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洋古镇的风车诗

2015-04-29杜晓波

寻根 2015年3期
关键词:五谷丰登风车

杜晓波

地处浙西的建德市大洋镇,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兰江上发达的古代水运,毗邻的严州古城的商贸繁华,以及古代文人骚客的流连忘返,赋予古镇浓郁的人文气息,孕育了人们高雅的文艺情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大洋农民,有着虔诚的诗心,有着粗朴的文学素养,他们在扬谷风车的谷斗板上及车肚壁上用毛笔写诗,把他们对风车的赞美之情、哲思之胜和描摹之形含蕴其中。此诗被人们称为“风车诗”。

风车诗创作繁盛期当在清末民国。从大洋采风所见,最早的年份在“大清光绪岁次甲午(1894年)”。详揆风车诗,多长句,格式为“四字(或一字)短语+四言(或五言、六言、七言)绝句”,并书有风车置办者姓名、制造年月。四字短语通常是“川流不息”“五谷丰登”“激浊扬清”“吞金吐玉”“虚实分清”“去虚存实”等。

风车诗属“打油诗”,虽平仄不谐,佶屈不顺,连贯性不好,用词表意大同小异,但短小精悍,口语化明显,字面意义易懂,有独到语言表达效果,甚至不乏清新出众之作。它巧妙运用象形、借代、会意、隐喻、双关等表现手法,从动物、珍宝、风雨、人物、故事、神话、民俗中选取题材,竭力表现深刻的劝农思想主题,尽情勾勒美好的乡土生活梦想。

下面,让我们选择一些或新或旧之风车,一起拭擦尘灰覆盖的历史记忆,初探其吉祥美好之寓意。

吉祥图:龙马形象描绘

龙、马、虎、麒麟等都是浙西民间敬仰的具有吉祥平安寓意的动物形象,赋予图腾的崇高地位。黄金、珍珠、玉石是千百年来浙西百姓十分喜爱的贵重装饰物,更视为财富积累的象征。风车诗作者把风车喻为祥禽瑞兽,把谷物比作珍宝,意在敬奉神灵,寄托愿望,祈求上苍护佑赐福,表达了对丰足安宁、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的向往。

从全句来看,风车诗中运用的比喻形式,有的为一个本体带多个喻体,或本体喻体紧缩其语,连在一起。语言简洁,结构紧凑,脍炙人口,易读能懂。

一、风车摹形。作者多有美学之慧根,善于发现和提炼风车形象美。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中,灵巧的内部机理备受注目,风车以可爱活泼的形象面世。

龙、虎:绘其形拟其声,以表雄镇一方,象征吉祥、强大。表现了粮食加工的先进生产力。如:

五谷丰登:远看虎形,近听龙声,食落肚中,口吐黄金。(仇炳海办,公元一九八八年秋月新造)

马:彰示活力无限,赞美了风车力量。如:

五谷丰登:形如马立,鸣震雷声,吞金吐玉,激浊扬清。(胡根荣办,庚辰年春月)

还有的以麒麟作比,有祥瑞降临之意,表达了祈福心理。如:

盈:立如麒麟,声似雷鸣,吐玉吞金,五谷丰登。(公元一九九九年,岁次乙卯仲冬,鲁润奎新办)

雷:用铿锵动听的音律加以描摹,塑造了宏大雄浑的意境。如:

形如马嘶,声似雷鸣,口吐白玉,肚装黄金。

风、雨:鼓叶旋转之下谷流倾泻,被作者以春天的和风细雨加以描述,意趣盎然,气韵生动。如:

不电而雷,春雨而风,留真去伪,双手成功。(公元一九八四年九月新置,周卸奶办)

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特点、性情和行为动作。此写法随处可见,赋予风车以生命活力,使文句变得生动形象。如:

激浊扬清:动者其心,静者其体,所遇者化,所存者仁。(公元一九八五年乙丑年新建,徐庆喜置)

二、谷物摹形。大洋镇农民对粮食珍爱有加,风车诗多以“珠宝”“黄金”“玉石”等作喻,极言粮食之珍贵,表达丰收之喜悦。

在这里,喻体大大美化了本体,即对谷之金黄色泽,米之洁白光彩加以发挥和想象,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黄金:以色、以光泽而言,意味着珍贵无价。如:

丰:龙声虎形,万马奔腾,五谷丰登,积似黄金。(何来富办)

玉:又谓白玉、玉珠,描摹米色之白。如:

激浊扬清:立地如虎,翻身是龙,腹分虚实,吞金吐玉。(陈卸弟办,一九八七年夏月)

珍珠:夸耀筛选糠秕之后的米色米形。如:

五谷丰登:远听龙声,近看虎形,叼入珍珠,口吐黄金。(李秀坤办,公元一九九三年季春新造)

人文情:人物、地理讲述

风车诗很潮很复古,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生动演绎关于风车的时空故事。表现的主题有传播农艺制作风车的历史人物,有江南地名,有所处朝代,讴歌了尊师重道、创造不懈的民族精神,记录了中国地大物博、多姿多彩的风情,彰显了拥戴君主、热爱疆土的平民意识。现分别加以说明。

一、鲁班、关羽等人物行为描写。如:

盈:公输造麒麟,伏以化龙鸣,威显三关过,轮回四季粮。(一九八七年秋月,鲍炳生)

