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的功效和禁忌
2015-04-29张荣健
张荣健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因为急性腰扭伤、落枕或者颈椎病去做推拿。推拿疗法,这种用各种手法在人体上进行操作的理疗方法,在全世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我国,《皇帝内经》中有记载“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推拿疗法”。
一、推拿疗法的功效
根据近代医学的研究证明,我认为推拿疗法的作用机制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调节神经系统和器官的功能。
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经络或穴位上进行推拿,可引起脑电图α波增强,说明推拿疗法可加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在身体上做快速地揉滚、捶拍,可引起肌肉时值的缩短,说明推拿疗法可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又如在背部胃俞、脾俞等穴位推揉,可引起胃蠕动增强,但当胃在紧张收缩时,又可使之松弛;用胃电图观察,同样可发现这种双向调节的现象。
2.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在脸部、颈部和背部进行推拿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如在背部两侧推拿疗法10分钟,可使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白细胞吞噬指数明显上升,补体效价也可增加,溶菌酶及各种抗体则无变化。上述改变在推拿后1小时达到高峰,推拿后4小时恢复到接近正常。这说明推拿疗法有使身体非特异性防御功能一时性增强的作用。
3.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
推拿疗法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使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速,皮肤变得潮红。推拿疗法不仅引起局部变化,而且会反射性地引起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例如,推拿后不仅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而且远端肢体皮肤温度也有增高。推拿疗法背部可观察到指甲床末梢循环增快,推拿背部15分钟,可使心律变慢和血压轻度下降。
4.移痛和止痛。
所谓移痛和止痛,是当身体某处因损伤产生疼痛时,可在最痛处附近寻找一个穴位给予强刺激,有强烈的得气感,这时原来伤痛部位的疼痛会一时性地明显减轻或消失。实验观察发现,推拿疗法后体内内啡肽竞争率明显提高,表明疼痛减轻有可能是通过内啡肽和阿片受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伤病时体内可产生一些致痛性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等,推拿可促使这类物质降解、排出,因而使疼痛得到缓解。
5.整骨和复位。
应用推拿疗法中的一些手法,按解剖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使骨、关节、椎间盘以及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因损伤而造成的解剖关系异常,尽可能恢复到接近正常的解剖位置和较好的功能状态。
6.修复创伤组织。
推拿疗法可促进创伤组织的修复效应。实验证实,创伤早期推拿可引起组织出血,对修复不利;后期推拿可促进组织吸收和细胞的有序排列。电子显微镜也观察到,推拿可使创伤的成纤维细胞和破纤维细胞增多,并且细胞的吞噬作用活跃,使创伤组织加快修复。
7.防止组织萎缩和关节僵硬。
应用推、揉、拿、捏等手法和被动活动,可防止骨、肌肉、肌腱等组织发生挛缩,并可消肿、散瘀、松解粘连,防止关节僵硬,增进关节的活动功能。
8.其他。
推拿疗法可清除脱落的皮肤表皮,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改善皮肤营养;可减轻视力疲劳;清洁口腔,防治口腔疾患,对痤疮的防治也有良好作用。
综上,推拿疗法的适应症具体为:扭伤、挫伤、软组织劳损、落枕、肌肉萎缩、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脱出症、关节运动功能障碍、骨折愈后功能恢复期、腱鞘炎、腱鞘囊肿、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感冒、早期高血压、头痛、失眠、呃逆、面瘫、偏瘫、截瘫,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乳腺炎、痛经等。
二、推拿疗法的禁忌证
如果患有急性传染病、恶性肿瘤、出血倾向、精神分裂症、结核病进展期、恶病质、急性化脓性炎症,或者局部有血栓性静脉炎、淋巴管炎、皮肤病的,则不宜进行推拿疗法,而妇女在孕期和月经期,也禁止在腰骶、腹部及下肢进行按摩。在推拿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诊断,根据病情辨证施治。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用CT确诊,并可明确突出的节段和方向,然后有针对性地施用手法。同时要根据症状运用手法,如对疼痛很重、腰不能后伸者,只能用前屈腰的手法;又如,当疼痛已减轻,病期已较长,就需要用后伸的手法。
2.根据不同疾病与部位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推拿体位和力度。如高血压等内脏疾病应用穴位推拿时,既不能产生疼痛不适,又要达到深透得气,这样才能达到调节功效。
3.按摩的操作程序、强度、时间,需根据治疗中病人的全身与局部反应及治疗后的变化随时调整,并应掌握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4.按摩时操作者的双手要保持清洁、温暖,勤修指甲,不要损伤被按摩部位的皮肤,并要注意室温及被按摩部位的保暖。
5.对于保健按摩,一定要持之以恒,方能达到防治疾病、强壮身体的目的。
6.在按摩结束之后,被按摩者应感到全身轻松舒适,原有症状改变。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疲劳感,这是常见反应。按摩后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寒凉刺激,更不要再度损伤,应配合治疗,保持治疗效果。
随着绿色医疗的兴起,推拿在消除疲劳、延缓衰老、减轻肥胖、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美容等临床研究中,出现了新兴治疗优势,简、便、易、廉,无副作用的推拿疗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