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5-04-29潘红艳
【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而高等数学作为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其教学质量决定了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模式,也应具有自身的特点。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以期提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33-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实用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性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其教学质量和办学模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显著不同。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决定了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也应具有自身的特点。从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
高职教育在高招中属于末次录取,生源质量不高。再加上高职教育近年来不断扩招,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近年来不断下降。高职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的主动性不强。高职学生初高中数学基础不牢,导致对数学产生了畏惧、甚至有厌恶情绪。进入高职院校后,很多学生抱着学一门手艺,好找工作的心态,对专业课程一般都比较重视,而忽视了高等数学这样的基础性学科。虽然高职院校很多理工科专业课程老师都会强调,高等数学是学好这些专业课程的基础,但仍不能引起很多学生的重视。久而久之,使得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效果大大降低,很多学生连最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都没掌握,就更别奢谈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了。
2.教学内容更新迟缓,无法适应实践要求
目前各高职院校选用的高等数学在教学内容上,沿用传统的知识体系,是本、专科教材的缩编。近年来虽然有专门的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材面世。但是,真正适应高职教学特点的教材并不多。这些教材都保持了传统微积分的框架,通过几何化、数值化和代数化来强化概念的理解;在每章结构上,根据高职实训性强的特点,每章后配置了独立实训题。但是这些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的对接性不强,存在着教的内容用不上,用的内容没有教的问题。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更新迟缓,教学要求再不断提高,但教材变化不大,已无法满足高职院校的教学需求。
3.以满堂灌、单向度的课堂教学方法为主,课堂教学效果差
常常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教室里昏昏欲睡。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把教材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至于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则考虑甚少。在课堂上,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认知结果代替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课堂上的交流少。一堂课下来,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却所得甚少。长此以往,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中,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课时被压缩,课堂教学无法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很多高职院校不断的压缩基础性课程的课时,以增加专业课程的课时。这就使得高等数学的课时量不断减少。在有限的课时下,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教师在教学中,基本上不再介绍推导、证明过程,而是直接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所有应用性公式、定理和结论,精讲例题。学生为了考试的需要,死记硬背公式、定理和结论,却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久而久之,会使得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解决对策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对高等数学的畏惧心理
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比较薄弱,很多学生初高中数学没有学好,突然接触高等数学会感觉无所适从。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老师应积极的做好课程辅导,针对个别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可以集中学习,补充初等数学的知识。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和初等数学对接,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对高等数学的畏惧心理。导数、定积分、重积分等概念都不那么容易理解,所以教师应该把抽象、繁琐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如地球表面是一个球面,可为什么平常看到的却是平面呢?其实这就是以直代曲。曲面上微小的局部可以认为是一平面,一条弯曲度很小的曲线也可以认为是直线。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供想象的空间,使他们懂得用这一数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不仅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更新教学内容,适应高职教育要求
高职院校要编写出适合高职教育的系列化高等數学教材,以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数学教学应以技能(能力)培养为主线,对高职教育,数学教学的基础文化和科学素质培养的功能依然重要。但是,应用数学的能力对专业需要来讲却更为突出,不同专业对数学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对不同专业采取适应专业的案例驱动的教学内容才能适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3.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增强课堂互动性
在高职院校的高等教学中,老师可以更多的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老师不再是单向度的传授者,而是着眼于如何通过自身的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老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更多的使用“对比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比较常量与变量、定量与定性、微分与积分、线性与非线性、离散与连续等各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的从变量的矛盾中,把握数字规律。
4.充分利用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数学课的课时被压缩,但老师要学会充分利用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虽然课时短,但老师不能压缩课前回顾环节。老师可以在新课开始前,回顾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并陈述新旧课程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切入新课。同时,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CAI、微课等,节约板书时间。
参考文献
[1]吕超.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55):223-224.
[2]袁华春.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4(12):48-49.
作者简介:
潘红艳(1975.5-)湖南岳阳人,长沙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从事高职数学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