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的成长环境和未来
2015-04-29沈南鹏
沈南鹏
我们这个行业,在过去十年二十年,如果对创新企业有所支持,都是在不断寻找下一个创新的想法、创新的产品,和有想法的企业家。创新不仅在中国发生,也应该是全世界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不创新就会被淘汰。互联网正在改变每一个行业,今天我们看到大部分崛起的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京东,美国也是一样,绝大部分公司在信息科技行业。但创新不仅仅在互联网科技,比如医疗行业,2014年在美国上市的新企业中,医疗企业的数量和互联网企业的数量几乎是一样的。
甚至在传统行业当中,创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比如服装行业,美国有一家公司,有比较长的历史,1981年诞生,但是它在2003年的时候一共只有五家店,今天它的市值是160亿美金,超过很多百年品牌公司的市值。这个例子说明传统行业完全可以做出创新的产品、惊艳的产品,以至于成为一股新崛起的力量。我相信在中国,由于巨大的经济体量,在这些传统行业当中的创新才刚刚开始。
只有市场经济为主导,优秀企业才能脱颖而出,这样才能鼓励企业家投资以技术换取市场空间。监管是必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期待一个宽松而有效的监管环境。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有很多新崛起的现象,包括互联网金融,但是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能够让企业尤其是初创型企业在成长的早期有一段时间不断优化自己的商业模式,通过行业自律规划这个行业,这是非常重要的。证券化非常重要,有证券化,有公司上市,企业家才能实现他的真正价值,也只有证券化,企业家才能有机会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收购和兼并。
创业者、创新者的特征是什么?雷军做了很好的诠释,他在多次演讲中讲到追求卓越和极致。每个企业家做企业的原动力非常重要,利益驱动来自于好奇心和使命感。任何一个企业在开拓一个新业务的时候,一定会产生巨大的风险。过去十年这些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很多失败的企业,很多资本的浪费,但是这并不阻碍又一批新的企业家抱着愿意投资的心态去发展。
今天我们看电商行业走出来的成功企业,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到唯品会,但是后面确实有很多企业家尝试但是失败了,但这样的经验和教训会为下一次创业提供非常好的基础。
企业家如果追求短期利益,没有办法成就一个伟大的企业。尤其在创新行业当中,需要耐心,需要很长时间的打磨和积累。
作为创新企业其实有一些和传统企业很不一样的逻辑和规律。大家知道“木桶理论”,在新经济当中,恐怕反“木桶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尤其初创性的企业,只需要在某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就可以因这一点而迅速壮大,成为明星企业。如果要求一个早期企业在每一个方面都很强大,往往会扼杀这个企业起步和成长的可能性。早期企业需要的是专注,把你有的亮点尽可能发挥出来。
扁平的组织架构是互联网行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今天腾讯的成功不仅仅是过去QQ的成功,也是因为最近五六年微信的成功。这就是需要一个企业在规模达到百亿的情况下,能够把创业团队融入到公司内部。如果公司内部没有这样的创业团体,同时公司外部有很多资金支持的小企业,恐怕你很难竞争。所以,公司的组织架构已经跟原来不一样了。我们不再讲究很多的条条框框,KPI已经不再是一个合适的考核指标。
今天中国已经有了很好的创新创客的团体,但还是应该用更多的力量。首先是资本的力量,过去十年,几乎每一家上市走出来的创业公司后面都是有风险投资和PE的支持,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们希望有更多资金的支持。比如商业银行的支持,比如战略投资者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拥有一种非常好的创新和文化的意识。
今天中国创业的气氛来自过去十年、二十年的教育,但是这样的教育环境还是跟欧美很多地区有差距,我们需要强调更多的想象力和个性。我相信未来的十年,我们中国在创新创业中有更多更好的机会。
85后和70后是不一样的,85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的成长是伴随着互联网起来的,今天互联网在整个产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他们有更好的基础,比我们前一辈的企业家做出更好的成绩。同样,我们也看到,中国在非互联网的创业当中,也有很多新的爆发点。
今天我们谈论更多的是BAT、小米、京东,但是我相信五年十年以后,像华大基因、贝达药业这样的企业也会成为中国的骄傲。(摘编自作者在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