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真的比英国好吗?“快乐教育”是麻醉底层人的陷阱
2015-04-29范笑天
范笑天
无论是在哪个半球,试图培养精英的学校都是极为严酷的,而“自由”往往也会制造“无用的灵魂”。
身边几个年轻父母总是感叹“生活不易”,原因是没有机会送尚在中小学的孩子去英美发达国家读书。问其缘由,便说孩子在中国小学被迫背诵《长恨歌》,或孩子因被老师批评罚站而丧失对于生活的热情,如此种种。而BBC的这部《中国学校》正好回答了这类让人长吁短叹的问题。这部片子记录了几个南京顶尖学校的老师用所谓的“中国方法”教育英国一所公立学校的一组孩子。同时,这所公立学校另一半的孩子还是延续“英国教学”办法。三个星期以后,两组孩子都进行数学、中文、英文等等基础学科测试,结果天朝的教育办法果然打败了英帝的办法。
英国公立教育的堕落
首先,这片子并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估计连BBC都没有想到中国人入戏如此之深,在朋友圈“绕梁数日而不绝”。片子在本质上还是为了警示英国人,让大家知道英国公立教育已经沦落到如何地步。不知道那些英国观众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上课时间拿出睫毛膏描眉画眼,或者在别的同学听讲时大吼大叫,又或者上课迟到然后大摇大摆拒绝道歉地入场,作何感想。毕竟,在不掺和足球的时候,英国人还是以克己守礼闻名的。即便一直被英国人嘲笑没文化的美国人,估计都会看不下去。如果说国内的中学还时而有同学在课堂上交头接耳、时不时回个短信、看看杂志,在美国,很多老师直接禁止任何电子产品“崭露头角”。
而英国公立教育的堕落其实来自于英国社会阶层的固化,也就是说英国“屌丝”估计很难像中国“屌丝”一样通过教育“逆袭”。和美国情况类似,在最顶尖的高等学府,公立高中出来的学生占比越来越少。无论在牛津剑桥还是哈佛耶鲁,私立学校毕业的学生占到了60-70%。虽然有30%的学生来自公立高中,往往也是几个类似于美国版人大附中的超级名校,集中在东西海岸的大城市周围富裕的社区里。而这些名校的生源自然来自体面的中产家庭,父母往往是医生律师或者高级工程师。如果你的父母是开小餐馆的、小卖部的,或者你是新进入美国的拉美移民,或者是一名普通的体力劳动者,那么你所在学区往往只能让你接受一个很普通的公立教育。你想上私立学校?美国的家庭年收入中位数还不到6万美金,一年一个孩子3万刀左右的学费想必也不是普通人拿得出的。
而英美的精英私立学校往往以严格、不近人情为特色。我早年在人大附中念书的时候,有英国伊顿公学来插班交换的学生。他看到我在课上时而看杂志闲书,不时还发发短信、浏览网页(好吧,我在高中时并不是模范学生),简直惊讶得下巴掉到地上。他告诉我,要是在伊顿,这种做法往往直接被关禁闭一周。违纪积累到一定次数,即便是王公贵族,也要直接开除了。我只能感谢我的母校最多让我去走廊里面壁思过,从没有要开除我的意思。
后来到了美国念私立高中,每天除了要阅读上百页的历史文学作品,还要在高二就学习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远远超过中国课标的要求)。这还没有算上每周至少5-6页的论文。在这基础上,还要参加体育队的训练,每天负重跑步至少5-6公里。如果要为马拉松准备,还要多跑一些。每天学习到半夜11-12点是常态。
试图培养精英的学校都是严酷的
所以,无论是在哪个半球,试图培养精英的学校都是极为严酷的,而“自由”往往也会造成“无用的灵魂”。也许正是这种严酷,让古怪刻板的英国绅士成为电影里大家喜闻乐见的嘲笑对象。但对于像我这样一般资质的人来说,长时间自律的学习总比自由散漫好多了。所以,我只能猜想,让这小镇上的英国孩子去英国顶尖私立学校(比如伊顿或者哈罗)学习一段时间,他们的成绩也会进步不少,至少根治上课大声喧哗。
相形之下,中国的公立教育就让人放心多了。用这几位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考出好成绩,只要学会思考”。在中国,无论是立志成为农民,还是成为钱学森一样的物理专家,都要接受一样的九年义务教育。或者说,管道工人和物理学家一样都应该在十六岁时学会背诵《岳阳楼记》,并为三角函数估值。这无疑是因为中国财富和阶级的分化还没有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可喜现 象。
所以,我的那些年轻的父母朋友在艳羡英美的“快乐教育”或者“放羊教育”的时候,恐怕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英美社会阶层固化的悲剧。与其说英美表面上的“快乐教育”来自于他们开明有效的教育系统,不如说是阶级固化的结果,造成了没有上升空间的中层和下层没有动机或资源去“强迫自 己”。
