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里江水伴新年

2015-04-29

中国周刊 2015年2期

马崇德,羊至善。

马去羊来,周而复始,又一个新春悄然而至。

此时,如果在太空中俯视地球,我们就会发现有一线碧玉贯通中国南北,这就是被誉为全球最大调水工程的南水北调中线输水路径。

在神话传说中,羊是同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一样伟大的人物,舍身取义将五谷种籽带给人间。

对于生活在中国北方干涸大地上的4亿多人口来说,这个羊年有着特别幸福的收获、深切的感恩和久远的期待:

2014年12月27日,北京市千千万万个水龙头流出跋涉了1432公里、来自遥远南国汉江的涟涟清水。这是历史在羊年奉献给北方子民的一份巨大的新年礼物。

千里旱魃为虐、荒漠空前蔓延。连黄河这个流淌着中华文明乳汁的母亲之河,也已被污染殆尽;特大城市数量激增;北方过渡的开采,使得几千年储藏的地下水几近干涸。中华民族的战略发展受到扼颈制约!在这样沉重的现实背景下,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源自湖北丹江口水库沿京广铁路线调水北上,全程自流至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年均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沿线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普受甘霖。

2014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40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习近平在一个月之内两次作出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指示,说明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这一民生工程、战略工程。

与此同时,不久前的美国《"纽约时报》也刊文"《南水北调的困境"》:中国,"丹江口——中国北方正命悬一线!远隔万里,他们对这个雄心勃勃的工程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质疑:“巨额成本、环境影响以及为了发达城市中的居民而牺牲相关省份低收入人口的利益……”

一项举国之力的宏大工程不可能不引起世界的关注。

作为一个普通民众,如何理性、客观、科学地面对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巨大水利工程?

如何在纷杂的社会舆论中看清工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战略、奉献和忧患?

如何在享受工程惠及的同时,勿忘千千万万背井离乡的移民同胞,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宝贵水资源?

带着这些和每个国人都密切相关的命题,《中国周刊》2015年2月号追寻千里江水的北上之路,全景揭秘南水北调中线上的绝世技术奇迹;客观呈现巨大工程背后的生态忧患和沿线40多万移民的奉献背影;同时介绍国外大型调水工程的喜与痛,以为我们的借鉴……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是一期值得典藏的杂志,若干年后,仔细品读,仍然会让我们对工程、生命和自然有一份别样的慨叹与珍惜。

饮水思源,感恩社会,珍惜自然,幸福绵长。

这是我们最真诚的期望,也是我们借一江春水在羊年对您的祝福!

杨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