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对老子道德思想的血脉传承
2015-04-29王道文胡占光
王道文 胡占光
雷锋精神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特征,和老子所追求的“圣人特征”有着一定的承继关系。以老子的道德思想重新解读雷锋精神,剖析雷锋精神的实质,是探讨雷锋精神由雷锋个人的人格品质走向大众化、时代化社会整体精神的途径。
一、老子的“圣人特质”与雷锋精神
圣人是老子追求的理想人格的体现者,他用善的意识观照万物,救物救人。老子又常用“愚”、“朴”形容圣人完善自我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老子的“圣人特征”和雷锋精神有相似之处。
《老子》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心中圣人的标准是以天下百姓为己任来衡量的。老子也面临着一个对“私”的判定的问题:“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 · 第七章》)说“后其身”、“外其身”即利他,同时自己也获得“身先”、“身存”即利己,利他与利己并不矛盾。
这里“无私”的“私”是指一己之私,只知己而不知人,其言行皆以“己”是始点和归宿,“成其私”的“私”则指本真的自我,它是依循道德,一顺自然,为人也公,与人也仁的精神境界。
雷锋以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强烈的追求善的意识;有强烈的报恩意识和荣誉意识。这些正是“外其身”、“后其身”的利他表现。
老子崇尚“愚”、“樸”,自称为“愚人”,“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愚人之心也哉!……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愚”即是人类最质朴的自然之心,“愚”的境界即是“道”的境界,亦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雷锋甘愿要做个“傻子”,正是把“愚”、“傻”作为完美人格的象征,探寻人生真谛,返璞归真。
二、“内圣“走向”外王“:雷锋精神实现大众化、时代化的途径
老子不仅开创了中国形而上学传统,也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为最高人生理想的“内圣外王”之道。
《老子》第五十四章表述了一则“内圣外王”的架构:“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老子由修其身开始层层推展至天下,正是一种“内圣”到“外王”的发展途径。
实现雷锋精神由“内圣”(修身)走向“外王”,我们可以从老子的人生哲学中寻找方法。
老子的修身之道表现在:一是“见素抱朴”,他认为人类朴素的天性是自然的道德,那些矫情造作、弄虚作假是人为的道德。二是“少私寡欲”,老子认为私欲障蔽了人们的心灵,损害了人们自然真性。老子并不是让人们灭绝私欲,而是把私欲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做到“知足知止”。
学习雷锋精神不是简单地开展活动,而是从自我道德修养上下功夫,用质朴之心领会雷锋精神的实质。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第七章》)就其精神上而言,一种精神意识只有“不自生”即不以自己或少数人的利益而存在,它就会被人民大众接受并广为流传。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的核心是为民,更易在人民大众中传播。所以雷锋精神实现大众化、时代化,必须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老子对道德形式主义的批判对雷锋精神大众化、时代化的启示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肯定万事万物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状态,反对偏离道和德而追求道德形式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道德本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自于内心的向善、为善的大道,不应执着于道德的名相,走向道德形式主义的道路。道德沦为人们追求功利的工具,必然会导致社会伪诈盛行、道德形式主义泛滥。由此而使自然之道德失落,走向道德的反面。
自然之道的失落,才有了人为提倡的道德,才会出现仁义等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来约束自然的人性。仁义、孝慈等都是违反自然本性的人为道德。同样,老子也认为社会所标榜的圣人也是社会动乱、天下不能大治的根源。“不尚贤,使民不争……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 · 第三章》)不尚贤就不会导致追逐名利的权势之人对道德的利用,天下就不会相互表现虚伪的道德形式。对美德的过分颂扬和追求,往往会造就虚伪浮夸沽名钓誉言行不一的恶劣风气。老子反对把仁义当作巧饰形式,并不反对仁义道德,人们只有保持自然朴实的本性,少私寡欲,抛弃礼法浮文,才能打破道德形式主义,复归自然天性。
针对当今在学雷锋活动中,一些地方出现的重虚名、讲形式的问题,老子提出的绝仁弃义,对我们有深刻的启发和现实意义,即不以圣人为标榜,不以道德为的问题口号,只要保持纯朴之心方可达到真道德。正如毛泽东主席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之后,对秘书林克语重心长讲述的一段话:“学习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
老子批判道德形式主义、道德伪善流弊的目的并不是否定道德的作用,而是通过因循自然,达到道德真精神。老子提倡推行不言的教化,身教重于言教,道德榜样的作用比道德说教大得多,不能应用于实际的过高的道德论调,会造成社会伪善泛滥。
(责任编辑:申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