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
2015-04-29姚康康
姚康康
最早在孟姜女的传说中加入送寒衣情节的是唐代《敦煌掇琐》,其中“孟姜女”条云:“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子不复归。造的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
这个故事情节流传甚广,在长城沿线都有不同版本的流传,在秦长城经过的甘肃陇西下方南部的西和、陇东的镇原和宁夏的彭阳附近的地方,也有着广泛的流传,有的言为生人送寒衣,有的言为亡人送寒衣。在这些地方,孟姜女的丈夫一般被称作“万喜良”或“范喜良”。
在2002年出版、赵子贤著、赵逵夫校订的(《西和乞巧歌》中收录的杨克栋、苏有元、常志强等人搜集的一些20世纪40年代以前流传于陇南西和县的一些传说,其中即有孟姜女的传说,它以十二个月为框架把故事情节装进去,现抄录于此:
正月里来是新春,孟姜女和范郎成了亲。成亲刚刚满三天,秦始皇抓夫修长城。
二月里来刮春风,绳绑范郎离家门。从此再也无音信,丢下孟姜女一个人。
三月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上新坟。人家上坟祭祖先,孟姜女上坟哭自身。
四月里来四月八,娘娘庙里把香插。不求儿来不求女,只求范郎早回家。
五月里来五端阳,雄黄药酒人人尝。夫妻都喝交杯酒,孟姜女斟酒不见郎。
六月里来麦子黄,龙口夺粮家家忙。孟姜女农活无人帮,想起范郎哭一场。
七月里来热难当,挂起蚊帐搭凉席。人家的床上成双对,孟姜女单身守空房。
八月里来菊花开满院,孟姜女盼望捎书雁。大雁天天空中过,把眼望穿信不见。
九月里来秋风凉,家家都缝棉衣裳。人家缝衣有郎穿,孟姜女缝衣压柜箱。
十月里来十月一,数九寒天北风起。收拾行李上了路,孟姜女给郎送寒衣。
十一月里来大雪扬,天寒地冻路又长。一路受尽万般苦,孟姜女千里寻范郎。
十二月来一年满,范郎苦死在长城边。哭倒长城八百里,孟姜女贤名天下传。
在这首歌谣里,有成亲、征边、送寒衣、哭长城等关键性情节。而在甘肃镇原县北与宁夏彭阳县南又有相似的关于孟姜女的传说。《彭阳县志》里记载:公元前306~公元前251年之间,“秦昭王‘起兵伐义渠戎,于是素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据胡”。镇原、彭阳旧属北地郡,整个秦长城西起甘肃临洮,经宁夏、陕西进入内蒙古,然后转向黄河西岸,最终东到辽东郡碣石。秦长城在镇原和彭阳境内基本呈东西走向,在长城附近到现在仍有孟庄塬、姜家洼的地名,而在长城从东到西,都有姓万的人家。那么孟姜女实指孟、姜两姓的女子(有传为一人,有传为多人)去修长城的地方寻夫、送寒衣。而在长城内外风俗又有区别,一般来说,长城外面的是胡人,长城里面的是秦人,故时至今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长城内的人家特别注重祭奠先人,谓之“送寒衣”,盖源于孟姜女给丈夫送寒衣之故也。在这附近的地方,每逢十月初一送寒衣,孟家、姜家的女子往往结伴而行,共同祭奠先祖,意为冬天来了,天气寒冷,在九泉之下的亡人也需要亲人从阳间送去的“御寒之衣”,这些“寒衣”用白纸折叠而成,于农历十月初一晚焚烧,即“送寒衣”,在这里流传的一首《孟姜女》里唱道:“月儿圆圆分外明,孟女丈夫筑长城。哪怕万里迢迢路,送与寒衣是侬情。”在这首歌谣里,如果认为第一句“月儿圆圆分外明”只是起兴,那么孟姜女就有可能是给在世的丈夫送寒衣;如果第一句点明具体时间,那么很有可能是在祭祀丈夫。在另一首《送寒衣》中唱道:“正月里来是新年,家家户户都团圆。人家过年酒和肉,孟姜过年一杯茶。二月里来天气长,老龙抬头暖气扬。冰消雪化农时忙,秦始皇下令打城墙。三月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上祖坟。人家上坟双双对,孟姜上坟独一人……七月里来秋风凉,家家户户缝衣裳。人家缝衣有人穿,孟姜缝衣压柜箱……十月里来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左手端着浆凉水,右手拿着钱和纸。唉,一送送到长城外。”从这首歌谣里可以看出,送寒衣风俗由来已久,应该早于孟姜女送寒衣,文中提到的“浆凉水”“钱和纸”,是镇原、彭阳一带典型的祭奠亡灵的道具。