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一处栖息之所

2015-04-29王郢陈宇雷

中国周刊 2015年3期

大理空气花园的两位主人,叫阿翔和阿纬。

认识几年,他们从来不谈理想,也很少谈论生活本身。你甚至可以理解他们其实是走一步看一步,只是每一步都走得细心且耐心。

包括他们的造园,也不在最初的计划之内。而且时至今日,对于空气花园所赢得的赞美,他们也有些纳闷:造一个园,美观舒适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他们初到大理,不为寻梦也不是寄托梦。是的,当他们还年少,他们到过大理爬过苍山,他们还在读书时就结伴行走。后来他们也数次经过大理,可是当2010年他们再到大理时,是否要留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朋友家里住了两个月,山好水好气候好,心境上似乎是再也回不去那个噪杂的广州城。刚好隔壁有间屋出租,是个毛坯房有什么关系,阿翔以前开过广告公司,何况时间多的是,一边找木匠打家具一边全手工做装修。阿纬手工缝制窗帘大靠垫,节约是一回事,乐在其中才是生活的味道。

大理的生活终于安顿了下来,转眼到了2012年初。

很多人真的相信世界末日会在这一年到来,只有大理是福地,"很多人奔到大理来租房避灾,这看着像是一个笑话,却真实地带动了房租上涨。

苍山脚下的小院,木窗、木门、木护栏,极简和自然的设计风格渗透在空气花园的每一个细胞里。而它的主人坚信,“开什么风格的客栈,吸引同样风格的客人”。

也是这两年,大理来了很多搞客栈的外乡人。本着天然的喜好,阿翔热衷参与朋友们的院落建造装修。直到有一天灵光一闪:既然已经住到了大理,何必还住在公寓楼里,租个院子自己住,顺带搞出几间客房接待亲朋友客岂不更好,一切都非常的顺其自然。

就在他们租住的小区外,是个城中村,村中的十字路口有个小商店,偶尔进去买瓶水或是急用的杂货。有天去买牛奶的阿纬顺口问阿姨,村庄谁会有个院子要出租。阿姨笑着随手一指:那里就有个院子,不然你看看?

每天从这高墙下走,却不曾想这高墙内竟然藏着一个大院子。一座典型的白族老式两层石木结构楼房,靠墙处一棵长了几十年的李子树郁郁葱葱,亭亭如盖,还有一枝优美地伸展到了院中央。

只看到这棵树,他们就已经认定了与这个院子的缘份。

有心必有回报。他们也有了一个在一定时限内安放身心的院子,是自己的家。

李子树才是整个院子的灵魂。

房子不能建得太高,院子不能太满,留给树的空间要足够的大。

先在高墙处开了一道门,垒起围墙,清走了李子树下堆放的木料杂物,院子的雏形出来了。

院内一栋老房子,是大理传统的两层石木结构白族建筑,这种结构的建筑是由数百个木构件,用榫卯联结在一起,古朴十足,就是所有的空间都不隔音。走在木地板上轰轰作响,灰尘飞扬。

旧式的木雕窗户防风避雨却也阻碍了光。

没在大理装修过房子的人,就少了一个体验大理本地人脾气的机会。大理人生活富足,天性自由,宗族观浓重,在宗教信仰上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万物有灵信仰者。装修进行中,一个白族人说他今天不能来工作了,因为他们村子同宗的表亲的娃娃起名字请客吃饭,听了大可不必惊诧。更何况盖房娶亲这种大事常常有。大理人自尊心又很强,做得不好,哪怕你是甲方也不能随意批评,人家不差这点钱,也不是发脾气:不好?那你找别人做好了,我不干了。

建房装修是一场斗智斗勇的长时间运动。

他们有的是耐心,别人做一周我们做一个月,只要做到好。

好固然是没有止境,首先是要知道什么是好。

大理最好的是石头。外围的石墙正好与老房子的石墙相匹配。大理常年有风,尤其是冬天几个月的各种风吹得震天动地,天然的石材能在白天吸取热量,夜间气温低了,石内的热量倒散发了出来。

空气花园的整个设计都由主人自己完成,院子里的大李子树使他们与这座小院结缘。春意浓浓,院子里的花正竞相开放。

石墙实用,外观也有味道,却是个费时费力的事。两个石匠加一个工人,一天从早干到晚也就能砌两米长,院外这一面石墙就整整砌了半个月。

石匠是个累活,现在大理用到石头地方也少了,砌石墙的师傅很难找得到。

以前的老石匠还是五十岁上下,但有几个年轻人还下得了这苦力气?石头结构的建筑恐怕也只能是越来越少。

手艺的消失,通常是悄无声息。生活中的所谓美,不会成为手工存在下去的唯一理由。

石墙建好了,依着墙支出钢结构,建起一个玻璃咖啡厅。房中央原来位置的一棵李子树就从屋里长出了房顶。常常有树叶、雨点,甚至雪花从屋顶天窗飘然入室"。

玻璃房通着院子,紧临着玻璃房修出两洼小水池,春天,李子树花开,水池上漂浮着白色李子花,几片油绿的睡莲叶,"红色的鱼出没其间。

改造一个老房子比建造一个新房子要难得多。

原本的老房子是一楼进去三间屋,一个楼梯上二楼,二楼是个大开间。如果对房间数量贪婪点,每个开间都可以是一间房。最终,他们在这栋楼只做了三间客房。

老房子的隔音和水电是最重大的问题,在原本的木地板上加上六公分的混凝土,噪音消失了。

厚重的石墙却是水电布局最大的困扰。老房子的石墙粘合靠的是易松散的灰沙,水电走线走管要做到暗处的话,只有把墙身小心凿开沟缝,布好水电后,再慢慢修补。因为水泥沙桨吃不住,所以进度缓慢。

