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积极性探究
2015-04-29贺琪
贺琪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这不仅体现在教育部门对教育的不断改革,也体现在人们关于教育话题的讨论,如果我们注意观察,无论是贴吧还是微博,热门话题中总有教育二字。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中,但任何事物都会有两种形态,有好的一面就必然会有坏的一面[1]。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且通过现状来说明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改进的一些教学方法或者教学思路,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51-01
我国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下,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们越发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想要我们的祖国为了变得更强,一定要注重教育的发展,而小学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開始,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去接受教育[2]。然而,在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冲击下,虽然给教育带来了转机,但是与此同时也让小学语文教育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种种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对于教育行业是一个进步的机会,但是在这同时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们的教学效率。即便是我国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实行了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行动,但是身处于教育一线的我们都深刻的知道,目前我们的教育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面对学习的压力,以及教师教学的压力,导致学生越来越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却又为了赶教学进度而不停的讲,学生只能被动的在下面不停的记着笔记,仿佛耽搁一分钟就再也追不回来了。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学生不停的记着笔记其实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思考教师讲的是什么,这是一堂语文课,在这种高强度的课堂上接收的内容也不保存很久,然而学生在课下还有其他科目需要学习,这给语文留下的复习时间有变相减少了[3]。因此,如何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成为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教学现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积极性
(一)分组讨论增加学生说话的机会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过去的教学模式似乎把教师与学生之间隔离开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总是不停的讲,全然不管学生们的听课状态,而这也导致了学生们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进行独立的思考,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教师一直在讲课而学生也在一直听课,但其实这一堂课的利用率并不高。
想要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就一定要让学生主动说话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好的发挥课堂的作用。比如我在教学生们小学语文《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课的时候我会在课前事先准备好很多物体图形的模块,然后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将物体平均分发给每个小组,然后让大家进行讨论,最后由每个小组成员选出代表了回答我的问题,答对的计一分,在结束之后统计分数奖励小礼物。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增加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探究。
(二)利用多媒体营造学习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过于沉闷,很容易导致学生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瞌睡等现象,这样会非常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教师如果停下来就会影响教学进度,如果不停下来只会使学生们欠缺的知识点更多,进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失去兴趣必然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如今我们是一个科技经济共同进步,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时代必然要使用新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营造一个学习的气氛,让学生们充分融入学习氛围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提高注意力,同时也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比如我在讲归总应用题的时候就会通过多媒体播放之前利用PPT做的小图片,来详细的表达应用题的内容,这样一点点引导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开始,我们一定要对学生们负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上背负的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牢记教学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要培养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独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主动的获取知识。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教材上的知识生活中的一角,如果我们不能教会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即便我们将教材中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那么也是不成功不负责任的体现[4]。谨以此文献给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们带来一些灵感与启发来更好的教育学生,更好的教育我们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程占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之我见[J].学周刊.2011(12)
[2]覃红艳.以学生发展为本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谈谈实施师爱教育的启示[J].小学教学参考.2009(18)
[3]吕建国,吴红华.教学智慧:现实审视、理论界说和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1(01)
[4]于泽元,田慧生.觉察力对教师教育智慧生成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