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开展班级心理团体辅导 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形成

2015-04-29郑丽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3期
关键词:辅导教师心理品质团体

郑丽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是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来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达到良好的适应和开发内部潜能的助人过程。

当今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得到父母的过多照顾,溺爱和娇惯,而城市住宅的“封闭性”,又使得他们从小与玩具、电视、电脑接触过多,而与小伙伴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许多孩子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合作精神的不良个性。通过对我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学生大多都有独生子女的通病,私心重(独我)、不懂得关心别人、娇气(拈轻怕重)、敏感等等。而且,在同一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基本处在同一个层面上,也就是说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而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往往受团体心理现象的影响比较大,他们在群体中容易模仿和学习新的行为,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团体辅导比个别辅导更有效,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来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

一、精心设计活动方案

要提高班级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的实效性,主题的选择,方案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只有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才能有兴趣,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敞开自我的内心世界。同时,班级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要重在“游戏”的环节上下工夫,让一个个设计巧妙的游戏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辅导教师要转变思想,变换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活动中营造和谐的氛围,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题的辅导过程。此外,辅导教师还要注意把辅导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区分开来,以“活动”代“讲解”,以“引导”代“灌输”,寓教于乐,把辅导目标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活动中,让学生在辅导教师精心设计的游戏过程中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调整。

二、重点强化情境体验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而瑞士近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任何学习都应从情境开始。人的心理活动或心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发展的,所以,把来自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放回到类似的环境中去再认识,重新进行调整,这既有它的针对性,又有它的实际效果。因此,我认为,班级团体辅导活动中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因为教师只有在活动中为辅导主题提供了模拟的相似的生活场景,提供了动态的再次经验,才是符合了心理团体辅导的基本原理,才能体谅当事人的情感,才有助于学生澄清问题的实质性情境,才能发现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模拟生活场景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要具体而不抽象,尽可能生动有趣,使学生兴味盎然,专注投入。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1. 关注全体学生。团体辅导是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或者是需求来设计和进行的,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被注意到、关注到了,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活动中主角,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体验。因为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切身感受到自己是被老师、被同学高度重视和注意着的时候,他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才会得以激发,我们的团体辅导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2. 学生自主参与。心理团体辅导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体验、自主感悟。因此,团体辅导的关键点是教师要把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否则,带有强制性的学生的被动参与,会使辅导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毫无收获。因此,教师在活动的设计之初要考虑和照顾到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选择趣味性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方案,学生的积极性有了,辅导的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

心理健康教育确实难度很大,而且很难一蹴而就,但是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实施班级心理团体辅导,不失为一种灵活机动而又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只要操作得当,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猜你喜欢

辅导教师心理品质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七 彩 画 廊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How to get relaxed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