大理的天变得快,阴晴不定,这里离天空时常又是如此之近。雨滴突然落下时,院子的石板上激起点点涟漪。天晴时,坐在露天桌椅上,呼吸来自苍山的清新空气。
标题在阳光咖啡屋,点一杯美式咖啡,与三两好友小憩片刻,木质结构的空气花园不断吸引着与之气息相投的同道中人。
四间客房的设计均融入了现代与复古的风格,木头制成的屋顶梁柱,西式吊灯,手工打造的桌椅大床,洁白不染的现代卫浴,桌上的新鲜花束又给人时空穿越之感。

开楼板,加承重墙,每天都有新的挑战。

这阶段阿翔真是大有度日如年之感。

在老房子的南边是与它连着的一栋小白楼,一层是现代的厨房、公卫,二层是一间大客房,顶层的露台近观苍山远眺洱海。

院子里并非没有空间,足可以再多建几间客房。

他们说:“新房修太高太大会夺了老房子的气势;加上房子前面原本就有棵房东特别喜欢的木瓜树,如果要扩建出来,就得把木瓜树砍了;还会对那棵李子树造成压迫。”

最重要的是那棵古老的李子树,要给它留出足够的空间。

有了这棵树,才有了这个院子的境。

造园,要造出一个园的气质。

造园,造出的是心意的容纳和天然。所谓的利润全可当作是这心境之上额外的赏赐。

主体结构完成了,之后是装饰,尽可能的简约实用,质朴也雅致。

柔软舒适的纯棉床上用品,当地的土陶罐做花瓶,每天有鲜花在窗前。

异乡居室最好的感受,其实是这里像个家。心,安稳。

好了,硬件结构、软件装饰都解决了。然后是生活。

他们首先过的是自己的生活,然后是还有四间客房的客人的共同的生活。

很多时候日常生活都是围绕着李子树展开的。一年四季。

白族人喜欢养花种树,留在这个院子的花草树木都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李子树,石榴树,木瓜树,桃树……还自己尽可能种上更多。

客栈主人曾经的广告人的背景经历让他们对视觉设计更有把握,也平添了几分更为独特的想象力。过一个返璞归真的生活,让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独立的空间,这就是整座空气花园只设四间客房的原因。
冬来雪至,空气花园的一角似一处剪影,在苍山之下,独自静立。关于“空气花园”,主人对它的理解是,世间美好的事物大多如空气一般,我们拥有它时并不会体会到它的存在,而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而我们能够做的,仅是提醒自己关注生活的本质,留住身边那些来不及的美好。

春天,李子树的枝丫不经意地慢慢长出小花苞,继而无比惊艳的白色的小花开满一树。夜晚风疾,早上的青石板一院就是一地的白色花瓣。五六月,李子从小到大,由青到黄,软糯香甜。秋末,一夜风吹,落叶满地,树枝成了灰黑的雕塑,有最美的剪影。

李子村下,一张巨大的石桌,总有一瓶野花。

广东人的家总是少不了茶。石桌也是茶台,阳光不那么浓烈的时候坐在院子里,喝上几杯普洱,也不枉到了大理。

坐在这个宽敞的院子里,其实看不到苍山也看不到洱海,可是谁的生活总是在风景里呢。一处有鲜花果树的院子,安静的坐那一个下午,有蓝天白云,有茶,有咖啡,有书,有女主人做的各式甜点。

或是看主人客人逗小二。

小二不是店小二,是一只白猫。

养猫本来是为了防老鼠,最后像所有的宠物一样成了主人的心头肉。小二初来乍到,本来小心谨慎,自从一次偶然外出找到了乐趣,便时常玩消失,最长的一次是一天一夜,他们反复寻找忧心忡忡,后来,发现小二总是漫不经心回来了,于是也慢慢习惯了。

所有被宠爱的,仿佛都有娇弱的天性,或许是后天被宠出来的。

有几只流浪猫时常溜进院子吃喝玩乐,起初,他们爱心满满加以招待,但居然会有反客为主者,欺负起了猫小二。两位主人的爱毕竟是定向的,他们加紧练习防野猫大法,帮助小二赶走入侵者。

爱同时也是能量。每天早上八九点,这位猫小二带着满身野草呼啸回到家里,它的两位主人觉得充满活力的一天正式开始了。

他俩是从来都不缺少活力的。"有客人的时候他们多数时候待在院子里,事情不论多少,也感觉人是从早忙到晚,阿翔看股市冲咖啡,阿纬画点小画做些西点。巴不得某天得了闲,便约了朋友去爬山,去集市,去做陶,去野餐……

即使是一尾小鱼,也在这里拥有安静且自得其乐的一所。融入自然,静听己意。

空气花园,是这个院子的名字。说是客栈,更是他们自己的家。

问到阿纬和阿翔是在哪天想明白了自己的生活,他们也许并没有具体答案。

关于生活,其实原本是很自然的生存姿态。有一天,当它成为了一个话题,只能说明,生活本身出了问题。

也许他们想想,会说:生活是像空气一样的自然存在。

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