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六甲——异国文化碰撞下绽放的中华文明

2015-04-29小帕

女性天地 2015年11期
关键词:马六甲华人司机

小帕

说起马来西亚,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吉隆坡的双子塔,也不是赫赫有名的云顶赌场,而是这个叫马六甲的地方。学习文科,熟悉历史地理的人说起马六甲,脑海中总能立刻浮现地理老师画出的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图,抑或是历史老师说起的郑和七下西洋。趁着清明不长不短的三天假期,直飞吉隆坡的机票搞特价,我便毫不犹豫地前往这个在书中无数次提到的奇妙之地。

抵达的那天晚上天空特别美,看见落霞绯红,看见星月闪耀,远处的云端似乎还有电闪雷鸣,飞机穿过斑驳的云层,就像穿越了时空一般。遥想当年郑和的船队克服了怎样的艰难才来到这片土地,610年如一刹,就像舷窗外的流云匆匆而逝,到如今,只是短短4小时的航程,我就到来到异国他乡。

我坐在前往马六甲的大巴上,车程大约3小时。独自想着那些尘封中的历史往事,看着车窗外大片大片的棕榈树林,还没能从红眼班机的困倦中走出来,便慢慢地昏睡过去。直到大巴到站,我睁开惺忪睡眼:“咦,这怎么像是回到了国内呢?”满街的中文招牌和熟悉的黄皮肤面孔,完全没了在吉隆坡一下飞机满眼都是皮肤黝黑,或是裹着头纱的马来人的陌生感觉。对于完全不识马来语以及只有半桶水英语能力的我来说,前往马六甲真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当我用英文跟的士司机说:“The baba house hotel.”司机看我是中国人的模样,立即回答我:“侨生旅馆对吧?”我先是诧异了一下,说:“您中文说得真好。”

记得前些年有一部特别火的新加坡电视剧叫做《小娘惹》,讲述的就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马六甲的故事。峇峇娘惹是指明代汉人来到马来西亚所生的后裔,男性称作峇峇,女性称为娘惹。《小娘惹》的主人公月娘是马六甲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一生历尽苦难,饱经沧桑,最终赢得令人尊重的爱情和一番事业成就。剧中大量展现了满是中华文化元素的复古情怀,我大概也是受到这部电视剧的影响,才想来看看这个在异国绽放中华文明的奇妙之地。

侨生旅馆就在《小娘惹》拍摄取景地的对面,是一座典型的峇峇娘惹风格建筑,原先是一户大户人家的祖屋,后人将它改成了旅馆。一进门便被大厅富丽堂皇的家具和装饰吸引了:雕刻细腻的红木镏金座椅,茶几上摆放着描画生动的游鱼瓷瓶,案几上青花瓷香炉里焚着熏香余烟缭绕,墙壁悬挂的装饰精美的玄关镜,地板铺着菱形花纹格瓷砖,四处可见汉字书写隽永的“忠勇”“孝义”“福寿”“安康”字样,窗上或蓝或绿的彩色玻璃将阳光散射成一种奇妙的光透进来。突然有种感觉,我不是旅人,而是被历史邀请来的宾客。

听当地人的介绍,这些极具中华元素的装饰物品都基本从中国国内取材用匠,瓷器是专门从景德镇定制的,制作家具的木匠来自中国,就连案板的大理石都是从云南运过来的。恐怕在国内,生活中大部分地方都难寻这些老一辈能工巧匠的物什了吧,这里仿佛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展现得淋漓尽致。

路途中碰到几个同在马六甲游玩的国人,大家都在感叹为什么中华文明在这异国他乡保存得如此完整。我想大概因为明朝之后留在当地的华人与中国大陆再无十分密切的联系,他们传承下来的文化才保持得如此完整。骨子里的记忆就是这样的,也不会改变。

