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社会进程的工业设计
2015-04-29纪咏静二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工业产品。一个产品,对于普通大众,更多的是议论它们的材质、性能等,而很少去考量设计因素,但是苹果公司数码产品的出现,使这一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变。人们从iPhone开始接触苹果,执著的情感认同很快便延伸到了苹果的个人电脑iMac、音乐播放器iPod、平板电脑iPad等产品。对于工业设计的追捧,在被称作“果粉”的苹果数码产品的狂热粉丝身上得到了体现。我们对排队抢购的印象,也许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很难想像,进入二十一世纪,苹果公司的每款数码产品发布,都会在世界各地的专卖店引发彻夜排队抢购的热潮。
“我先是被苹果的设计所吸引,开始了解到乔布斯这个人,被他的天才、魅力所感染,然后就被苹果俘获,成了它每一款产品的忠实使用者。”同为“果粉”的汉庭酒店集团创始人、执行董事长季琦的告白,似乎在告诉人们,苹果的魅力所在,正是工业设计的魅力所在。更有无数普通的“果粉”会拿着苹果产品津津乐道:“这就是我想要的。”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mCzfb22QoYbeAaTKgdswoV.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WhAkobpyZPMXypGXmfw7Pz.webp)
苹果产品的设计灵魂,很能引爆我们对工业设计的关注。设计可谓苹果取胜的关键之道。一手缔造苹果神话的乔布斯认为,苹果的位置,处于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交界处。工业设计,使产品不再仅仅只是商品,也可能是一件充满人文气息的艺术品,一个时尚文化的概念……
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其实,人类应该对工业设计并不陌生。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工业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史前人类在磨制的石斧石刀、装饰的洞穴上,已经能够看到工业设计的雏形,被刻画在遥远的石器时代了。
只不过,作为一门独立完整的学科,工业设计又很年轻,它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经历过长期的酝酿阶段,直到20世纪初才正式开山立派。工业革命的爆发,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可人们又不得不为琳琅满目却粗制滥造的工业产品而苦恼。为改变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所带来的工业产品的痼疾,工业设计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无论渗透到哪个行业,工业设计一出手便屡有斩获。
以汽车工业为例。当汽车随处可见,人们就会要求它不再只是台像火柴盒般简陋粗笨的交通工具。在汽车巨头群雄逐鹿的一个多世纪里,工业设计成了汽车产品竞争中胜出的重要法宝。“工业设计创造了产品品牌,品牌的形成首先是产品个性化的结果,而设计则是创造这种个性化的先决条件。”曾任宝马产品开发主管的赖茨勒这样描述着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自从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以来,汽车产业就不停地围绕着技术和外观推陈出新。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LNNwJEDBTvY8EbFkD68wgo.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CrcZ5QiiyUTs2JZVARcNg8.webp)
通过一台设计不落俗套的汽车,便可一窥工业设计的价值所在。大众甲壳虫轿车的横空出世,迅速打破了以往传统汽车的机械化冷漠感,用设计软性温柔的一面抗拒技术硬性冷漠的一面,其独特的造型和低廉的价格迅速得到市场的青睐,创造了一个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1938年,第一辆甲壳虫在德国的沃尔夫斯堡下线,此后,它便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二千万辆的记录畅销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汽车史上的最畅销车。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6Wvhh7UG9bNTpnzuzGnVF8.webp)
甲壳虫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纳粹德国,1930年希特勒委任工程师费迪南德·波尔舍(保时捷的创始人)设计一款可以广泛使用的大众化汽车。1931年,波尔舍迎合当时风靡的流线型风格,画出了甲壳虫轿车的草图,1935年造出第一台样车。他把大自然中甲壳虫的美如实地、天才地运用到车身造型上,甲壳虫汽车前脸造型,曲线优美可爱,整体化的车身设计,具有节奏韵律的美感,同时还很好地应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者最初并没刻意附会在“仿生”的理念之上,“甲壳虫”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1938年7月3日的《纽约时报》上,美国人觉得这车像“一只可爱的小甲壳虫”。波尔舍本人也许都没有预料到这个可爱的“甲壳虫”会在未来世界演绎成为汽车工业史的佳话与最受世人瞩目的经典车型。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hkbEhy2ZSzCH9BywVe9wGM.webp)
历代甲壳虫发展的历史见证了汽车文化的演变,甲壳虫一直坚持着复古路线,其圆润可爱的造型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它所体现的美学价值,至今仍在向世人证明,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还可以传达情感、代表个性、甚至创造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传承多年的“甲壳虫文化”。
工业设计表现在它的定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而充满了活力和成长感。
工业设计以工学、美学、经济学等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传统的工业设计是指对以工业手段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使之与使用的人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创造性活动。
