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闲情偶寄—器玩部》中家具的人性化设计
2015-04-29许晓云孙晶晶
许晓云 孙晶晶
摘 要:本论文以清代李渔撰写的《闲情偶寄-器玩部》中的家具陈设为分析对象,不仅阐述了材质的贵重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其是否被制作成精细、方便人使用的物品,还充分地讲述了为适合人们使用家具而添加的附加功能。这样的人性化设计,是充分考虑环境—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做出的创新,是在设计中对人们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这样的人性化设计思维,对现代人性化设计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闲情偶寄》;器玩部;家具;人性化设计
在社会生活中,家具供人们使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舒适,越是方便、舒适的家具,越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在《闲情偶寄——器玩部》中,李渔对古代一些日用器皿及好玩之物如几案、椅杌、床帐、橱柜、箱笼、古董、炉瓶、屏轴、茶具、酒具、碗碟、灯烛、笺简等的实用和创新进行分析。本章节李渔所谈之物,都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用品,像床帐、桌椅、碗碟、灯烛之类,几乎须臾不可稍离。在这些日常用品上,李渔时有发明创造,“人惟求旧,物惟求新”,而家具上的创新,是建立在更为人性化设计的基础之上的。
1 人性化与家具
1.1 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生理结构、人的心理情况、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优化,使人们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舒适。人性化设计是人类生存意义上的一种最高设计追求,是运用美学与人机工程学的人与物的设计,是在设计中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因此,人性化设计展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是人与产品、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和谐设计。
1.2 家具人性化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过去人们注重家具的功能和造型设计,而如今人们更倾向家具的人性化设计。人性化家具强调“以人为本”,在满足人们基本生理需求以及美观的同时,也赋予情感、情趣和精神等方面的含义,让人们使用起来更亲切、舒适。设计人性化的家具需要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使用习惯,以环境—人—物之间的和谐为设计目标,注重人们的心理需求,不同家具的功能、形式、结构都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效应,产生不同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家具时需考虑这些设计要素,使家具产品更具人性化,满足人们的需求。
2 《闲情偶寄-器玩部》中家具的人性化设计分析
2.1 功能设计的人性化分析
功能设计是功能创新和产品设计的早期工作,使设计之物能直接满足人的某种物质需要的功能。它包括基本功能的设计、心理功能的设计、附加功能的设计,在这三个内容中,基本功能是产品的基础与框架,心理功能是产品的的充实与丰富,附加功能是产品的延伸与扩展。《闲情偶寄——器玩部》中的设计,作者始终将功能作为第一考量,这个思想是器玩设计的最基本的设计指导原则。家具功能的人性化设计主要指首先从物质角度上满足人们的一般需求,然后在生理上满足人们的要求。
在几案的设计要求中,李渔认为“其中有三小物必不可少”之一 ,即为抽屉,“有之斯逸,无此则劳,且可藉为容懒藏拙之地”,可谓方便存放日常小物,而且书房里碍眼的东西,都可以暂时存放,等将来一并处理掉。这是一种附加功能的设计,虽然只是做了一点点改进,却在更大程度上方便人们使用,正如现在大多数的桌子都附加了抽屉,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接着在提到椅杌的设计时,作者通过自己亲身体验的经历,设计出了两样之前没有的东西,一是暖椅,二是凉凳。“予冬月著书,身则畏寒,砚则苦冻,欲多设盆炭,使满室俱温,非止所费不赀,且几案易生生尘,不终日而成灰烬世界。若止设大小二炉以温手足,则厚于四肢而薄于诸体”,这是作者制作暖椅的原因,除了供暖以外,暖椅还附加熏笼、床、桌子、轿子等功能,这样的人性化改进带给我们的满足,正如文中描述那样“是定省晨昏之孝子也,送暖偎之贤妇也,总以一物焉代之”,;在谈到床帐设计时,“床令生花”、“帐使有骨”、“帐宜加锁”、“帐要着裙”都是从床的实际使用效果来分析提出的。“床令生花”貌似纯属装饰,实则不然,设置的原因是床头放置花瓶盆卉有利于安睡,不仅如此,床头的花香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让作者在醒与未醒之际伴随阵阵花香,犹如在仙境一般;“帐宜加锁”也是为了人们更方便的驱赶蚊子。
2.2 形式设计的人性化分析
设计中的形式要素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造型要素和关系要素。造型要素包括点、线、面、体、空间、材质、色彩等内容;关系要素就是指构成元素中的各种关系机制,包括距离、量度、方向、角度、位置、比例、对位、节奏、韵律等关系问题。人性化设计在家具形式设计中体现为: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有机曲线和几何图形来设计出舒适、美观的家具。不同的家具形态会使人在使用家具时处于不同的姿态。因此,舒适性是家具形式设计的关键,也是家具设计达到最完美功能的必要条件。
设计造物的艺术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是李渔所追求的目标。功能作为第一考量,形式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如在《器玩部·制度第一》小序中“粗用之物,制度果精,入于王侯之家,亦可同乎玩好;宝玉之器,磨砻不善,传于子孙之手,货之不值一钱。”可以看出样式的精美是何等重要。精致粗糙的道理,就和富贵贫贱一样。然而,形式设计的好坏,是建立在方便人们使用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形式设计。
