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2015-04-29未江涛
未江涛
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涉及动力、模式、路径、形态等多方面的全面变革。城市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从具体内涵上来说,这种转型面临着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等全方位的调整与转型,既包括了经济方面的转型,也包括了社会方面的转型。由于城市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是社会经济活动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对集中的场所,因此,对于城市转型而言,城市经济的转型显得尤为迫切,甚至可以说,城市经济转型是城市能否实现转型的基础。通过城市经济转型,可以主动迎接产业的更替与升级,及早培植主导产业,重建符合城市化要求和城市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新型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减少城市的发展振荡,保持平衡持续的增长,让城市摆脱发展的衰落困境。
一、传统发展理念下的城市
转型问题探讨
纵观发达国家城市转型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推动城市转型的动力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初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促进了城市人口的集中和规模的扩大。在严格意义上,该时期人口和生产集聚的地区被称作“集市”。18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替代了传统的手工业,工业成为推动城市转型的主要路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开始崛起。
在工业化推动下的城市发展阶段,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传统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发展是以经济增长和空间扩张为导向的发展观,属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忽略了城市发展所依赖的土地、水、空气、资源的供应和废弃物排放对城市发展的实质性限制作用。在这种单向线性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生态环境中。城市化虽然加快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却没有解决城市空间价值的提升和城市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等问题,导致城市不断恶性膨胀。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市问题尤为凸显:一是出现了人口拥挤、交通拥堵、居住环境脏乱差的现代“城市病”;二是粗放型经济发展导致城市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生产要素得不到有效配置;三是城市空间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偿付土地租金能力差的工业占用了大量的城市用地,城市单位土地的使用效益下降。
二、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
城市转型发展
1可持续发展理念。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我国当代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靠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和使用低廉劳动力成本实现的城市发展将难以为继,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转型迫在眉睫。因此,我国的城市发展必须尽快实现从“规模式扩张”向“精明式增长”转型。“精明式增长”是学者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该模式认为,城市发展是资源环境的子系统,城市经济与产业、人口、社会以及基础设施等的发展要受到外部资源环境的制约。城市的增长并不是无限的,而应是适度的。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封闭式循环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生产消费环节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精明式增长”模式,我国政府在科学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批判地吸收人类各种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城市发展而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城市人、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服务业与城市转型发展。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是整个转型系统中的主导性变量,城市转型发展的趋势就是城市产业空间的重构和趋于服务化。从现有文献的研究和城市发展的实践来看,通过发展服务业构建服务经济体系实现城市转型,是国际城市发展的共同规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都经历了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且增速超过GDP增长、在产业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作为带动现代城市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服务业的创新效应和溢出效应正在引起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形成了一种互动趋势。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无论从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从顺应世界城市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看,我国都必须突破单靠工业推进城市发展的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形成以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为引领的新的城市产业体系,让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转型发展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转型尚未形成互动关系。大部分城市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规模偏小,发展质量不高,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无法直接融入世界城市体系,影响了城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城市功能的优化。
鉴于这一现状,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2007年,国务院颁布《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明确了转型的城市类型,并提出要加快转型步伐,跟上世界城市发展的节奏。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加快“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表明国家己将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正在推进的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推动城市真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三、积极挖掘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
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结合服务业与现代城市转型的线性互动关系,因为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使其成为了当前推动城市转型的新动力。
1现代服务业拓展了城市的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很明显的产业融合性,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能与各行各业相互融合渗透。具体而言,一是把知识、技术、制度和文化融入到传统服务业中,形成新型产业形态与传统产业形态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相互补充的局面,完成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二是促进产业分工,延伸价值链。随着对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质量产生新的需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大了生产的迂回环节,不断促使分工的深化和交易效率的提升,专业化程度也随之提高,不但延伸了城市的产业价值链,而且提升了整个生产链条上每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和附加值,优化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带动城市向更高阶段转型。
2现代服务业提高了城市的发展质量。现代服务业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竞争优势,往往流向城市形成集群化发展趋势。这种地域集中化所产生的外部规模效应又会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产业关系,带动更多相关企业进入城市,从而使得价值链条上的更多环节在此区域集聚,降低要素空间流动的成本,同时可以获得范围经济带来的商务成本的降低。现代服务业通过在城市集聚发展,一方面优化了城市的空间布局,使传统的城市空间价值被重新发现和提升。按照级差地租理论,现代服务业具备偿付较高租金的能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逐渐取代了城市中原来的老工业基地,使得原本衰落的城市空间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重新塑造了现代城市的外在形象,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和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城市的功能置换。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城市的创新能力。现代服务业多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它的集聚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外溢,从而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3现代服务业扩大了城市的社会效益。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外部经济性。外部经济性是某组织或部门内部生产运行效率得到提高而形成的“外溢效应”,它并不一定要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社会效益的产生主要通过外部经济性表现出来。从长期看,现代服务业的产品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生产者除了获得预计的收益外,还会产生大量的“外溢”收益,尤其是可能对社会产生广泛的福利,如金融、咨询、法律援助等业务,能够使整个社会受益。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承载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大。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可以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现代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提升城市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交通运输服务的完善,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较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信息网络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城市企业提供高效的国际市场动态信息。因此,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其外部经济性就会越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会越大。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