鲁班,又称公输般,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杰出的创造发明家,取得了木工工具、古代兵器、农业机具、仿生机械等许多发明成果。后世木工匠尊称其为祖师爷,相传风车为其发明。号字前两句,以瑞兽麒麟极言风车形象之美,用木匠动工所呼“伏以”引出龙鸣之声,意在对鲁班精通机关技巧、道法高深大加赞美,有励志效果。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敬称其为“关圣”“关帝”等。“威显”是后世皇上追封的尊号。引用于号字,是因为风车的运行原理与“过五关斩六将”有相似之处。用风力使谷壳与米粒彻底分离的过程要经过三道关口,即“仓底输入”“风叶旋转”“出口分离”,故号字者称之为“闯三关”。对千古名将关羽的形象描绘,寄托着百姓对风车神奇结构的礼赞,同时也是对忠君爱国思想的弘扬。

二、江南地名的嵌入。如:

五谷丰登:深山绿木成宝库,运龙游之赛玉山,清风隆隆显黄金,风声吐出长年玉。(王树清,岁次癸亥年新办)

上例中“龙游”“玉山”两地名所喻对象分别为风车中的谷粒及筛选出的谷粒。这样的语言运用,贴切自然,生动传神,显示了风车的莫大功劳,也具有地理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由于交通环境的闭塞,地域信息的锁闭,古代人出门很不方便。嵌有地名的风车诗,大有启蒙作用,有很好的引导功能在里面。陌生的地名,召唤着大洋农民接触外界,开阔视野,在更广大的地域空间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清光”“清风”别有用意。如:

激浊扬清:运以手法,出自心裁,渣滓尽去,清光大来。(辛亥年巧月造,杨善庆办)

川流不息:深山求木,体形如马,肚中发雷,清光大道。(岁次乙丑年,徐建平办)

例句中的“清光”寓含着对大清帝国的忠诚与敬仰。清代统治者利用文化对百姓进行心理钳制,这对民俗心理的影响也是殊为深刻。以“清光”形容筛选后的谷物光泽,有双关之妙,既有谷米价值赞美之深意,又有对国尽忠的传统思想之呈现,反映了大洋农民淳朴、善良、乐观的性格。

民俗魂:风车工艺、扬谷农活展示

民俗,亦即某一地域人类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浙西风车号字中,大宗农具风车是该地区农事劳动的物化象征,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作者竭力表现传统语境下江南民间稻作农业的生产方式,努力体现出风车的造物观念及审美和文化价值。

一、风车机具制造的演示

扬谷风车曾经是非常伟大的发明物,尤其在近代以前的中国。它是一种用来去除水稻等农作物子实中杂质、瘪粒、秸秆屑等的木制传统农具。主要由车身、料斗、风叶鼓、正次品出料口、出风口、料斗调节活板等组成。

风车由本土木匠制造。风车号字将风车制造的整个过程予以艺术化呈示,旨在倡导创造改变生活的崭新理念。如:

1 丰:原在深山老林,木工精心制成。玲珑玉手飞转,肚内吐出黄金。(鲍建义,公元一九八八年办)

2 丰:方圆壹疆形似虎,财粮并茂活为龙。根基永固千秋业,师制龙虎声隆隆。(江寿昌办,公元一九八六年秋制)

例1介绍了风车的材质来源和制作工艺。风车的设计理念是利用风力驱动,在整个机械装置的制作过程中对木匠技艺要求很高。风车制作和运转效果的诗意阐析,使受众充分领略了工匠的高度智慧。

二、扬谷劳动过程的展示

稻谷收割、脱粒之后,为了把谷秕、碎稻秆和谷粒分开,必须用到风车。稻谷碾压后,为了把糠和米粒区分,同样要用到风车。扬谷有一个程序分明、连续操作的过程。通过农家扬谷劳动的影像描述,号字倾诉悲悯众生的大爱,歌颂了农民致力农桑、勤苦不懈的敬业精神。如:

1 丰:去伪存真,运之掌上,声似龙鸣,形如马立。(陶法奎号,公元一九八七年)

2 吞金吐玉:立形如猛虎,翻身却是龙。腹内分虚实,口吐万年粮。(农历戊辰年,徐马海号)

3 分清虚实,脱轻聚重,聚心吐壳。(岁次丁丑年仇氏拓奶办)

例3以摇动风叶带动实秕分离的描述,生动体现了风车在农业劳动中的重要价值。稻谷经风车扬过后就可以入仓了。

风车诗多由书家所写,技法纯熟,布局匀整,风格古雅内敛,浑厚爽朗。风车诗的落款也是千姿百态,个性鲜明。虽习用现代公元纪年写法,但充满古意的表达也随处可见。年采用天干地支法表现,月用“桃月、桂月、巧月、榴月、春月、孟秋、腊月”等雅称表现。有的一并书上郡望,如“延陵”等,名字后缀则有“办、新办、办立、办用、号、置、合置、记”等,透射出附雅合辙的文化色彩。整体非常出彩的有“大清光绪岁次甲午榴月,延陵四勿茂办”,显得雅致而有品位。

千百年来,风车诗根植于古严州大地,蔚为风尚,绵密而富情趣,发挥着对人的教化和陶冶功能。人们不免为大洋镇农民追求复古、风雅,在农具家具上处处题字作画的文艺喜好点赞。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娱样式的多样化,风车诗如今已处于濒危的尴尬境地。作为地域文化遗产,我们应以抢救传统文化为己任,认真加以保护、传承和利用,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此外,我们在对大洋镇农民耕读传家、崇理尚义的胸襟情怀肃然起敬的同时,要将他们这份追求文化的精神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五谷丰登风车
劝思
童画世界
九月
小风车
欢乐小猪便当
哪个风车转得快?
唐山博物馆馆藏明万历款五彩五谷丰登纹盘赏析
纸风车
瞻仰三黄风车庙
小风车,转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