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肖邦g小调钢琴叙事曲的创作与音乐分析

2015-04-29段婷婷

北方音乐 2015年10期
关键词:奏鸣曲式叙事曲肖邦

段婷婷

[摘要]肖邦是首次将叙事曲这一体裁运用于钢琴的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四首钢琴叙事曲,分别是:《g小调叙事曲》《F大调叙事曲》《降A大调叙事曲》《a小调叙事曲》。而《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创作完成则标志着肖邦的钢琴创作步入成熟阶段。通过学习查阅,作者分析认为,此曲仍是奏鸣曲式结构,创新型写法,服从于音乐的结构,才是音乐最本质的要求。

[关键词]肖邦;叙事曲;奏鸣曲式;英雄性

在音乐词典中,“叙事曲是指篇幅长、大而富于戏剧性的钢琴曲,相当于诗歌中叙述英雄丰功伟绩的歌谣”。在内容上,一般来自于民间的故事和传说;结构上是单乐章作品,对曲式并没有严格规定,这一点和交响曲、协奏曲不同。一般来说,叙事曲较多采用三部曲式——即A-B-A结构或奏鸣曲式,甚至混合曲式,织体上多以独奏为主,主题材料大致是源自于民间说唱、器乐和舞蹈等民族音乐素材,风俗、传说、绘画、故事等民族文化素材。肖邦是首次将叙事曲这一体裁运用于钢琴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四首叙事曲。通过肖邦创作影响,之后的很多作曲家继承和丰富了这种体裁。

一、肖邦与叙事曲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是波兰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创做出了大量广为流传并影响深远的钢琴作品,被人们誉为最伟大的爱国主义作曲家,钢琴家。优秀的音乐家总是将生活和艺术融为一体的,从小成长的环境更是赋予了他众多的音乐灵感,波兰的民间艺术深深地吸引着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作品中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精神。1830年11月的华沙起义和1831年9月华沙的沦陷,独在异乡的肖邦悲痛万分。就在这时,肖邦看到了叙事长诗——波兰浪漫主义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AdamMickiewicz 1798-1855)充满悲剧情怀的《康拉德·华伦洛德》,长诗所描写的是13世纪末立陶宛与条顿十字军团战争期间,一位名叫华伦洛德的立陶宛爱国者,奋力为祖国复仇,却最终被十字军团处死,这样慷慨激昂的英雄故事。正是受《康拉德·华伦洛德》中民族解放精神、英雄气概的影响,肖邦创作的灵感像泉涌般爆发出来,创做出了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悲壮史诗《g小调第一叙事曲》。

二、《g小调第一叙事曲》音乐分析

《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比较自由的奏鸣曲式结构,全曲包括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个部分。

引子(第1-8小节),慢板,g小调分解和弦上行奏出庄严的旋律,朗诵性的音调、小调的调性形成一种暗淡忧郁的色彩,接着后一部分八度齐奏,悲壮的史诗气氛自然而然地被烘托出来,Ⅳ-V7-I的终止式既作为引子的终止,也在不知不觉中将曲子过渡到了主部主题。

呈示部(8-94小节)主部g小调陈述,和声上第8小节是引子的终止式(V7-I),但是速度(Moderato)和节拍(6/4),是叙事性主题的开始。旋律声部由右手高音声部奏出,左手低音声部保持运用分解柱式和弦强弱弱、颗粒性的节奏型,给人以“一句三叹”的感觉。和声上大量运用了重属和弦(例:11-12小节V7/V-V;13-14小节Ⅶ7/Ⅶ-Ⅶ;14-15小节V7/Ⅲ-#5V7/Ⅲ-Ⅲ),连续的变和弦到解决给人一种述说回忆、再发出叹息之感。在24小节,左手织体转为上行动力型伴奏,推动音乐的发展。接着进入连接部,由g小调转入降B大调,是展开化的写法,具有插部的特征,并连接进入副部主题。副部主题是温和明朗的,调性由降B大调转入降E大调。g小调的主部与降E大调的副部,两个远关系调的转调,在调性上增加了副部主题陈述的动力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强调了与主部主题之间的对比,展现了副部柔和安宁、明朗舒展、宽广平静的音乐气息。结束部是副部的补充,可以在结束部听到主部主题的旋律。

展开部(第94-165小节)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主部主题材料的导入,较之呈示部主题,这时的导入更充满悲情性和英雄性的情绪,强弱的对比更为明显;第二部分由副部材料展开,丰满的和弦,柱式的连接,将躁动不安的情绪扩张,通过使用了半音阶、性格变奏、主题副题变形、模进、多重转调、离调、力度上“ff-cres-ff-p-f-ff”的对比、连续的和弦连接等手法,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

紧接着进入再现部(第166-208小节),再现部由三个部分构成:再现副部,再现结束部和再现主部。音乐在经过紧张、尖锐而富于戏剧性的积极发展后,作曲家并没有运用奏鸣曲式的常规写法,主部在前,副部在后的再现手段,而是把主部和副部交换了位置,即用副部在前,主部在后,并且在主副部中间的连接部用原先呈示部中的结束部来倒装再现,以此来满足音乐动力性发展的需要,再现部最大的特点便在于此。在调性方面再现部与呈示部也是对应保持一致的。

尾声(第208-264小节)是全曲的又一高潮,它采用了新型材料作为主题,回归到引子时的4/4拍基调,在整体上都具有较大的规模,独立性的展开,更是给人以宏大的气质。接着,上下行音阶式走句以急速的方式过渡,和声上仍然引用了再现部主部主题的特征音调,树立起了恢宏的英雄形象。然后,呈示部主部主题性质的双八度音调与双八度上行的音阶交替进行,形成了呈示部主题的对应。最后,从反向到同向的八度音阶演奏时由慢到快,丰富地音响效果,和声的归属,象征着英雄悲剧性人生的结束。

三、结语

民族主义精神的伟大的作曲家肖邦,受叙事长诗的激发,和华沙革命失败大环境的影响,创作了g小调钢琴叙事曲。全曲运用创新的奏鸣曲结构,让结构服务于音乐,使悲情性又具有英雄性的音乐形象完美地呈现,成为众多钢琴曲中的不朽之作。

猜你喜欢

奏鸣曲式叙事曲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奏鸣曲式再现的多种可能性
奔驰在祖国大地上
——选自大型交响叙事曲《苗寨的故事》
肖邦
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的分析与研究
节奏型在普罗科菲耶夫中期奏鸣曲式乐章中的应用
浅析《兰花花叙事曲》特色揉弦的运用
贝多芬《第十六钢琴奏鸣曲(Allegro vivace)》音乐风格与演奏艺术分析
性依存叙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