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性与行善

2015-04-29郑相峯

华夏文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子贡礼乐德性

郑相峯

一、孔子言仁

现今已踏进了21世纪,东亚各国走向数码科技极为发达的社会,同时为了提升其经济水准施行各种措施,然而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变得非常薄弱 人际关系围绕着个人利益而旋转,从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不如以前。不过,应该如何做人处事、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等问题还是令人自问不已 在此我们通过探讨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和其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或许有助于人们怀着真诚的道德情感相互对待,并且依赖称情合理的礼仪和睦相处,以此建设大家和谐相处的先进社会:

春秋时代末期的孔子开创儒家哲学并企图以此挽救乱世、自从周公以宗法制与封建制奠定礼乐文化以来,统治阶层之间的血缘关系逐渐疏远 当时整合社会秩序的礼乐文化败坏,各地的诸侯先后起兵以谋天下,天下陷入混乱。在这社会动荡不已的情况之中,人们都迷失了其人生的价值取向。孔子则挺身而起提倡“仁”,同时要恢复名实相副的礼乐文化。假如孔子仅要追求恢复礼乐制度,则不可能称之为儒家哲学的创始人。孔子进一步指出礼乐文化必须依靠“仁”,以此使每个人树立其人生方向,并且使得整个社会充满相爱和谐的风气。

二、“仁”与为仁之方

在西周灭亡之后,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代,整个社会的文化体系崩坏。处于春秋时代末期的孔子目睹了天下无道的情况。“名不正”“言不顺” “事不成”“礼乐不兴”的现实状况,让孔子深思反问何以能够天下有道,然后进一步追问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于是孔子提出了“仁”。

孔子一向重视上古以来的众多德目,例如仁、礼、义、智、信、忠、孝等等。其中“仁”字最早出现在《尚书·金滕》,有日“予仁若考”;《诗经》中《郑风·叔于田》则有日“洵美且仁”。其原义代表仁厚、仁爱,就是贵族之美好的风范和昂扬的气度。但是经过孔子的解释,“仁”的涵义得以深化,成为其哲学思想的枢要概念。我们可以说孔子的哲学思想是仁学。这个“仁”是道德实践的最终理论根据,也是统摄诸德的第一义性品德。所以人们要在自身修养或与人相处之际,无顷刻离开它,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孔子虽然没有直接给“仁”下定义,但在回答樊迟问仁的时候,他说:“爱人”。“仁”字是合“人”与“二”两个字而组成的。它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孔子的学生有子(有若)说过:“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子女怀有孝顺之情以奉养父母,弟弟怀有敬顺之情以对待兄长。孝顺之情和敬顺之情是出白于“仁”。就当时的社会而言,父子兄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人们应该起码通过这种血缘关系实现“仁”。同时须是要使对父母兄长的亲爱恭敬之道德情感扩而充之,推广到其他的人际关系之巾、如此就能够达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所谓“安人”以及“安百姓”也不外乎实践“仁”之后可达到的功效。

不仅如此,孔子提出了为仁的道德自律性与道德主体性,如其所言:“为仁由己,由人乎哉?”意即:实践仁德,是全凭自己,而不是靠别人。他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表示仁离我不远,我要实践仁德,仁德立即实现出来。在此孔子强调“求仁而得仁”(《论语·述而》),意指求诸自己本有的“仁”通过实践,“仁”德性就实现出来。

这个“求仁而得仁”,需要众多为仁之方。其为仁的实践门径之中,孔子经常提到“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是消极的“恕”。再者,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积极的“恕”。在《论语·雍也》篇载有子贡与孔子的问答:“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巳。”消极的“恕”,是自己所不想要的,就不加给他人。积极的“恕”,是想要立自己,也得立他人;想要达自己,也得达他人。 “恕”,足推度他人之心如同自己之心的,就是说涵盖南自己内心的“仁”而发,为他人关怀、着想、体贴孔子所自述的“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表述了他的一生就以“仁”来贯穿之,而其具体实践方法则是“恕”。“安人”或“安百姓”是推广“恕”到他人与老百姓而使之平安。

