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异流同源之姐妹艺术
2015-04-29邓金萍
邓金萍
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都是从民间美术发展而来,看似相向,但它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虽有差别但都源于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们遵循着相同的美学原则,笔墨、气韵、精神意境等表现技法上相互传承借鉴,有着一定的共性。陶瓷绘画大师们在吸取国粹艺术精华的同时,注重把握陶瓷特点及内涵特征,创造出独具韵味的陶瓷艺术语言。
一、画种不同它们的精神意境相同
陶器的发明始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古人就用原始的书写工具在陶器上绘图案,动物纹样和人们渔猎等劳动场景开始呈现到陶器上。再经历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河姆渡文化过渡中,陶画在长江、黄河流域成为原始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岩画和彩陶画相继得到发展。该时期的陶器绘画作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绘画艺术作品,也是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最早的契合点。也就是说陶瓷装饰纹样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与中国绘画艺术史的前程。在陶器成功转型为陶瓷后,艺术家有了更宽广的发挥,他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国画的一些艺术表现呈现于瓷胎上。纵观诸多史前社会出土的陶瓷作品,如仰韶文化的半坡型彩陶——《人面鱼纹盆》的表现内容,虽考古学家尚无确切定论,但多数学者认为与半坡氏族当时的某种原始信仰有关,是当时艺术家基于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这种艺术的形式,在战国时期出土的一种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帛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例如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战国时期帛画——《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从笔墨意境来看,显然与当时“阴魂升天”的迷信思想有关,极具情感因素和人文情怀。帛画被现代学术界认定为中国画的雏形。所以从艺术形式来说国画和陶瓷艺术同样带有深厚的民族性、区域性。同样在审美性和历史性上,二者属异流同源。中国画和陶瓷绘画艺术的精神意境之所以能唤起人们美的感受,源于它生动的表现形式,将现实生活中的美吸取后在精神意境中集中展现。中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在对精神意境的追求和描绘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均是心灵与外物的结晶。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指绘画应注重创作者内心的感悟,强调精神意境的传神写照。这种传神写照的描绘手法在陶瓷绘画艺术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创新,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卖九于1997年创作的青花瓷板画《子归图》,以中国画的没骨画法和青花的分水技法绘作牡丹和紫荆花、青花色调沉着稳定,层次分明、构图丰富、两花呼应、穿插有致,表现了喜迎香港回归的主题。紫荆花以勾线为主,细线谨密,工整细腻,花朵勾描后渲染,以浓淡过渡表现转折侧向背;牡丹不事勾勒,着力分染以重笔勾叶脉。作品清新自然,韵味无穷,尤其注重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愫的融合,充分体现了国画手法运用在陶瓷绘画上的意境美,是画家的精神、意境异流同源与瓷上国画。
二、“气势、气度、气韵”联动了姐妹艺术
中国画重意境美,讲究工写兼用,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有意境幽远,耐人寻味之意。“画有六法:而这六法中,其中首法即是“气韵生动”;可见“气韵之境”在中国画以及陶瓷绘画艺术里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而气与韵之间,尤“以气为主”,“气”即“笔气、墨气、色气”是中国画艺术结构中技法含义,而这种技法含义中的“气势、气度”的精神意志。恰恰被陶画所吸纳,因此增添了陶瓷绘画艺术的观赏性,时至近代,珠山八友以“气”彰显宁静优雅之韵的文人画派体系成为主流。刘雨岑的《大吉图》、王大凡的《八仙过海图》、赖德全的《江南小景》,生动概括的形象和动感的线面韵律的表现,折射了陶瓷绘画艺术对气韵的推崇,画作把握了主题的精神实质,汲取主题的内在神韵,在绘画创作中将自我精神情感熔铸到绘画主题之中进而获得神韵。中国画主张气韵生动,形成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深邃广袤的审美情节,并将这种审美情节映射到各种形式的艺术观念之中。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在绘画工具上所不同的是在瓷质表面呈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具备独有特性,与国画在表现和用笔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其呈现效果却有着异曲同工之意。
三、表现形式同在于笔墨之法
笔墨有时亦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在技法上,“笔”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在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在“实源于虚、有源于无”等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下,陶瓷绘画艺术的神韵自然也依托与笔墨,点、线、块、面都是构成画面的造形手段,黑、白、五彩,渲染无穷气氛。为求在陶瓷表面上表达视觉美感及独特情思,笔墨必先行,笔端流畅是融入了作者情思及千锤百炼的功底。在中国画里笔墨讲求古雅萧散,清淡空灵,物化天然的意趣。认为笔墨情趣是一种艺术升华的领悟,强调主观情感对笔墨的促发,在行笔运墨中传达生机活力。而陶瓷绘画艺术与中国画在笔墨意趣上属艺疏理同,因而称为姐妹艺术。无论是唐代釉下花鸟彩绘,还是明清时期的彩瓷表现,或是独有韵味的青花艺术,无不感受国画里的笔墨趣味,尤其是元青花表现形式更具水墨意趣。青花虽然只呈现一色,但看似单调的蓝色,艺术表现力却很丰富。因坯胎具有吸水性,犹如宣纸,用水性的青花材料在干坯胎上飞笔作画,犹如在宣纸上泼墨,因此陶瓷绘画与国画的笔墨工具有着相似功能。青花瓷是景德镇的名瓷,娴熟的笔墨技艺将中国画技法应用在陶瓷坯胎上,形成青花分水写意法,造就了一种胜形胜意、笔简意骇、笔墨浑厚的崭新艺术表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