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趵突泉,那些你不曾知道的旧事儿

2015-04-29赵晓林

山东画报 2015年13期
关键词:趵突泉泉水济南

赵晓林

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济南的血脉,赋予这座城市灵秀的气质和旺盛的生命力。

泉生济南!七十二名泉享誉天下,其中最著名者非趵突泉莫属。现在,这里更成为济南名胜的代表。

从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的春秋时期至今,趵突泉见于记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2700年间,趵突泉有“泺”“娥英水”“温泉”“槛泉”“瀑流泉”之别称,而老济南人都习称为“三股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宋代曾巩《齐州二堂记》载:“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

宋代的著名词人,也是济南人最为自豪的老乡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研究过济南泉水,撰有一部《历下水记》,成为研究济南泉水最早的专门著作之一,李格非也成为系统研究济南泉水的第一人。宋人张邦基所著的《墨庄漫录》中对《历下水记》有过记载:“济南为郡,在历山之阴。水泉清冷,凡三十余所,如舜泉、爆流、金线、真珠、孝感、玉环之类皆奇。李格非作《历下水记》叙述甚详,文体有法。”也就是说,《历下水记》是一部叙述济南泉水的著作。

曾巩在任济南知州时,对于济南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还对济南泉水进行过调查与研究,并将当时的“爆流泉”正式命名为“趵突泉”,并留下了许多歌咏泉水的诗篇和文章。

他在《元丰类稿》卷十九《齐州二堂记》一文中这样描绘趵突泉:“泉自渴马之崖,潜流地中,而至此复出也……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其显名者以十数,而色味皆同,以予验之,盖皆泺水之旁出者也。”并第一次将“趵突泉”之称用文字记载下来。

“民国”照片中的趵突泉

那么,旧时的趵突泉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几帧“民国”时期的老照片来欣赏下那时的趵突泉景象。(如上图)

“民国”时期的趵突泉三股水喷涌旺盛,露出“水势若轮”之态,和现在的大不相同。旧书中载:“……走过那座石桥,再向北去,转过几间布棚,便可以看到一个大泉池,那便是所谓趵突泉了。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一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的。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像喷水泉一般,老是那么翻滚,只听得‘勃勃的声音,一股股的水从水底里直向上冒、冒、冒,冒得比水面高出二三尺,雪白的好像一座透明的玻璃柱,又好像那池底里在架着热火烧,把池水烧开了似的翻滚。”

那时的趵突泉喷涌情形和现在旺水时差不多,但泉池中和周围的景致却有很大不同。趵突泉与观澜亭之间的泉池中有5通古碑,从北到南依次为“鸢飞鱼跃”“小游仙”“趵突泉”“第一泉”“我爱其情”。在观澜亭南还有“观澜”石碑,外面用砖砌有护栏。

而周围除了几座建筑外,都被茶棚占据,其外围更是当时济南有名的集市。

旧书中描述:“在泉池的西面,有一所白雪亭,亭前池水中植着许多石碑,碑上刻着‘趵突‘游仙‘第一泉‘鸢飞‘鱼跃‘我爱其情等字句,那白雪亭里就是一个大鼓书场,因为那亭适靠在泉水的西面,所以比较清雅一点。除了白雪亭以外,在趵突泉北面,有一所吕祖庙,庙里有文昌阁,里面开设茶肆和书场,游人们到趵突泉来的,大半在吕祖庙里歇息喝茶。那庙前有一带廊檐,檐下有一排白石栏杆,刚好枕在泉水上面,如果在那里坐下,口喝着香茗,耳听着潺潺的水声,眼前注视着几个滚流不息的大水柱,这情景也是十分够味的。”

六股水的趵突泉

20世纪30年代的一帧人工上色的照片中,趵突泉显得非常奇怪。

那“奇怪”的是什么呢?奇怪的有两处,一处是照片中那一个喷着细水柱的东西,这个喷水的东西不大,露出水面也就不到20厘米的样子,下半部为圆柱形,喷水眼很细,其用处是什么?什么时候所建?什么时候拆除的?这个东西看上去似乎应为当时修建的人工景观,到底为何设施,有待考证。二是看泉池中除了东西方向的三股水外,在西侧碑刻前还有南北向的泉眼正在喷涌,水势也不小,其中有的泉眼是否人工所为?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左图)