20世纪70年代是工业设计加速发展期、重要转型期,后现代主义等具有新思潮色彩的设计流派打破了传统的现代主义风格,设计师们纷纷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因此,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Council"of"Societies"of"Industrial"Design)对工业设计的定义是:“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适应物品特质,不单指物品的结构,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意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十年后,ICSID在1980年的第十一次年会上,将工业设计的定义修改为:“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这叫做工业设计。”从定义的变化不难看出,技术的发展、学科交叉化和电脑的冲击等因素,开始促进工业设计向多元、多极化发展,行业间的界限模糊了。设计师不再按照产品的类别进行硬性分割,而是更注意设计对象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关系,必须跨出设计对象的设计范围来考虑问题。比如,设计一个杯子,不能单纯地以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或以优美的造型为标准,而要考虑它在什么场合使用,要让杯子能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工业设计师考虑的设计范围日趋增大,除了针对工业产品本身进行设计,还需要解决好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Y8KeS7ZTYrycLWHdwAxjFB.webp)
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业设计定义,是ICSID在2006年颁布的,定义为:“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通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工业设计的不同定义,可以发现,工业设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设计理念也愈发更高更新。工业设计可以说是科技进步的龙头,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的第一步,也是科技进步的第一步、至为关键的一步。
向机械产品中注入灵魂
德国公立包豪斯学校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认为:“设计师的工作是向机械产品中注入灵魂。”
工业设计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与我们休戚与共的工业产品看似不起眼,却因设计而拥有了生命。1858年,带橡皮擦的铅笔设计问世,将常用的书写与涂改两种功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通过设计改善了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也让书写变得更加便利;1985年,设计大师迈克尔·格雷夫斯设计一款会“叫”的水壶,通过在壶口位置安装个小哨子,水一烧开,小哨子就会鸣叫,一把小水壶就阐述了工业设计上的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创新。1976年,乔布斯与沃兹尼克的“苹果”公司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诞生,次年4月便设计开发了AppleⅡ,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台具有彩色图形显示功能、键盘、电源和造型的个人电脑产品,也是第一台在市场上销售的个人电脑。在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信息时代,简约的IT产品更能融入到个人生活中,经典的“少即是多”理论得到了苹果公司的完美诠释,其产品设计的极简约风格成了不变的灵魂。如,苹果在2001年设计的ipos播放器,凭借其优秀的工业设计成为了全球音乐播放器无可争议的霸主,全球占有率达到了70%。以乔布斯为代表的极简约设计理念,似乎让纷扰的信息社会尽可能变得简洁明了,难怪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推崇和效仿……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cXzhSiACp9VZbxEAvF2mwf.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K3bVSd9AqhfMmesJheW7tW.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hMRVercXgHNkw8tZPjT74m.webp)
不只是生活中的小物件可见工业设计的影响,大到飞机这样的大型工业产品同样也少不了设计的奇思妙想。在人力飞机的发展积累了制造低速、低翼载、重量轻的飞机的经验基础上,美国在80年代初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以太阳辐射作为推进能源的飞机——“太阳挑战者”号,其动力装置由太阳能电池组、直流电动机、减速器、螺旋桨和控制装置组成,飞机翼展14.3米,翼载荷为60帕(6公斤力/米),飞机空重90公斤,机翼和水平尾翼上表面共有16128片硅太阳电池,在理想阳光照射下能输出3000瓦以上的功率。1981年,“太阳挑战者”号以平均每小时30英里的速度、1.1万英尺的飞行高度,完成了165英里的飞行,成功飞越了英吉利海峡。此举,拉开了太阳能飞机研发设计的序幕,太阳能飞机的经典的机型有“太阳神”号、“天空使者”号、“西风”号、“太阳脉动”号、“阳光动力”号等。2014年6月2日,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太阳驱动”2号在瑞士成功首飞,这款机型机翼展长达72米,翼上安装有1.7万块超薄且高效能的太阳能电池板,其日间吸收的能量,能保证飞机在夜间也可飞行。太阳能飞机的设计理念,无疑是奉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设计可以改变生活,崇尚绿色出行在太阳能飞机的设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希望能在2050年实现飞行器的碳排放量为零的目标。
