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心中那盏信念的灯
2015-04-29杨万里
杨万里
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教学30余载,我曾站在三尺讲台上,也曾默默奉献于讲台背后,服务着后勤工作。脚踏平凡的工作岗位,我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人生。讲台上,总希望与学生一道,既快乐他们也丰富自己,又温暖他们也幸福自己;讲台下,我是一股为学生默默奉献的力量……
这30余载感慨良多。人的一生足以被当作是一项工程、一栋建筑,未来的结果都只是因为今天的一个选择,未来会筑成什么样的“房子”由今天决定。但在工作实践中,每个人所持有的心态与境界是互存差异的。
朱永新教授把教师的职业态度分为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仅把教师作为“职业”。这类教师把职业当作是丰盈生活的一种手段,他们认为工作只是一种方式,生活才是目的,把单位当作是谋生之所,于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第二境界,把教师作为“事业”。这类教师心中有着价值追求与渴望,渴望着来自外界,尤其是学生、家长及同事的肯定,他们往往把工作当成是生活的核心,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自我的成就感、归属感。第三境界,是把教师作为“志业”。这类教师把职业上升为一种信仰,视为人生意义的宗旨,职业、生命与使命浑然为一体,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入理解和执著信仰,驱使着他们通过学生的卓越发展、事业的价值性实现,完成个人生命的丰富扩充。
教师是什么?教师,是一种职业,可以是一些人所热爱的事业,也可以是谋生的手段。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光辉了。”它蕴含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尊敬与颂扬。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还被比拟为“蜡烛”、“春蚕”;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往今来,人们给了教师各种各样的比喻,以形象地说明教师是什么。然而,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教师不应仅是“蜡烛”、“春蚕”;作为一项工作,教师更不能只是园丁或工程师。夸美纽斯对于教师的概括及定义,赋予了这一职业光辉与伟岸,尊敬与颂扬,同时也是对教师职业的一种无形压力,为了与“光辉”保持一致,迫使教师逐步向“完人”的方向努力。
至此,我有了自己的思考。教师是什么?教师可以当警察,因为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集体、小社会,各类“案件”频频发生,是是非非教师来斟酌评判;教师可以当主持人,一篇篇教学设计,一次次公开课,少不了自行编排游戏和花招;教师可以当演员,因为原本平缓和蔼的情绪基调上总会不时夹杂着波浪;教师可以当清洁工,值日表的制定需要教师全面统筹,当然,一定会有不会做值日的孩子,尤其是低年级,那么,教师拎起扫把拿起拖布则成为必然;教师可以搞工艺美术,板报、板书,布置教室,教师是每个班级里的民间艺术家;教师可以当作家,写计划、做论文;教师还可以当歌唱家,偌大的教室,安静的氛围,练就了发自胸腔的完美高音。教师是什么?在文人眼中,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花匠。
后勤教师是什么?在创建“节约型学校”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和完善各种资源的使用与管理制度,使得学校各种资源的使用与管理制度更加规范、有序、和谐。傍晚,师生下班放学后,楼道里穿梭着手电筒的一丝光亮,后勤教师在履行每日职责,检查水电及锁门情况,确保校园安全。后勤教师维护暖气设施,检修水电设备,维修锅炉、炉灶,检修门窗玻璃,这些点滴小事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随着学校住宿模式的开启及扩大,后勤教师除了自己的家庭、学校外,又有了第三个家——宿舍之家。学生的饮食、起居、安全及课余统一学业辅导等,都成为了后勤教师肩上一个个沉甸甸的担子。后勤教师所做的一切只为能得到这样的回音:“我们需要学校的管理,更需要人性化的关怀,学校做到了,后勤教师也做到了,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家的温暖。”为了能让学生们吃得可口,住得方便,睡得舒适,学校领导对后勤的精心管理给予高度的关心和支持,对后勤服务给予了充分肯定,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关爱贫困学生的生活,让贫困学生感受到了学校“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育人理念。
一份平凡的工作岗位,何以呈现一个又一个优秀?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不管喜欢不喜欢,那都是我自己必须面对的,都是没有理由草草应付的,都必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那不仅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留住心中那盏信念的灯,有了灯塔方可以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