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艺术
2015-04-29古洋
古洋
Batik art—simple and unadorned cultural context
蜡染,古称蜡缬,中国最古老的印花技艺之一。据考证,蜡染工艺最迟始于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是广泛流传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经过少数民族的祖辈口口相传延续至今。
Batik, also known as “la jie” In ancient times, one of China's oldest printing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research, the latest batik process began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is widely spread in the southwest minority. As a kind of folk art, Batik continues to this day through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贵州通志》记载中,关于蜡染的解释是这样描述的:“用蜡绘画于布而染之,即去蜡,则花纹如绘。”过程需要蜡染的制作者用特制的器具铜刀蘸取蜡液,于布面绘出纹样,静置,待蜡液凝固产生裂纹后,再放入染缸内着色,由于蜡的防水功能,用蜡绘制图案的部分不会着色,染色完成后将染布放入沸水中煮去蜡质即成。
关于蜡染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但根据《后汉书》、《临海水土志》、《新唐书》等记载,有学者认为,蜡染工艺应始于秦、汉,发展于唐朝,宋以后在西北、中原失传,随苗族大迁徙后和布依族会合转入西南。因此,目前我国蜡染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的苗族、布依族、彝族、白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本文主要以贵州苗族蜡染为例,梳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在蜡染图案造型中的显现。
与精致的宫廷艺术不同,蜡染作为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工艺和图案相对简单,图案的排列均采用散点式的构图方法,连续纹样普遍采用内在的骨格造型法。蜡染颜色相对单一,主要以蓝白相间为主,画面讲究统一、整体均衡、满而不乱,特别强调在单一色彩下,点、线、面的变化与配合,粗线、细线、弧线还是块面直接决定了一方地域蜡染的风格和特点。完成后作品会用作实际的生活所需,包括衣物、挎包、头巾、襁褓布、小孩围兜、床单、被面、窗帘、门帘、手帕、腰围、挂壁等物件。而染制过程本身也包含了少数民族人民之间情感的交流,苗族姑娘自幼要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点蜡花(图3)。逢年过节,苗族的女孩们也都穿着自己做的蜡染服装,来显示自己的精湛手艺和智慧。目前流传的蜡染的图案纹样大都有特定的主题,主要可以分为自然纹和几何纹两大类。
自然纹又可分为动物纹和植物纹:动物纹以鸟纹、蝴蝶纹、鱼纹和龙纹为主,产卵较多的蝴蝶和鱼表达了苗族人祈求多子多福的朴素愿景,体现着苗族人较为原始的生殖崇拜。关于蝴蝶崇拜还有一段神话传说,在《苗族古歌·枫木歌》中描述,枫木养育了蝴蝶,蝴蝶产下十二卵,孵化出人类的始祖姜央,蝴蝶与人类就有了血亲关系,在《苗族凿鼓词》中也有“咱妈是蝴蝶,住在树心心”的说法。由此,蝴蝶幻化成为苗族的图腾崇拜经常出现在众多的传统苗族手工艺的图案当中。(图4)另外,鸟纹的运用也是十分广泛,对于鸟的崇拜在苗族文化中几乎和太阳崇拜一样古老,穿鸟衣、住鸟居(干栏式建筑),即是生活方式图腾化的表现,百鸟衣一直是苗族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蜡染所要表现的重要题材(图5)。苗族人十分爱鸟,并且把这种喜爱扩展到整个鸟的世界,例如孔雀也是经常出现在蜡染中的图案(图6)。在继承鸟图腾文化的同时,苗族人也具有极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希望给鸟类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植物纹在蜡染中随处可见,主要是一些花草的图案,比较有代表性的“梨花纹”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苗族祖先迁徙过程中,曾遇到一处梨花盛开的地方,苗族的先祖在长期迁徙中几乎耗尽心力,但忽见生机盎然的梨花,感到世界如此灿烂,支撑着苗族人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因此,梨花在苗族人的心中代表了希望和生命,“梨花纹”也成为了最具苗族地方特色的蜡染纹样。
几何纹主要包括螺旋纹、铜鼓纹、太阳纹、井字纹、各式方形纹等,这些纹样大都是从具象的事物中抽象而来,在苗族的传统中这类纹样不能作随意的更改。螺旋纹是苗族图案中最具代表性的纹样之一,制作者按照规则的圆形一圈圈向外扩散,一笔成型,苗族人称之为“窝妥”,因其形象类似流水漩涡,因此也被称作“窝纹”,螺旋纹通常与铜钱纹组成特定的寓意吉祥的图案(中间铜钱纹,铜钱纹周围依照骨格造型均匀排列八个螺旋纹),贵州丹寨的苗族服饰中的衣袖部分常常采用这种图案,一只袖子一半,合起来是一整块(图7)。关于螺旋纹的来历说法众多,最为广泛的说法是模拟祭品中牛头顶上的毛旋而成,是用以缅怀祖先的图案。而铜鼓纹最早起源于拓印铜鼓上的花纹,铜鼓是古代少数民族重要的祭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有神圣的地位。清代张澍《黔中记闻》中记载,“亻革有斜纹布,名顺水斑,盖模取鼓纹。以蜡刻板,印布者,亻革扔继蜡颉”。因此,铜鼓上的光体纹、锯齿纹、同心圆纹,雷纹以及云纹等图案都渗透到了蜡染的铜鼓纹中(图8)。除此之外还有直接借鉴山川河流,天地容貌所创造的纹样,这些纹样与苗族祖先的迁徙历史有关,类似“九曲江河花”、“三条母江花”则是在记录祖先迁徙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是对祖先历尽艰险辛酸血泪的一种记录。同时也反应苗族文化与自然共处,融为一体的民族特点。
蜡染作品以其大小繁复的手法绘以单一元素的纹样,或为纹样的夸张变形,或是多个纹样的结合。地区不同的蜡染会有各地的特点,例如丹寨地区的蜡染风格自由豪放但又结构严谨,常采用螺旋纹或其他图案;榕江地区的蜡染则更加刚健有力,纹样多采用具象的主题;黄平亻革家蜡染图案,纹样高度程式化,绮丽工整;安顺、普定以及周边的“坝苗”蜡染(图9),以其细致、优美的风格和色彩的绚丽著称……
看似简单的蜡染图案背后,传承了上千年的文化情怀,几近原始的少数民族所怀抱的淳朴本真的生活态度,是蜡染这一技术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动力。在原始生活与现在文明不断冲突和交融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了对自然的推崇和对生命本源的探寻,而蜡染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件件质朴的艺术作品,也让我们领略到少数民族同胞们几千年来对自然的敬意和对生命的质朴追求。
参考文献:
〔1〕杨晓辉,贵州民间蜡染概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3)。
〔2〕余继平,苗族蜡染纹样看苗族朴素的审美追求[J],《艺术研究》,2011
(4)。
〔3〕宋杰,苗族蜡染中的巫傩文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朱琳,黔东南亻革家蜡染装饰图案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鲁朴,《中国蜡染艺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
〔6〕马正荣,《贵州苗族蜡染图案》[M],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8月。
〔7〕邵宇,《中国少数民族染织刺绣篇2·贵州蜡染》[M],株式会社美乃美;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5月。
图片来源:
〔1〕邵宇,《中国少数民族染织刺绣篇2·贵州蜡染》[M],株式会社美乃美;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5月。
〔2〕鲁朴,《中国蜡染艺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