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渤海之滨 白河之津

2015-04-29陈思燃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日新月异南开大学南开

陈思燃

一地·一城·一校系列

每一片地域,都有一座核心之城;每一座核心之城,总有一所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解读这所最具代表性的高校,能够寻觅“城”之秉性,可以见证“地”之风格。

求学天津 初识南开

南开大学位于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天津的中心市区南开区。于名流茶馆听一场幽默诙谐的相声,在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寻找名人故居,去天津文化中心感受现代都市气息,到海河附近观赏千姿百态的桥梁,你会感到古老而文明的天津焕发出现代的大都市气息。

大部分南开学子的大学生活开始于迎水道校区,离本部有二十分钟的自行车距离。这一校区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令初到之人追悔莫及,让离别之人流连忘返。

记得大一时,班里同学和寝室室友都喜欢讨论自己的校区初印象:有人被集体澡堂毫无隐私的裸露设计震惊了,有人感慨整个校区慢悠悠的走一圈还不够饭后消食,有人调侃食堂里的西南风味、东南风味、天津风味等各个窗口分明就是一个口味。

陪伴新生一年的校区更像是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中转站,没有精良的设施却也五脏俱全。南开大学向来没有断电政策,但也要求本科生大一期间不能自带电脑,以督促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南开大学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聚集在凉亭晨读的人群早已成为校区固有的风景线。校区以一种单纯朴素的学习生活方式洗礼着充满豪情壮志的南开青年,成为南开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二回到本部的时候,多数人都会对南开生活的这个起点恋恋不舍。

苍茫岁月 烽火硝烟

进一步认识南开要从八里台本部开始。“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这是南开校歌的开头。曲的部分直接采用了西方广为流传的圣诞歌《On Christmas Tree》,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亲自填词。很多南开校友到了欧美之后无意间发现圣诞歌竟然与耳熟能详的校歌旋律相同,不禁回想起南开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异国他乡也能产生宾至如归的温暖感受。

南开的建立由私塾家馆开始,服务于北洋水师的张伯苓先生在经历了甲午海战的失败之后深感中国的救赎需要教育的振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和以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学生领袖带领下,南开大学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重镇。1937年日军占领天津后将南开大学校列为首要报复对象。学校惨遭轰炸,校舍被焚文物被劫,成为历史上罕见的文化机构遭受战争机器迫害的牺牲者。

同年,南开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迁至长沙成立临时学校,隔年西迁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过九年,就读的学生不满八千,学习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大学,为民族复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四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六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邓稼先、王希季以及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2014年8月,CCTV13新闻联播推出“校训是什么”系列报告,首先介绍的就是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告诉南开人要有“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校园里的思源堂内依然保留着当年留下的校训,这座建筑也是校园内唯一经过日本大轰炸之后保留下来的建筑。在统计的100所学校里,校训最常使用的字是“学”“德”“实”“行”,将“公”鲜明地写在校训里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

早在80多年前,南开就已开启校企合作,帮助民族化工企业自主建厂,打破日货垄断。今天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仍然保持着当年的传统,要求新生在暑假期间做一份义工。这是南开系列学校代代相传的一种价值观,南开学子当“允公允能”,以自身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一份社会责任。

在校内走一圈,不难发现南开人身上闪耀着“日新月异”的光芒:晨曦照耀的操场上慢跑着早起的精英骨干,他们相约在此以精神饱满的姿态迎接新一天的到来;波光粼粼的新开湖旁站立着晨读的勤奋学子,他们留在湖边的身影为校园平添了一种奋发向上的学习精神;人来人往的二主楼里日夜奋斗着各个专业的南开学子,他们时刻积淀知识以备未来厚积薄发;夜幕笼罩的体育馆外飘扬着艺术爱好者的阵阵笛声,他们吹奏的曲调略微生疏,但却是辛劳一天的南开人夜间散步时独家享受的安眠曲。

日新月异不仅表现在南开学子学习生活中的日益精进,还表现在南开校园内部的日益改进。位于校园内西北方向的综合体育馆于2008年落成,外形酷似一顶巨大的博士帽。新建成的食堂二楼美膳广场为学生带来新环境和新口味。学生生活服务中心西南村也经过一年的翻新重新以更高的标准为师生服务。

聚散天涯 依依南开

每一年的毕业晚会都以“聚散天涯·依依南开”为主题。耳边总会回响起南开第二校歌《美丽的南开我的家》:“大中路旁杨柳翠,新开碧波映晚霞,古钟悠悠铭校史,主楼巍巍塑英华。”离别之际,南开学子有更多的时间欣赏自己的母校,或租一套民国服装在新开湖畔与同学室友照一组毕业照,或与主楼门前的周总理雕像留影纪念,或拉上挚友回到迎水道校区这个最初与南开相识的地方叙旧怀念。南开学子时常调侃,毕业之前必须参加一次南开“新马泰”一日游:新开湖、马蹄湖和南开泰达校区。其实这个季节还流行一件事,在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交界处有一条小吃街,南大和天大的毕业生聚集此处,凭着啤酒烧烤依依惜别。

南开,难以离开。南开学子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成长经历和青春记忆,培育了难以割舍的师生深情和同窗友谊,打下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根基。有“公”在心,有“能”在身,南开学子将永远日新月异:“敬业广场书声朗,公能校训记心上,月异日新竞芳华,明朝建功在天涯。”

猜你喜欢

日新月异南开大学南开
高振魁
日新月异
《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再推出两本新书
南开大学制备新型超强韧人造蜘蛛丝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一道南开大学自主招生试题的推广
日新月异的空间电推进系统技术
“首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
Suggestionsfor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Audiobook Websitesby Changing Them to SNS
Un meilleur avenir pour les enf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