在《器玩部》的椅杌的介绍中,作者设计的凉凳之所以在形式做成凳子而不是做成椅子,便是因为“夏月不近一物,少受一物之暑气,四面无障,取其透风”,“为椅则上段之料势必用木,两胁及背又有物以障之,是止顾一臀而周身皆不问矣”, 由此可见,作者对日常生活器物的观察是如此细微,夏天少靠近一样东西,就少受一点暑气,这不仅体现了“形式追随功能”,也表明了器物的形式设计的重要性;再者,文中还提及到了箱笼箧笥,作为一种储藏物品的器具,大的叫“箱”、“笼”,小的叫“箧”、“笥”,作者认为这些东西的形体设计的不错,但是上锁的地方太古板,于是对其进行了改进,在匣子部加上一定的装饰,使其形式与匣子上锁的结构结合起来,更准确的说,也就是用图案遮掩外露的结构,使其外形变得更加美观;在炉瓶的介绍中,作者更是提到了“量体裁衣,配而用之”,这就如同现在的标准化设计一样,“若锹之方圆,须视炉之曲直,使勿相左”,“若使近边之地炉直而锹曲,或炉曲而锹直,则两不相能,止平其中而不能平其外矣”,因此,形式上的统一也是一种人性化设计的体现。除了铲子的形状,作者还用木印印灰,并在印板下刻上图案,使印出的灰也别有情趣。因此,这样的设计,不仅更方便人们使用,还给人们的精神上带来愉悦,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2.3 结构设计的人性化分析
结构是指产品或物体各元素之间的构成方式与接合方式。一个好的家具首先是功能,其次才是形式。然而要想实现其各项功能,取决于一个优秀的结构设计。若家具的形态是一个人的相貌,那结构就是其五官。如果五官的位置不当,不仅形无法支撑,貌也将荡然无存。因而结构设计是家具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内容。而李渔在《闲情偶寄——器玩部》中提到的各种生活用品,在结构的设计上也充分地体现了人性化。
书中对几案的设计要求中,必不可少的三件小物除抽屉之外,再就是隔板和桌撒。隔板的设计就是在其原有的结构上增加一块活动的板子,将板子衬在桌面下,“使之待受火气,焦则另换,为费不多”,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冬月围炉时,桌面台心碎裂。这是一种以改变结构而减少经济损失的一种人性化设计。而桌撒则是用于挪桌子时垫桌脚用,这样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使用;在谈到橱柜的设计使用时,作者进行了分层,分格处理,“不若渺小其形而宽大其腹,有事半功倍之势者”,“善制无他,止在多设搁板”,多一些隔板就可多放一些东西,正如药铺里的“百眼橱”一样,“能以一层分作数层,一格画为数格,是省取物之劳”;再者,作者提到的茶具设计制作中,说道“凡制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曲便可忧,再曲则称弃物矣”,茶壶不同于酒壶,酒没有渣滓,而茶壶里有一片片的茶叶,若壶嘴弯曲,茶叶易堵在壶嘴,那么水就不易倒出。但不出茶水的茶壶,岂不大煞风景?不仅茶壶的设计要谨慎,就连茶盖的设计也应是适宜加厚而不是一定要两层,这样才能有效保存茶叶的气味;此外,在介绍灯烛部分里,作者通过设计一把三四尺长的烛剪,方便人们剪高处的灯芯,正如文中描述的那样“有此长剪,则人不必升,灯升不必降,举手即是,与剔卑灯无异矣”。这种人性化的设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不仅如此,作者还把如何制作长剪以及怎样减轻长剪的重量做了详细的介绍,例如将长剪炳用木头做,只在接触灯芯的地方用铁等,这是在结构材质上的一种人性化设计。
3 《器玩部》人性化设计的总结
通过《闲情偶寄——器玩部》中对一些常见的生活器物的描写,不仅可以看到家具的人性化设计与其功能、形式和结构的紧密联系,还可以得知在李渔所处的清明过度时期,我国的人性化设计就已经在萌芽之中了。从现代设计的观点看,李渔的设计理念是朴素自然且具有非常高度的。李渔在他的设计中能始终把握住“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宗旨,追求环境—人—物之间和谐的设计目标,并在有限的物质和技术手段条件下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发挥了设计者的最高智慧,创造更方便人们使用的物品。这对现代的人性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启发了现代设计师,让他们设计出更多的充满人性的家具产品。
参考文献:
[1] 涂慕喆.论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自然观[J].安徽文学: 下半月.2009
(10):124-126.
[2] 张智艳.诗意地栖居——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家居设计思想[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5):121-123.
[3] 肖红伟,高应东.论和谐之美学意蕴[J].宜春学院学报.2006(01):
76-79.
[4] 潘立勇.休闲与审美: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6):5-11.
[5] 马惠娣.休闲问题的理论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6] 李庆英.一个绰号与一门学问——读于光远先生的《论普遍有闲的社会》[J].书屋.2014(02):32-34.
[7] 张广瑞,宋瑞.关于休闲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1(05):17-20.
[8] 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05):
45-49.
[9] 刘啸霆.休闲问题的当代意境与学科建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05):61-62.
[10] 刘耳.中国古代休闲文化传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05):63-64.
[11] 刘方.艺术化人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审美理想[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6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