三、仁礼彬彬

其实孔子当时的礼乐制度已经丧失了原来的意义,然而在生活礼节和仪礼形式上仍然使用西周以来的礼乐制度。“礼”(或“礼乐”)就包括:1.经营国家的典章制度和与之相关的社群规则;2.在人际关系上的伦理规范;3.各种仪式典礼如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4.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细目。“礼”本身有两个层次的特色,即有其普遍性的一面和时宜性的一面。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这里的“因”,是继承的意思。殷朝的礼基本上继承夏朝的礼,周朝的礼则继承殷朝的礼。即使朝代改变,但超时空的礼则应当继续沿袭而使用之。这表示礼有其普遍性的一面。不过如果有不适合于当时社会环境的礼,则要废除;如果有适合于新的社会环境的礼,则要加以约定。这种“损益”即加减的卅施要随着社会环境而实行。这就是礼有其时时宜性的一面。不管普遍性的常礼或时宜性的变礼,称情立文的“礼”之最终目标是“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和”指和睦、和合、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礼”。“礼”需要以“仁”作为其根底。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如其所说,无论礼或乐,如果没有仁的基础,都是无所用的。换句话说,以礼乐为中心的外在性文化体系,不以仁为其本质内容,就毫无意义。

不过“仁”与“礼”(或“礼乐”)的关系,是相互呼应,适当配合的。真能如此就称之为君子。所以孑L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文”代表外在的文彩,是指“礼”(或“礼乐”);“质”涵盖内在的本质,就指“仁”“文”是属于形式的,而“质”是属于内容的实质内容超过外表形式,则是粗略;外表形式超过实质内容,则是虚浮。所以实质内窬与外表形式相互配合,是最理想的。然而如果要论两者之间的先后本末,则应该“质”先于“义”,并且以“质”为本,以“文”为末。虽然孔子如此重视“质”的一面,但他以为“礼”也是很蕊要的,是不可缺少的。子贡绍述孔子之意以发叫这一点,如《论语·颜渊》:“棘子成日: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日: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总而言之,内在本质的德性(仁)和外在文饰的形式(礼),两者之间可有先后本末之序,然在人伦日用之际需要两者兼摄,以达致仁礼彬彬的人格境界,同时也会引致人人和合的社会风气。

四、孔子仁说的现代意义

就儒家哲学而言,德性是行善的内在根据。孔子以为“仁”是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本性。所以人们应该要自律地主动地实践“仁”,求仁就能够得仁 为仁之方非常多,其中“恕”乃是最为代表性的门径。 “恕”是由内而外,推己及人的一推广“恕”到他人以及老百姓,这才是君子的行善模式。不过在人伦日用的生活世界中,古来多有言行举止上的礼节细目与仪式典礼上的形式,即所谓“礼”。“礼”是属于外表文饰的形式一 “礼”需要与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质即“仁”互相搭配,君子是兼备学识与品德的人,是追求知行合一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是为人处事的榜样二

在个人层次上或社会层次上,道德意识颇为淡薄的当今社会,就非常需要仁礼彬彬的君子。人们先要修己,然后与人相爱。修己则包含涵养内在具有的德性,推己之心以忖度别人之心,培养道德心性的实践意志。行善的道德实践也由修己的工夫出发,对他人关怀、着想、体贴,之后能以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支持来表现道德情感。再者从社会层次看,各级学校必需普及行善的教育课程,政府机构则一定要施行具体的福利政策。

我们离孔子所处的时代已过两千五百多年。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与经济体系改变了很多,同时伦理规范随之而变。不过人们的道德价值的向往以及社会建设的目标还是以相敬相爱、和谐和合为坐标二所以孑L子所讲的君子依然受人注目,也许会为当今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一些启迪。

猜你喜欢

子贡礼乐德性
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
柳亚子书法
要补考的子贡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不知不识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