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车上的中国人

2015-04-29韦田

中国周刊 2015年2期

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在中国的版图上,铁路运营总里程已突破十万公里。在旅客列车这个流动的小社会里演绎出了一幕幕人间百态,摄影师王福春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些,同时也记录了三十多年来铁路的飞速发展。

从蜷缩在狭小的过道空间里到躺在高铁的商务座上,从只能到放像车厢观看影片到每人每座专设电视,从80年代象征着身份的“大哥大”到如今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从自带收音机听歌到用手机、电脑看电视……三十多年来,无论是列车上的拥挤程度、列车速度、乘客的娱乐消遣方式、穿衣打扮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福春的镜头里是一张张生动的中国脸,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1991年,从上海开往重庆的列车上, 一家四口没有座位,只能挤在过道的一个狭小空间里。大孩子依偎在爸爸身边睡着了,小孩子正躺在爸爸的怀里拿着水果好奇地盯着镜头。车厢拥挤、路途遥远,但一家人能一起回家便是一种幸福。
1995年,从武汉开往长沙的列车上,车外高温38.9度,车内温度达到40多度,高温加上拥挤使人难受不已。车厢里的一位民工没有座位,光着膀子躺在座席背上休息,为了不让自己掉下来,他不得不抓住上面的行李架。
2013年,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高铁上,乘客舒适地躺在商务座上休息。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正式开工,并于2011年6月30日通车,全长1318公里,设24个车站。设计的最高速度为每小时350公里,它的建成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到5小时以内。武广、京沪、京广、哈大高铁现已全面开通,每小时时速达到300公里,朝发夕至,实现了千里一日还,列车变成了陆地航班、豪华的流动宾馆。
1986年,从哈尔滨开往北京的18次特快列车上第一次出现电视机,全车厢的人都抬头聚精会神地看电视。80年代中期,电视机在百姓家中还很少见。当时的大多数电视都是牡丹牌电视机,在国内电视机工业刚起步的1982、1983年时,“牡丹”就从日本引进了技术领先的生产线,在凭票供应的时代,取得了50%以上惊人的市场占有率,成为绝对的业内龙头。但是,从1996年开始,彩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长虹等厂家相继推出的价格攻势面前,牡丹电视机的市场销售直线下滑,它浓厚的国企色彩造成了冗员过多、资金不足,无力在市场上做出反击。到了2000年,牡丹牌彩电已经基本停产。
1997年,从牡丹江开往长汀的列车上,一位列车员高举一块印有放像车厢几个字的牌子走过,放像车厢即电视车厢。那时电视机还没普及,为增加铁路收入而专设放像车厢。这一年是中国铁路客运史上特别值得记忆的一年。从那年的春运开始,铁路取消“以棚代客”的做法,也就是说中国铁路从此结束了用“闷罐子车”运载旅客的历史。“以棚代客”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将用于装货物、牲畜的棚车用来运送旅客,棚车上无厕所、无水、无窗户。这一年另一件值得记忆的事,是中国铁路开始第一次提速,速度成为主角,当时蓝色的25K型客车的设计时速达到每小时160公里。
2014年,从重庆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一名旅客躺在卧铺上,用手机看电影。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用手机看视频已成为人们的习惯。列车上的乘客无需再专门走到放像车厢观看电视,乘客在列车上的娱乐方式和地点都在发生变化。
2013年,从北京开往上海的高铁上,乘客正躺在商务座上看电视。商务座不仅可以调整为坐立、半躺、全躺等三种姿势,还配有电视、小饭桌、阅读灯和电源插座,能够满足旅客休息、娱乐、就餐和办公需求。
2011年,从北京开往哈尔滨的列车,由于列车全封闭,车内外的乘客无法交流,一位送亲友的乘客在手机屏幕上输入想说的话给对方看。
1999年,从北京开往哈尔滨的列车上,一个年轻人在餐车里用磁卡打电话。磁卡电话是中国原邮电部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日本引进的一种公用通信手段,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打电话难的问题。随着通讯设备的发展,不久,它便被手机取代了。
1995年,从北京开往哈尔滨的列车上,当年的“大款”躺在卧铺车上用“大哥大”通话。1987年“大哥大”进入中国,成为加速人们信息沟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在那个年代,它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它的出现也意味着中国步入了移动通讯时代。
1994年,从北京开往沈阳的列车上,为打发漫长的旅途时间,乘客们聚集在一起打麻将。列车的轰鸣声、麻将互相碰撞的声音、以及人们的笑声混成一片。列车内空间有限,但并不妨碍乘客们用这种方式娱乐。麻将是中国的“国粹”,这可谓中国式消遣。如今,乘客们自带麻将在车厢里娱乐的场面已逝去,取而代之的是使用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80年代,邓丽君风靡全国,她是20世纪歌坛中一颗璀璨的巨星,赢得了“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的美誉,她甜美的声音打动了整整一个时代。1989年,从北京开往广州的列车上,旅客自带收录机在车厢里收听邓丽君的歌曲。如今,收录机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旅客们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听自己想听的歌曲。
标题
相比80、90年代,现在火车上的娱乐丰富多样,旅途时光也成为一种享受。2010年,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动车上,抬头就能观赏车厢电视里放映的节目,每个人却都低头玩自已的笔记本电脑。如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也成为今天社会的“低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