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2015-04-29王大力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云南省

王大力等

摘要

分析了云南省资源环境基础特征,对云南省资源环境保障态势进行了评价。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参与者,云南省的资源总量丰富,人均量充足,水、土组合表现较佳,矿产资源优势突出。这使云南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资源环境组合丰度较高、支撑保障程度和匹配程度中等。分析云南省资源环境基础特征,对实现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云南段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具有理论价值。

关键词云南省;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基础

中图分类号S-9;K9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4-360-02

“丝绸之路经济带”现已成为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旅游学等学科关注的热点,而以地理学为视角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时空特征。实际上,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产生了人类社会进步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 [1]。吴传钧认为人对地具有依赖性,地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场所,地理环境经常影响人类活动的地域特性,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在人地关系中人居于主动地位,人具有能动功能与机制,人是地的主人,地理环境是可被人类认识、利用、改变、保护的对象[2]。云南省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段,资源总量约居全国第6位,资源潜在经济价值估计在3万亿元以上,其中,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及水能资源最具有特色和优势,在全国占有较高的地位[3]。为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背景下,以云南省为研究空间载体,分析资源环境基础的空间特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云南段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具有理论价值。

1研究区概况

云南省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部,位于97°31′~106°12′ E、21°9′~29°15′ N,国土面积为39.41万km2,约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9.2%,2014年人口4 714万,约占经济带总人口的15.46%,地区生产总值12 814.59亿元,约占经济带生产总值的1168%,以亚热带山地和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干湿季节分明。从自然环境的视角看,云南省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多变、垂直地带性明显,空间差异明显[4]。从资源环境基础的视角看,伴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水、耕地、能源、矿产和生态等基本资源保障态势偏紧、生态环境基础恶化态势的调控难度加剧。

2云南省资源环境基础特征分析

从资源禀赋的遍在性和资源消费的流动性看,云南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属于本土资源,能源资源属于流动性资源。相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而言,云南省的资源环境基础主要表现为资源总量丰富、人均量充足、组合结构失调、资源消耗空间分异明显4个特征。

2.1总量丰富

云南省国土面积约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9.2%,GDP和人口分别占11.68%和15.46%。就资源环境要素而言,云南省所拥有的资源在总量上相对丰富。其中,森林资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比重最大为24.53%,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4个方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占有较大比重(表1)。

2.2人均量充足

云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平稳,人口密度大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平均水平,而资源环境各要素的人均拥有量具有相对优势。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均高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平均水平,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表现最佳,分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124和1.59倍,只有能源的人均占有量有所欠缺(表2)。

2.3组合结构失调

矿产和能源是推动云南省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动力资源。一方面,云南省主要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基础储量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比重较大,比重约为16.37%,黑色金属储量比重较小,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较为倚重的铁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和采掘量不足,需要依赖进口。另一方面,云南省的水能产能富裕,区外输出量大;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极少,不到全国的零头,全省能自给的化石能源除煤外,石油和天然气存在大量输入,2012年全省能源输入总量以标准煤计达3 396.77万t,输入的能源组成包括原煤、焦炭、石油及制品、天然气等。同时,由于技术、资金、功能区定位等原因,云南省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如水资源主要分布在三江并流地带,该地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不易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表3)。

2.4资源消耗空间分异明显

云南省垂直地带性明显,资源环境基础空间差异明显,导致资源的利用存在空间差异。资源利用的时空差异表现在生态环境的空间差异性,滇西北、滇西南地区相对较好,滇东北、滇中地区相对较弱。长期大规模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环境问题和生态环境质量下滑,2013年云南省19个城市酸雨平均频率为8.6%,楚雄市和个旧市酸雨频率为20%~40%;昭通市酸雨频率为60%~80%。

3云南省资源环境保障态势评价

3.1 资源环境组合丰度程度较高

资源环境基础要素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矿产基础储量、能源消费和森林面积是支撑保障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其基本模式为:资源环境基础要素组成=土地+水+矿产+能源+森林。公式表达为:

RFi=fi/t

(1)

式中,RRi为各地区资源环境要素的基础指标;fi为资源环境要素表征值;t为各地区国土面积。

NFi=Fi/T

(2)

式中,NFi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要素的基础指标;Fi为其资源环境要素表征值;T为全国国土面积。

PCER=∑(RFi/NFi)

(3)