可见,在十月初一到来之时,家家户户既要为生人准备棉衣,又要为亡人(一般为先人)焚烧棉衣,而孟姜女需要给亡夫送寒衣。而这首歌谣结构与陇南西和流传的《孟姜女》故事大同小异,都套用十二月份,有征边、送寒衣等情节,这与西和、镇原、彭阳县均位于秦长城附近有关,同时,秦朝修筑长城的帝王统统演变成为秦始皇,这可能与其实行的暴政有关,故修长城的苦难也就需要他一个人承担。那么,“送寒衣”的习俗似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种是秦时从今天甘肃、宁夏附近征调了大量民夫去修长城,征夫生活在西北寒冷之地,于是到了每年十月天气寒冷之时,妻子们怀念丈夫,亲自缝制寒衣送到长城工地,至于死亡者亲人们便将棉衣焚烧掉,后来演化为一种风俗,衣服也由棉衣变为纸叠的衣服。而在送寒衣的妇女队伍中,以孟、姜两姓居多(今在长城内甘肃、宁夏有孟、姜、万几姓广泛分布)。所以,从这些怨妇中演变出一个典型的孟姜女给万喜良送寒衣的故事也就不足为奇。
另一种可能是送寒衣与祭祀祖先有关。《陇东风俗》介绍“十月一日”道:“时农历此日城隍庙建醮,诵经,民多化纸钱于庙门,以祈福禳灾,追祭祖魂。习以剪纸衣焚化,名曰‘送寒衣,以示慎终追远。城镇居民,也有在十字路口焚化纸钱,追悼已故亲人的。”这里的“建醮”疑笔误,应为“打醮”,指一种祭祀亡灵的仪式,其中要用到一种淡酒水即“浆水”,故在十月一日人们祭祀先人的这一天,孟姜女也祭祀了亡夫万喜良,因万喜良与孟姜女无后,故要由妻子祭祀,否则他在阴间没有寒衣穿,将会挨冷受寒。因而这也将祭祀亡祖与孟姜女祭祀亡夫联系在了一起。今在甘肃、宁夏秦长城内一带,每年十月一日仍有送寒衣的习俗,其内容多谓祭祀先祖,尤其祭祀新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第三种解释,据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十月朔日,黍腥,俗谓之秦岁首。”按:夏商周三代的历法不同,夏代以正月为岁首,商代以夏历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秦代及汉初曾以夏历十月为岁首。秦为什么要以十月为岁首呢?顾颉刚在《汉代学术史略》中介绍道:“以前做天子的要‘受命(受上帝的抚有四方的命),要‘革命(革去前代天子所受的命)。”他们用五行说来解释朝代更替,黄帝为土德,后来禹据木德而兴,在无形中木是克土的,此后汤以金德而克夏木,文王以火德而克商金,到了秦始皇以水德克周之火德,以十月朔为岁首。夏建寅,商建丑,周建子,秦建亥,故秦代十月初一即一年之“元日”,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因而秦代后人在十月初一祭祀应与此有关。后来汉变元,复以正月为一年之始,秦代十月初一就失去了元日祭祀祖先的意义,而纯粹成了文化遗留,后来在演变过程中,又逐渐加进了孟姜女送寒衣、祭夫的内容。现在在镇原、彭阳有些地方,有些农民至今还能道出他们的祖先是长城里面人还是长城外面人。由于长城内为秦,外为胡,风俗不同,在长城里面居住的人,为了纪念修筑长城而死去的人,每年十月一日都有烧纸钱送寒衣的习俗,而长城外面的人则无此习俗。据此看来,孟姜女送寒衣、哭长城的故事应是秦人征夫后人的集体记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留存,它应该有着原始的母题。在千百年的岁月演变中,他们逐渐忘记了自己家中为修长城而死去的亲人,在修长城的过程中,征夫几十万,死伤应该很多。那么居住在长城附近比如西和、镇原、彭阳等地的人家,被征调的青壮年应该很多,惨死在长城工地上的类似万喜良的征夫应该很多,像孟姜女一样失去丈夫的女子也应该成千上万,开始的时候,她们可能在十月初一祭祀先祖的这一天同时祭祀了自己家中为修长城而死去的亲人,后来时间更替,年代久远,后人渐渐淡忘了死在长城工地的祖先,而孟姜女的故事渐渐凸显,从而成为一个千年流传、群众口头集体创作的故事,孟姜女祭夫也成为群众共同追忆的民间传说,故事所蕴含的对爱情的忠贞、反抗压迫也成为其流传的基础,成为汉民族共同的记忆,具有重要的民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