最能向产品倾注灵魂的,也许莫过于机器人的设计了。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实用工业机器人。英格伯格负责设计机器人的“手”、“脚”、“身体”,即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和完成操作部分;德沃尔设计机器人的“头脑”、“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即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和人手臂功能相似。此后英格伯格和德沃尔成立了“Unimation”公司,兴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第一批工业机器人被称为“尤尼梅特(UNIMATE)”,意思是“万能自动”。1962年美国机械与铸造公司也制造出工业机器人,称为“沃尔萨特兰(VERSTRAN)”,意思是“万能搬动”,这款机器人出口到世界各国,掀起了全世界对机器人和机器人研究的热潮。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成功研发带有视觉传感器的机器人Shakey,这款机器人堪称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器人,从此拉开了设计制造第三代机器人的序幕。2006年6月,微软公司推出Microsoft"Robotics"Studio,机器人模块化、平台统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25usQzDR2W5HWMZLdscvao.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DYkcpKBmfotZ9va8pbcsQE.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CA5WvCGxBrXXn2iANgZZbm.webp)
目前,机器人已出现在餐饮行业和其它一些行业,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将会更加普及。比尔·盖茨预言,家用机器人很快将席卷全球。“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它将影响全球制造业的格局,我国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人类历史步入后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的作用也由简单的功能转变为精神的功能满足,工业设计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愈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让消费者满意成为首要目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各种工业产品必须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吻合市场需求的趋势,设计师必须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趋势与特点,对新的应用理念进行发明创造。为此,设计师的作品不仅是为满足个人的表现欲望或体现科学技术,也不仅是设计产品的外在形态,而要实现从产品的技术设计到产品理念设计的转变,对现有的生活进行延伸,对具体的生活理念进行物化。
工业设计突显的人文关怀色彩越来越强烈。现代社会引发诸多的现实的社会问题,消费者使用产品功能的同时,还会追求一种心理的共鸣、一种与物质的和谐而非对抗,设计师因此必须实现从功能设计到情感设计的转变,设计产品时不仅考虑功能需求,还要考虑到产品的情感语言,通过产品体验,帮助使用者达到情感诉求的目的。
工业设计将越来越注重新材料的运用。工业设计的发展与新材料的应用密切相关,每项新材料都能为设计师带来灵感,为消费者带来新的观感体验。苹果公司使用了GE公司的一种新型塑料来设计iPod的外壳,用新材料塑造出来的竞争门槛,让其他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跨越。Glare,在行业用语中指由薄铝片和环氧玻璃纤维结合在一起碾压得到的金属纤维制品,合理设计使用Glare层板可使空中客车A380客机结构减重30%,从而有效降低油耗和排放。D3O"technology,是由英国D3O实验室和美国的滑雪衣制造公司Spyder所共同研发的智慧衣料,它柔韧、有弹性、坚固、耐冲击,可依选手身体外形直接制作模型,所制成的滑雪衣有如滑雪运动员的紧身盔甲。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K4LBb7FMqoLmMPkqMderTM.webp)
“绿色设计”将成为工业设计的主流价值,工业设计助推人类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兴起伊始,就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化艺术的最新成果,不仅研究产品的形态美学问题,而且研究产品的实用性能和产品所引起的环境效应等。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已从上世纪60年代的激进的“绿色运动”,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绿色消费”行为,这使得颇具理想色彩的“绿色设计”潮流的流行有了现实可能。“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绿色设计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设计师必须以更负责的态度来设计创造工业产品,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要节能环保。如使用人造材料代替天然材料以保护自然资源,强调产品的实用性、节能性、经济性,摒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广泛使用组合设计和循环设计。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VRTfGc6sQFBNFuTfy9vnfJ.webp)
工业设计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更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新材料的运用,或者是朝着“绿色设计”发展,但不变的是它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其设计的不仅仅是产品,也是融入生活的一部分。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JjaG8Rawj8zFEr7CVt6CR8.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210/daAvbPukugr2nyrSLVQn87.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