式中,PCER为云南省单位国土面积的资源环境各要素指标与经济带相应要素平均指标的比值之和。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云南省的资源环境基础十分丰富,资源环境组合丰度程度较高。首先表现在总量丰富,云南省的资源环境要素组合丰度系数为9.67,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为3.20,云南省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3倍。其次,云南省的資源环境单要素丰度系数均高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平均水平,云南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度系数为2.07、1.95、2.67、1.78、1.2,分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丰度系数0.72、0.58、0.84、0.58、0.48的2.9倍、3.4倍、3.2倍、3.1倍和2.5倍,特别是水、耕地、森林和矿产资源组合表现较佳(图1)。

3.2资源环境支撑保障程度中等

云南省水、耕地、森林和矿产资源要素本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区市中有一定优势,而在其经济社会资源依赖型的发展中,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资源环境支撑保障能力下滑。评价公式为:

ERSI=∑Fi/P

(4)

式中,ERSI为云南省资源环境支撑保障系数;Fi为云南省单位国土面积的资源环境各要素指标与相应的经济带平均指标的比值;p为云南省人口密度与经济带人口密度的比值。

2013年云南省的经济密度为297.41万/km2,经济带为234.20万/km2;云南省的人口密度为119人/km2,经济带为71人/km2,经计算云南省资源环境支撑保障系数为5.75,丝绸之路经济带为6.41,云南省资源环境支撑保障程度中等。由此可知,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影响云南省资源环境支撑保障能力下滑的主要因素。

3.3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匹配程度中等

由于维持经济总量和高速增长引致的长期大规模资源开发利用和能矿资源的大量输入,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匹配程度严重下滑。匹配程度评价公式为:

ML=RCER/(P×E)

(5)

式中,ML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匹配系数;P为云南省各省区市人口密度与经济带人口密度的比值;E为云南省各省区市经济活动密度与经济带经济活动密度比值,经济活动通常以GDP年产出形式表示。

经计算,2013年云南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匹配程度系数

为4.53,低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16.21,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匹配程度中等。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改变着云南省的资源环境投入结构,而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资源环境基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不理想的资源环境要素结构和长期消耗大,影响着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的匹配程度。

4云南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作用

云南省资源环境基础特征和组合状态表明,云南省的资源环境状况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4.1从地理环境视角看,云南省区位优势独特

云南省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国家重要的“桥头堡”,是我国全方位开放总体布局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云南省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东部起点,在经济走廊建设中具有优先地位。

4.2从自然资源视角看,云南省资源组合度高

作为农业现代化资源环境基础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云南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两种资源的组合丰度表现较好,保障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作为生态屏障的森林资源充足;作为新型工业化资源环境基础的矿产资源,云南省的铜、铅、锌、磷等基础储量丰富,只有铁、锰、铝的储量不足,为云南省的产业优化布局提供了资源保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空间。

4.3从人文社会视角看,云南省人缘、地缘关系较好

云南省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自古以来的地缘、人缘、史缘、文缘关系密切,泛亚铁路和泛亚公路从云南昆明经缅甸达印度洋缩短了超过3 000 km的运输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强化了区域合作,增强了我国东南亚沿线的地缘政治地位,提高了沿线国际和地区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对云南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特征及保障态势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拥有量相对充足,水、土组合表现较佳,矿产资源优势突出。云南省资源环境组合丰度较高,资源环境支撑保障程度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匹配程度中等。其中,人口、经济与云南省的资源环境的支撑保障能力密切相关。

5.2建议

5.2.1

推进交通联通建设,加快资源流通。铁路、公路的互联互通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基础,云南省应把交通领域的建设作为区域合作的重点项目,以加快云南省更好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依托交通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进口油气能源、铁矿等稀缺资源。

5.2.2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产业融合。加大云南省开放力度,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和合作伙伴,加强市场对水、土地、矿藏等资源的配置作用,拓展市场对能源生产的引领作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的核心是产业合作,云南省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交通线路为载体,以区域经贸合作为基础,加快优势产业和项目合作,不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产业融合。

5.2.3

适当控制人口规模,稳定人口增长。云南省中心城市和集镇的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总面积不断减少,水资源和能源资源压力加大,适当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资源的保护,以提高资源环境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MUNASINGHE M,MCMEELY J.Key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efining and measuring sustainability[M].New York:The Biogeophysical Foundation,1996:11-66.

[2]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統[J].经济地理,1991,11(3):1-6.

[3] 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南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201.

[4] 陆大道,刘毅.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77.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丝绸之路经济带”:我们应该怎样解读、怎样做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