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带领日本走向危险境地
2015-04-29田文林
田文林
在抗战胜利70周年临近之际,安倍政府对昔日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始终态度暧昧。相反,前一段时间,安倍内阁不顾国内民怨沸腾和国际社会反对,在众议院强行表决通过安保相关法案,带领日本在危险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一大步。从更长时段看,自安倍2012年上台以来,采取了一系列否认历史的危险举动:删除教科书审议基准中不刺激邻国的“近邻条款”,抛弃“宫泽谈话”;以调查“河野谈话”为名,否定“强征慰安妇”史实;近期,安倍筹划以新谈话形式,抹杀“村山谈话”中“侵略”和“殖民统治”等核心表述。“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安倍一系列否认历史的举动,实质是要从修改历史开始,转向解禁集体自卫权,最终将日本打造成“政治和军事大国”,也就是二战前那种奉行“实力政治”、极具侵略性的地区霸权国家。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日渐死灰复燃,与当年没有彻底铲除日本战争祸根直接相关。美国占领日本后,出于遏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需要,最终仅对25名战犯进行判决,其中被判绞刑的只有7名,最大战犯裕仁天皇则逃过处罚。因此战后日本政坛始终是“新瓶装旧酒”,以天皇为首的统治阶级还在,日本政府仍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各类战犯。甲级战犯岸信介还成立了日本最大政党自民党,并担任过日本首相,且多次发表强硬反华言论。而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就是岸信介,受其政治流毒影响,安倍成为日本自民党“最右翼”的政客,执政一年间,在修改和平宪法、慰安妇、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敏感问题上,一再挑战亚洲各国的容忍底线。“安倍现象”表明,日本右倾化和军国主义化趋势,短期内不可能改变。
安倍等右翼政客将军国主义道路,视为提振国民士气的救命稻草,此举无形中将日本乃至整个地区带上一条危险道路。日本战略感极差,天性贪婪,得陇望蜀,缺乏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认知,由此决定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具有强烈的赌徒心理和冒险主义倾向。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野心无限膨胀,欲壑难填,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1935年促成华北自治,1937年全面侵华,1941年突袭珍珠港并占领东南亚。日本帝国主义胃口越来越大,对手越打越多,最终结果是被彻底打回原形。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当前日本地缘环境堪称明治维新以来最差时期:北有俄罗斯占领北方四岛,南有美国占据冲绳,朝鲜半岛上的韩国是新兴工业国,朝鲜拥有原子弹,隔海相望的中国拥有远程核打击能力。日本四面树敌、地缘环境恶劣,却频频主动挑衅,企图颠覆国际社会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正义审判和地区秩序。这只能表明,日本新一代军国主义者依然愚蠢而莽撞,没有从战败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由此决定其必将再次遭受失败的命运。而日本军国主义的危险性也正在于此。日本现政府不承认发动侵略战争,试图挑战乃至颠覆现行国际地区秩序,使日本正在成为威胁亚太稳定的祸水和战争策源地。
相反,“中国这头睡狮已经醒来”,并变得日渐强大: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利,激发起康梁等人的“公车上书”,中国士大夫阶层开始觉醒;1919年北洋政府签署《二十一条》,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觉醒;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整个中华民族开始觉醒。1949年新中国建立,意味着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并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和掌握核武器的国家,目前经济也在快速崛起。这与昏聩无能的满清政府,以及相对孱弱的蒋介石政权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中国是维护领土主权,维护反法西斯战争确立的胜利成果,代表正义力量,因而“得道多助”,容易建立国际统一战线。日本则是要颠覆二战秩序,否认《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等国际法基本文件,因而“失道寡助”,容易陷入孤立。
当年日本在二战期间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范围包括中国、朝鲜、日本、法属中南半岛、荷属印尼、新几内亚等大洋洲,乃至及澳洲、新西兰、印度及西伯利亚东部等地。这意味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不仅是对中国的威胁,也是对遭受过日本军国主义蹂躏的朝鲜、韩国,东南亚国家,甚至是对东北亚的俄罗斯和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的威胁。因此,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国家应该高度警惕,使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成为“过街老鼠”,最终使日本重新回到和平发展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