在马六甲的老街穿梭,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家售卖娘惹服饰的店铺里,想买一些当地特色的服装,以便更好地体验异域风情。老板娘一见到我们,立即热情地用英文跟我们打招呼,我们也用英文回应。后来老板娘听见我和丈夫用粤语交流,转而也用一口流利的粤语与我们攀谈起来。原来老板娘祖上是广东籍人士,清末来到南洋做服饰生意,直至现在家族后辈一直经营着店铺。“从小我们都是说粤语的,去了学校才学了马来语和英文,我的马来语说得根本不好,我们从小都是看着TVB的电视剧长大的!”我大概在一些传记和史料中略略了解到马来华人是如何在马来西亚政府一些政策倾斜下艰难的生存,上世纪六十年代,政府规定只有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言的学校才能获得政府津贴,很多中文中学被迫改制成为政府中学,而以林连玉为代表的马来华人明确表示,不要一分钱津贴,我们也要办独立中学,学习母语是每个民族天赋的人权!马来华人努力的捍卫中华文化,却不被马来政府承认,亦不为众多中国人所知,马来西亚的中华文化,显得有些遗世而独立的尴尬。

换上一身标准的娘惹装束,继续在街头游走,仿佛穿越了历史,找到属于那个时代的美丽。走走停停,总是被身边一幢又一幢各式各样的复古建筑所吸引,这家的雕窗雅致,那家的匾额特别,几乎每一家都在经营着一个家族的传统手艺,或是做酱料食品,或是衣装服饰,或是古董字画、工艺制品。这些字号基本都有百年历史,由家族一代代传承经营,每一个行当都有着自己坚守的原则和品质。

在一家叫做“中华茶室”的饭馆前,我们加入了在门前排起长队等待用餐的队伍。队伍从街头排到了马六甲河的桥面上,里面不但有中国人,还有许多金发碧眼的欧美人,这到底是何等的美味,才能吸引世界各地的游人在烈日下排队?大概过了一小时,我们才得以上桌。我一坐下就问服务员:“有没有菜单?”他送上两杯茶水,说:“我们没有菜单,只卖海南鸡饭这一道。”我转而看到了在案板前忙碌着年逾花甲的掌厨师傅,他正在麻利地砍着鸡块、浇汁配菜,将鸡肉和饭团码得整整齐齐后送到客人面前。茶室外的世界早已是日新月异风云变幻,我看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坚持,相较于国内一些看见某行业有利可图,立即放下本行转入投机行为的商人,这些世代经营家族传承行业的南洋商人是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抵住了多少诱惑才能守住这一份祖业,才获得如此长的队伍的尊敬。

到了晚饭时间,在当地人的介绍下我们来到了一间不太起眼的娘惹菜馆,正犹豫着要点什么菜,身穿金色蕾丝边的“可峇雅”长衫搭配蓝花纱笼裙,脚踏花色绣珠鞋的老板娘拿着菜谱走到我们面前,向我们推荐了几道店里的特色菜:娘惹炒面,凤梨虾,叻沙。当中式食材内敛的烹饪方法,加上南洋各色香辛料的奔放,会碰撞出怎样绝妙的滋味?在国内常吃到的粉丝面条、鱼虾蛋肉,遇上椰浆的爽滑浓郁、柠檬的清新微酸、香茅的浸人心脾、南姜的鲜辣辛呛、凤梨的香甜多汁……那种看起来色泽缤纷、味道甜辣鲜香的娘惹菜式,正是华人与马来人文化调和出热情迸发的浪漫。

马六甲地方不大,充其量相当于国内的一个普通的小县城,但这里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个角落都藏有故事,历史不是尘封的老旧书籍,而是如此鲜活地存在于雕栏玉砌阁楼之中,在百年古树的新枝绿叶上,在蝉鸣鸟叫的回响中,在街头闪烁的黑色眼珠里。

临别前,酒店的大堂经理特地为我们叫来了一辆提供中文服务的的士。想不到司机也是说粤语的,他知道我们来自中国,非常友善地提醒我们在马来西亚各种注意事项,还跟我们说,让我们打的士尽量找华人司机,因为有些印度裔司机会宰客。突然想起之前同样的路程,我们被一个印度裔的司机“宰”了几块林吉特,果然是这个华人司机的价格比较公道。他乡遇故人,我们突然觉得这位华人司机格外亲切。我们说起清明时节,他亦知道中国大陆已是淫雨霏霏。车里放着邓丽君的怀旧情歌,他用深沉的中音轻轻地跟着吟唱,似诉当年无尽的情怀……

猜你喜欢

马六甲华人司机
何为“华人”?
画与理
五彩斑斓马六甲
老司机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老司机
2018国际郑和大会“江苏文化周”在马六甲成功举办
油画《马六甲古树》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马六甲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