恐怕这世界上本无什么彻底的“快乐教育”,但凡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些知识,或者获得些不凡的能力,总要下一番苦功夫。而对于一般资质的人来说,这些苦功夫在开始阶段并没有太多快乐可言。比如,我如今二十有三,会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慨叹,或者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感伤流泪,全凭当时花了几个痛苦的下午背诵了这些小学生看来“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诗句。如果说我们普通人很难“出任CEO迎娶白富美”,总要让我们从“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中获得一种中国式安慰。这些在我看来比幼年时代“胡吃海喝”更加深刻的快乐,恐怕只有通过日复一日的基础教育“雕琢”才能获得,毕竟人类的情感和知识宝库的大门恐怕也不是一日就可以叩开。当然,你可以批判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精英主义者”。
可能有读者会反驳我,说中国的教育抹杀了“个性”。我只能说,人不加打磨的天性恐怕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终究也只有几个孩子可以成为乔布斯或者穆斯克。大多数孩子凭着基因只能和他们的父母一样,成为一个平庸普通的人。“放羊教育”往往会造成他们一无所长,既不会读写,也没有做成事情所必需的自我约束。但是,严苛的教育往往也确实会杀死那些人群中的“乔布斯”预备军。说到底这是一个权宜之计,因为我们都会成为制度的产物——而中国的制度为了99%的人放弃了1%,而英美为了1%放弃了99%。当然,马克思的乌托邦里,一无所长的人也是可以自处的,但是咱们这不还没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吗?
中国教育真正失败的地方
我无意把中国基础教育捧上天,尽管英美但凡提及教育改革都会把中国作为参考对象。这部纪录片也体现了中国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简单来说,我们的教育缺乏一些必要的“温存”。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一名英国体育老师协助中国老师管理学生。中国老师要求学生进行“扔实心球”或者“五千米”测试,然后根据结果为学生排名。这让很多英国小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比如,一个好强的“学霸”妹子因为自己实心球无论如何都扔不到及格线伤心落泪。有趣的是,那位英国体育老师往往会安慰这个孩子。但是,在这位伤心落泪的学生上楼休息的时候,这位老师居然也触景生情地落泪了。我在国内上学这么多年,从没有见过为学生的哀伤而落泪的老师。
如果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是社会难以避免的事实,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种竞争,恐怕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教育课题。假设所有的孩子在所有方面都一样“出类拔萃”恐怕是荒谬的,在进入社会以后这种假象也会不攻自破。即便是最平等的社会,也有美丑之分、贫富之分,也有聪慧和愚昧。中国老师并没有去安慰那个实心球不及格的女生,而是告诉她“社会就是竞争激烈”,或者“你体育这么差,就是上不了好高中”。我可以想象这些老师恐怕也是这不近人情的体制一手炮制的,所以他们在看到眼泪和自怨自艾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同情心,就像他们当初自己并没有获得任何同情一样。似乎体育或者学业上的失败本就应该和人格的失败联系在一起。虽然这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但是中国老师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们,他们不需要成长为一个尊重弱者的人,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只需要成为一个“各扫门前雪”的利己主义 者。
在美国高中念书的时候,我由于一路在中国念书,哪里受得了每天5-6公里的计时“马拉松”,于是自然每天都是最后一名。即便如此,我每次跑过终点的时候,全体队员都会夹道鼓掌,就和我是第一个到达的一样,尽管这时候已经过去将近20分钟了。到了终点,就有人告诉我比昨天又进步了一分钟,实在是太值得庆祝了。最开始我以为他们在嘲笑我,后来发现从教练到队员满脸都是真诚。
这就是学校在用“爱的教育”教会学生尊重他人,也学会留下心里的温存与敬意:尽管这个社会有竞争,自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第一名,但是这和人格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也不影响学生做一个“幸福的最后一名”。而这种内心的温存看似是小事,但是在他们成长为公民以后,恐怕就会成为所谓“社会责任感”的一种。如果说高效的中国教育可以批量生产最好的工程师,那么只有温存的教育才能孕育出富有同情心的健康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