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做破坏抵抗力的事

2015-04-29

父母必读 2015年10期
关键词:妮妮抵抗力致病菌

不生病就是抵抗力强吗?抵抗力从哪儿来?听听崔大夫怎么说。

妮妮感冒刚好半个多月,现在又腹泻了。妈妈愁得不得了,赶紧把妮妮带到诊室:“医生,怎么我们家宝宝老生病,是她抵抗力太弱了,还是我们没好好消毒使她接触细菌了?怎样才能提高抵抗力?”医生经过询问,得知宝宝的大便也不好,不是便秘就是腹泻,医生告诉妮妮妈妈,妮妮的肠道不健康,所以影响到了全身健康。妮妮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大便不好会导致生病?

家长都很关注宝宝的抵抗力,可很少有家长关注宝宝的肠道健康,其实,肠道健康与宝宝的抵抗力是密切相关的。

肠道黏膜与健康息息相关

肠道黏膜上有一层黏液层,但孩子刚生下来时,这层黏液层并不存在,是在孩子出生后肠道逐渐发育、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出现的,这层结构其实就是对肠道有益的厌氧菌和它分泌的黏液,它们和孩子的健康息息相关。因为黏液中包含很多消化液,对消化吸收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它受到损伤,不仅会令孩子的消化吸收受到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

我们皮肤上其实也有一层薄薄的油脂,如果频繁地用肥皂洗手,手是干净了,但很快就会干燥、脱屑甚至裂口,因为那层油脂被洗掉了,皮肤没有了油脂的保护,就会出现损伤。肠道也一样,如果它的黏液层受到损伤,肠壁不再完整,就会给异物入侵创造了机会。

不生病≠抵抗力强

很多妈妈都认为不生病就是抵抗力强,其实并非如此。孩子接触不到细菌,自然就不会生病。但是一旦接触细菌,他可能会得特别严重的大病。所以,得了病能很快恢复,才应该叫抵抗力强,因为恢复得快,说明体内的免疫系统能很快把致病菌驱逐出境,它的战斗力很强,它不怕致病菌,而免疫系统的能力,是在不断地与致病菌的斗争中获得的,把孩子保护在无菌的环境中,抵抗力永远也强不了。

细菌不等于致病菌

一般人都认为,细菌就等于致病菌,都是不好的,所以细菌越少越好。其实细菌有致病菌和非致病菌,而肠道中的厌氧菌都是非致病菌。厌氧菌对人体有益,是益生菌,这是孩子出生以后,肠道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而留下来的肠道菌群,能够保护肠道健康。这个筛选过程比较漫长,但破坏起来却很快,一次抗生素就可能给破坏了。肠道功能在某些方面主要决定于这些细菌和这层黏膜,如果它们受到破坏后,不仅孩子的大便出现异常,而且身体健康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提高抵抗力,不做破坏肠道菌群的事

要清洁,不要无菌。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孩子生病,抵抗力弱,肯定是因为接触细菌造成的,要想孩子不生病,就得消灭细菌,所以现在太多的家长都在为创造无菌环境而奋斗,家里消毒剂是必备品,什么东西都要彻底清洗、消毒。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是孩子无法接触到细菌,抵抗力得不到锻炼,就没有抵抗细菌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追求清洁,而不是无菌。清洁就是单位容积内有一定的细菌数量,但是不足以致病。让孩子少量接触细菌,是在逐渐增加他自身的抵抗力。这跟学习是一样的道理,一下子让孩子学很多东西,他接受不了,但细水长流,一天学一点,积累下来就很丰富了。

不要让孩子把消毒剂吃进去。用消毒剂消毒家具、玩具,用消毒纸巾擦手,残留的消毒剂会在孩子吃手、抓东西吃时被孩子吃到肚子里,会杀死一部分肠道内的菌群,菌群失调后,大便也不正常了,病也找上门来了。

抗生素使用一定要规范。肠道菌群形成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破坏起来很快,一次抗生素就可能被破坏掉了,因为抗生素是盲人杀手,杀坏细菌,也杀好细菌。所以,孩子不是细菌感染,就不要用抗生素。而在需要用抗生素的时候,一定要用足疗程。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更好地保护肠道菌群少受伤害。

猜你喜欢

妮妮抵抗力致病菌
给花生找“亲戚”增强抵抗力
跟着这样做,加强抵抗力
当动物画上眼睛
妮妮猪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桶装版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
妮妮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