamai 21:662-7150839)的大门时,他对我的冒失一脸反感。PilPira下意识地翘着兰花指,站在门口孤傲地问我:“你知道我是泰国十佳婚纱设计师吗?”Pil Pira的设计带有明显的古着风,但他不愿意将自己列入这个范畴。“我喜欢使用泰国传统的丝绸和欧洲经典式样的蕾丝,因为我喜欢的是优雅、复古的服装,这样的衣服符合这个人出入的每一个场景。我并不在意古着或者什么其他风格,只要是符合我个人定义的设计元素,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另一位首饰设计师维拉达将自己的展示店开在了Dusit Thani酒店(946 RamaIV Road;66-898152119;日dtbk@dusit.com)的地下一层。这位身着田园风衣服的女孩留学英国多年。她非常强调自己的古着风,在她看来,这是—种反对强硬、回归温暖的设计。她亲自设计首饰的每一个细节,使用手工编织钩一花、蕾丝、各种色彩的石头、闪亮的珠宝、银器。她说:“这些钩花和编织都是我阿姨做的,她每一次钩出花纹的精美都超出我最初给她的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