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变奏曲式分析
2015-04-29朱文婕
朱文婕
【摘要】在众多西方作曲家中,贝多芬所创作的交响曲是达到了音乐的巅峰,并开创了浪漫时期的艺术的先河。那么,他的交响曲的创作技法、结构特征在作品中是如何展现的,是一个值得探讨、令人感兴趣的论题。本文将作曲家的创作技法、结构特征与音乐作品分析相联系,以个案研究方式深入挖掘、探寻其规律,进而拓展研究路径。
【关键词】交响曲;变奏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四乐章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是海顿创作及定型。交响曲的乐章形式、结构可以由作曲家自己来定,可以颠倒乐章(如U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就将第二乐章和第二乐章的形式颠倒),也可以增添或删去乐章(如贝多芬F大调第六交响曲和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也可以自行改变调式,或将其它形式的音乐借用到交响曲中。古典时期的的二位音乐大师把古典交响曲发展到了最成熟的阶段,他们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三位大师把维也纳古典乐派发展到r颠峰的状态,也使得交响曲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贝多芬更是把交响曲的内涵和思想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现代意义上的交响曲概念就在这个时期形成了。
贝多芬《降E大调第二交响曲“英雄”》op.55创作于1802-1804年,在贝多芬的创作巾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辉煌的作品,作品表现J,作者理想中的英雄形象和英雄为人类白由而作的斗争与牺牲,同时也表达了通过英雄斗争而给人们带来的美好生活。这些内容通过四个乐章表现出来。其巾第四乐章,是最后的凯旋,完全胜利,出现的是节庆和舞蹈的场面。这部交响曲最初是题献给拿破仑,但当贝多芬知道拿破仑背叛了革命之后,它就愤然涂掉了题献的词句。
一般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多采用舞曲性格的急板如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而贝多芬是一位擅长于变奏曲的作曲家,他的《降E大调第二交响曲“英雄”》 op.55作品的第四乐章中共有9个变奏曲。本文以贝多芬《降E大调第二交响曲“英雄”》叩.55第四乐章为例,从引子构成、主题构成、曲式结构及变奏手法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试图分析他如何运用变奏曲式的具体表现,以求更准确地理解贝多芬的创作技法,更深入地感受贝多芬的音乐。
一、引子构成:反常规加引子,使主题更加形象、生动
第四乐章的构成是多主题变奏曲式。这一乐章的引子是由12小节组成,它非常引人注意。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的作品用变奏曲式写都不使用引子的,而贝多芬作为古典音乐大师,却一反常规地为第四乐章加了引子,这其巾另有意义。1.引子的音响是:急速而热情,是激动的感情。它以强劲的力度、弦乐齐奏的音色、曲首冠音的旋法,加上始时大幅度上行跳跃的装饰音进行。2.引子的音长:主要呈规整的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后结束在二分音符上。3.引子的节奏组合:是等分性组合加顺分性组合加逆分性组合。其巾,等分性组合是主要的节奏组合特点,来增强音乐的律动性。顺分性组合则是增强音乐的歌唱性,逆分性组合是增强音乐的语言性。这几种节奏组合混合在一起,使音乐的表现力、音乐形象更加增强、鲜明、生动。
二、主题构成:混合组合的节奏型,恰如其分的塑造主题的英雄形象
第四乐章的主题是由32小节构成的二段式曲式,主题采用的音乐是歌颂普罗米修斯的:1.主题结构:从第一段看,主题的音型采用八分音符,休止符较多,旋律并不完整。首先使用弦乐器的拨奏技法演奏,而后移高一个八度重复演奏,在第二段里继续保持相同的写法的同时,加入了动机。2.主题形象:第一主题是普罗米修斯根据自己的形象所塑造的“人”的,这个时候是不成熟的状态,他们止在小心翼翼的学习普罗米修斯给他们的示范和教导。3.主题的音长:第一主题的音长模式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4.主题的节奏组合:仍然是混合组合。在第一主题巾,采用等分性组合,这样表现的音乐律动感较强,形象的描绘出第一主题塑造的英雄形象和“人”在成长过程巾的一个缓慢阶段与未来探索。后面的两个主题以及几次变奏,也是通过音强、音色、音高、音响、节奏、旋律、等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个人的审美理念,在严谨、逻辑性地理性思路巾进行展开,表达出作曲家想要塑造的音乐形象,并一环扣一环的使这种形象成长、壮大直至完美。刻画出叭多芬当时心中的英雄形象:有着理想信念的精神、自我牺牲的豪迈行为、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勇气、都表达得栩栩如生、高大伟岸。
三、曲式结构及变奏手法:九个变奏围绕主题,对英雄的怀念
这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图示如表1所示。
变奏一、二视为一组,在音乐形象和写作手法上是一致的。变奏一,是用弦乐二重奏,复调手法,主题由小提琴2奏出,小提琴1和大提琴是对位声部。变奏二,用弦乐四重奏,小提琴l演奏主题,对位声部用二连音。变奏二,开始了新的阶段,在同定低音上出现了一个富有歌唱性的并具有舞蹈性格的主题。84-107小节出现了第二主题,但调式没有改变。变奏四,是一个大的展开部,出现了新的调式(小调)、词性。117小节是个严格的单一主题四部赋格的呈示部写法的赋格段,主题由小提l,小提2,大提,低音贝斯轮流奏出,最后在164小节由小提琴l有一次补充进入,然后是自由的展开,保留着复调手法。变奏五,紧接着前一个变奏,仪有第二个主题,仍然是轻盈的舞蹈性。第二乐句反复时有较大的补充性。变奏六,群众欢舞的场面,具有吉普赛风格的节奏型。在变化的同定低音上出现了主题,主题在低音区和巾音区交替演奏各反复一次。从243小节开始补充。变奏七,这是第二个展开段落,两个主题都使用了,从277小节使用赋格段,主题是反向的。变奏八,对英雄的怀念,原来的轻盈的舞曲的主题,变成了深沉,怀念的性质。速度也有所加快。变奏几,紧接着上一个变奏的发展,引出了最后一个变奏,哀悼般的回忆发展成规模宏大的一游行行进,气势磅礴,原来舞曲性的第二主题这是变成r庄严宏大颂歌,歌颂胜利,歌颂英雄的业绩,并包含对英雄的怀念。尾声,从397小节开始,仿佛是游行归途巾的沉思,人们迈着沉重的步伐,继续着对英雄的思念。有着深刻的哲理性,点题,最后的极速速度乐曲最终把我们带入节庆的场面结束。
四、结语
贝多芬《降E大调第二交响曲“英雄”》op.55第四乐章中,我们可以读到大量的音乐创作元素。每一段的变奏都蕴含着无穷无尽的音乐情感,或喜、或悲、或欢动、或深沉。而在演奏技法上,也同样值得每一位演奏家花费足够的时问来潜心练习。在写作上,贝多芬娴熟的运用变奏曲式的结构,并加入了属于自己的元素和创新,使这首作品成为研究解读他创作思路,和写作技法的学习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