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4-29王仕花
王仕花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在不断的创新。数学是一门抽象化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学生成绩差异大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低起点、多层次” 高中数学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37-02
数学作为我国教学的“三大主科”之一,在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上有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在学生的高考成绩中也占据了相当重的比例。但就目前来说,高中数学教学还存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差异比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在教育比较落后的少数名族地区,学生的数学水平普遍偏低。“低起点、多层次”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低起点、多层次”的数学教学方法,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有重要作用。
一、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很多学生面对数学学科,都存在这一种畏惧的心理,认为数学是非常难的学科,自己是学不会的,因此放弃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很多学生的数学底子没打好,在初中的时候数学成绩就不好,在高中的时候学习起数学来也比较吃力,对于教师所讲的知识听不懂,因此便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二)教师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学实践放在第一位。很多数学教师为了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便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的理论知识相欠缺,在做题的过程中就显得比较吃力,也不便学生的记忆。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是按照自己设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的,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的同学的理解能力较好,能跟上教师讲课的步伐,但是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都是在还没有听懂当堂课教师所讲的知识,在下一堂课教师又安排了新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多,便会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对“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方法相关概论的分析
(一)“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方法的内涵分析
所谓的“低起点”指的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放低教学起点,保证课堂中的所有学生都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知识,学生能够听懂了,便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提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低起点、多层次”方法的重要性
首先,“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方法坚持了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是按照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制定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把它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学生更容易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打破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畏惧心理,让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知识,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可以让学生全面的参与到数学课程的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继而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其次,“低起点、多层次”的教学方法还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属于一种新鲜事物,在数学教学中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对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教学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目标上有了正确的定位,学生在学习目标上也有了正确的定位,更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新的知识点之前,要温习以前讲过的和新知识有关的内容,唤醒学生的旧知,保证教师所讲的新知识能更好的被学生理解和吸收。教师所讲解的新知识内容还要照顾到学习较差的学生,确保他们能够理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其次,教师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化。教师按照教学的内容,把教学目标设定为由易到难的几个阶段,逐步的深化讲解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最后,教师在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总体规划以后,要对教学的内容進行逐个分解,在教学的每个层次以及教学的每个阶段,为学生设置起相应的启发环节,针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低起点、多层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在许多学科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应用“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诚.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2]金平.愉快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