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家当
2015-04-29韦田/黄庆军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在中国CCTV-2、CCTV-9、英国BBC、《纽约时报》、《英国卫报》、德国GEO、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美国彭博新闻社等国内外媒体发表,现为正和岛首席摄影师。
2006年12月在德国纽伦堡国家火车博物馆展出《蒸汽机车》作品
2007年8月参加中国美术馆主办的“飘离中国当代艺术展”
2007年10月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交通博物馆展出《蒸汽机车》作品
2009、2010年参加巴黎PHOTO展览,展出《家当》作品
2012年3月参加纽约AIPAD展览,展出《家当》作品
2013年9月参加巴黎Photoquai摄影双年展,展出《家当》作品
2014年9月在荷兰WM画廊举办《家当》个人展览
2014年10月《家当》作品参加第四届新加坡国际摄影节
《中国周刊》:您在拍摄《网购家当》之前,就已拍摄过《家当》这一主题,并在各地展览过这组图片。您这种将家当搬出来、摆在一起进行拍摄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想法?
黄庆军:2003年,我在给《中国国家地理》拍摄图片时有的这个想法,主要是想通过这种形式让人很直观的感受到这户人家的生活状况。
《中国周刊》:《家当》这一主题您拍摄了几年?为拍这个主题到过哪些地方?
黄庆军:自从2003年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便开始拍摄《家当》这一主题了,已有12年,目前还没有结束。拍摄过中国20个省的不同地区。
《中国周刊》:您什么时候开始拍摄《网购家当》这一主题,想表达和反映什么?
黄庆军: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我一直想创作一组反映网购家当的作品。2014年12月淘宝的工作人员找到我,想与我合作拍摄中国人的网购家当,我们便一拍即合。
《中国周刊》:您拍摄《网购家当》时,在拍摄对象的选取上有什么想法?
黄庆军:这些拍摄对象都是频繁网购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领域工作,主要是想反映他们所购买的商品的差异,有的人网购的商品主要是服饰,有的是家具,还有的是航模等等。
《中国周刊》:您对拍摄地点的不同选择想表达什么?
黄庆军:我希望在图片中能够反映地域特色,同时也反映出网购已发展到西藏、新疆、漠河……
《中国周刊》:您在拍摄《网购家当》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黄庆军:在漠河北极村,拍摄王雅峰及他的网购家当时,我们把网购的家当搬到中俄边境线的附近,当时便有边防武警过来阻止,后来我给他看了《家当》的画册,他理解了我是在创作,最终同意给我们半小时时间进行拍摄。
《中国周刊》:您觉得通过拍摄《网购家当》,您自己有什么感受?还会继续拍这个主题吗?
黄庆军:我觉得这次拍摄让我感受到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着社会的精神文化形态。今后我还是会把这样的拍摄坚持下去,为一个时代记录下最真切的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