在1932年8月出版的《华年》杂志第一卷第十七期上,刊登了老舍先生的一篇《趵突泉欣赏》,其中写道,“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也流得很旺,但我还是爱原来的那三个。”

《济南史志》第一卷的“大事记”中找到证据,在“大事记”的1931年条目下,有这样的记载:“4月20号,趵突泉治理工程开工。10月9号竣工。深挖泉池一米,四周砌石护栏,并凿新泉三眼,每秒增加流量0.4立方米。”

在1934年出版《济南大观》一书中,在记录“趵突泉”的条目中这样记载:“吕祖殿前三泉涌出,浪花漂越,若有激使然者,故民俗‘三股水。近又人工造六泉,一在桥西,一在桥东。小花浪涌,较原三泉为高。水绕殿北,会东流水、入小清河。”

通过这段记载,可以得知当时的趵突泉最多时出现过9股水,其中6股是人造的,其中3股在来鹤桥的桥西,3股在来鹤桥的桥东。如此,老照片中6股水,应当是3股水是自然的,另3股水是人造的。

另外,“喷着细水柱的东西”应该也是人造的,据老人说,这个东西叫做“铁蛤蟆”或“铜蛤蟆”,也是当时的一个人造景观。

曾经干涸的趵突泉

现在很多人在欣赏趵突泉喷涌不停的美景时,很难想象趵突泉也曾几乎无水涌出,池底呈干涸之状。

笔者藏有一份非常奇特的宣传画,是1981年手工绘制的。宣传画为四开,主题为《保泉节水工程》,内容是当年济南市有关单位根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济南视察时的指示做的保泉节水规划和实施措施。

1981年5月4日,胡耀邦在济南出席中共山东省委召开的地、市委书记会议时发表讲话,对山东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并做了保护济南泉水,一至三年恢复泉群冒水的指示。

这份宣传画的内容采取了连环画的形式,第一幅画就是胡耀邦在做指示时的情景,所配文字为:“胡耀邦同志来济时,对保护和恢复泉水问题非常关心和重视,指出‘从前几年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现在趵突泉没水了。什么时间趵突泉再恢复?一年能不能恢复?一年恢复不了两年,两年恢复不了三年,三年差不多了吧?”

后面几幅画反映的就是当时济南市有关单位和部门根据这个指示在进行郊外引水、引黄工程等工作,使趵突泉在1982年9月恢复喷涌。

这幅宣传画是1981年趵突泉停喷和复涌的实物资料,也体现出国家领导人对泉城、对济南泉水的关心和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

早在宋代熙宁六年至熙宁七年(1073-1074年),就有记载称:“泉水干涸,明年虽雨而泉不作,又明年夏大雨,泉始复发。”可见当时趵突泉曾经停喷,泉池也已干涸。

明万历、崇祯年间,以及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都有趵突泉因天气干旱原因停喷的记载。

清末民初,也曾有过趵突泉因水位下降,几乎停喷的情况。这个可以从一张清末的照片中明显看出来,当时泉池内水深只及儿童脚面,可见趵突泉水量之小。

到了1938年,因整个北方大旱,趵突泉再次停喷。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地下水开采增多,加上天气原因,趵突泉停喷多次。1972年,黄河断流,供水量不断增加。其年6月,趵突泉首次出现断流;1981年开始,趵突泉连续3年在3月至9月间断流,被人们称作“半年泉”;1986年5月,趵突泉停喷,时间长达15个月;20世纪80年代末,趵突泉停喷时间延长,曾连续停喷约30个月;1989年到1994年间,趵突泉持续喷涌了6年后出现停喷。1994年到1997年间,趵突泉每年都会出现停喷的情况;1999年3月14日停喷,停喷时间长达926天;2002年3月3日至2003年9月5日,趵突泉停喷548天。

济南市在加大地下水的保护力度并采取放水保泉等措施后,自2003年9月以来,趵突泉已经恢复了四季泉水不断的景象,而且一直“坚持”到当下。

趵突泉喷涌不停,再现“水涌若轮”的雄奇景象,是所有济南人最希望的!

(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趵突泉泉水济南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趵突泉
神奇的趵突泉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泉水与盐水
趵突泉水位近十年同期最低 济南启动“保泉行动”
趵突泉 奋发向上的泉
难忘那眼泉水井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