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在青海
2015-04-29
公益路上的“老”志愿者——王涛
谈起今年三十出头的王涛,周围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经过多年的打拼、奋斗,他不仅是个成功的创业者,更是一个志愿者精神的践行者、公益团队的带领者。虽然年龄不大,但却是一个拥有多次救援经历的“老”志愿者。
“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产物,是学习雷锋有效的活动载体。志愿者服务活动所提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与雷锋精神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雷锋精神是志愿者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高中时代起,他就投身于各类志愿者活动的组织,2006年刚从学校毕业还在从事导游工作的王涛利用与游客沟通的平台,募集到200套桌椅,通过共青团西宁市委捐赠给湟源县和平学校。2010年4月,我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王涛与他的公益团队作为第一时间抵达灾区的民间救援队,成功搜救生还者12人、救治受灾群众1165人、转运骨折等伤员25人;配合国家救援队巡诊9天90车次;转运救灾物资5000万元,协助政府发放药品、搭建救灾帐篷;为灾区架设了第一个通信中继站,为救灾做好通信保障工作。
“经历过玉树地震之后.我越来越感觉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王涛激动地说。他随后发起并成立了青海西宁蓝天救援队并出任队长。从组建至今他和他的团队凭着满腔的爱心与专业的技能,自费自愿参与到国内各种大型自然灾害救援中,包括青海玉树、甘肃岷县、四川雅安、甘肃定西、云南鲁甸、云南普洱等救援任务。他们为普通民众普及急救安全知识公益培训943人次、国内灾害救援6次、人员搜寻车祸救援15人、搜寻失踪儿童14人、失踪老人3人、打捞溺亡人员1人、游客遇险救助6人、救助病重儿童5人、为国家级、省级百人以上群众性活动赛事提供公益医疗安全保障11次、获团队荣誉4次。在这些数据背后,始终有一个强大的信念支撑着王涛与他的队员一路坚挺地走过来,那就是他对社会承载的那份青年人的责任。
“我将用我的一生去践行志愿者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蓝天救援队成为更专业、规模更大、反应更迅速的队伍。”王涛坚毅地说。
“寸草晖心”寄养妈妈——邱发兰
她叫邱发兰,是城北区一位普通家庭妇女。38岁那年,她经历了让她人生有了新变化的事。2001年5月,她从别人口中听说了儿童福利院,顿时萌生了寄养福利院孩子的念头,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成了一名寄养家长。从寄养的第一个孩子周迅雯开始到现在,她已经寄养了7个孩子。每当孩子刚来家里时,她总是忐忑不安,孩子能否和她相处好,又如何去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性格?在慢慢的磨合与孩子们的共同成长中,她通过和孩子们耐心沟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逐渐使孩子们活泼起来,开启他们封闭已久的心灵。她说:“孩子们调皮,犯错误是正常的事,作为寄养家长就应该承担起母亲的责任,有时候还要比母亲付出更多,福利院把孩子交给我,我就应该保护好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话语朴素,却感人至深。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她经历了多少困难与艰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做好一名寄养家长要有爱心和责任,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美好的,每一位寄养家长都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发育。
她说:“我感到责任很重,孩子是国家的孩子,教育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我希望能以培养好这些孩子们的方式来回报社会。”有的寄养的孩子长大了从国外,从外地来看望她,她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看着孩子长高了成材了,她就心满意足了。
孩子们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她辛苦播下的种子,在母爱和善良的滋养下长成参天大树,她以一位平凡母亲的慈爱和温情,浇灌着孩子们纯真的梦想,她点亮了火把,同时也温暖了我们的心。
一碗刀削面里的孝心——王晓军
一个80后退伍创业小老板,一碗热腾腾的刀削面,一个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群体,看似没什么联系的人和事,却因为一个善念,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兴海路红香柳刀削面馆里,王晓军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真谛所在。
“我们都会老,趁我们还年轻,多给老人做些事,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友爱,本店现向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就餐。”这就是王晓军面馆内告示牌的内容。现在物价不断上涨,面馆的经营利润也不高,很多来店里就餐的人都很好奇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王晓军动情地说,16岁从河南老家来到青海当兵,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湟中县上五庄镇附近,年轻的他在这里受到了当地老人的悉心照顾,村里老人的那种质朴、和蔼、温情是他这么多年来都无法忘怀的。
最初有人质疑他的想法只是一时兴起,可五年多的坚持,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执着和对老人们深沉的爱。每次有老人来面馆点餐,他总是会在餐票上写上老人二字,这样就能让厨房里的人知道煮面时应用多长时间,调料轻重方面也会格外注意。“起初,白吃人家的会觉得不好意思,可这几年来,不管去多少老人,老板的热情都是一样的,我们也渐渐地习惯了把老板当自己的孩子了。”来面馆经常吃饭的陈连治老人说道。几年下来,王晓军和老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不让王晓军太忙碌,老人们选择避开就餐高峰期,等下午面馆没什么人了再过来。而此时王晓军都会亲自给他们削一碗面,看着老人把碗里的面吃完,他就特别的开心。“对于我而言这些老人吃不了多少,我只是履行尊老爱幼的义务而已。”王晓军说。
五年下来,王晓军从未统计过到底有多少老人来面馆免费吃过饭。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亏,但王晓军却从未抱怨,他说道:“其实我一点都不亏,反而是这些老人,他们给我带来了好运,让我可以在青海这片土地上生活。”
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才能发展得更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而王晓军就是这样一个人,把学雷锋做好事作为锻炼自我与发展自我的舞台。他用实际行动给我们树立了尊老敬老的典范,进一步推动了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黄海坤
他曾面临人生绝境,自幼便失去双手和帅气的容貌,同时他遭受着父母离异、家庭经济极度困难、脸部布满疤痕的境况,但他却阳光坚韧,不断战胜自己,战胜命运,用一点一滴的血与汗的付出,换来了优异的成绩,用断臂书写了感人至深的事迹。他是老师敬佩的对象,同学崇拜的榜样,校长胡学志对他寄语:“我是你的校长,但你是我的老师。”
他是黄海坤,今年15岁,西宁市第九中学学生。五岁时的一场意外夺走了他本该和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童年。在漫长艰难的成长过程中,坚强的母亲为了让孩子独立生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能担当的人,扣子让他自己扣、脸让他自己洗,甚至鞋带让他自己系,不服输的黄海坤先是用牙、后又借助剪刀等工具,终于将鞋带系好了……就这样,直到如今,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已经难不住这个没有双手的男孩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有手的,跟别人没啥区别。”母亲的坚强乐观鼓舞着他,面对双手残疾,用坚韧创造奇迹,为梦想挑战极限,刻苦学习,笑对人生。生活中的黄海坤面对双臂残疾,用坚强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面对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他没有退却,没有自卑,而像个正常孩子一样上学,写作业,和同学们互动。黄海坤说:“这个悲剧已经发生了,那我也就抬起头,挺起胸,做个最好的自己,他们学习好,那我应该比他们更好,所以从小学我就很努力,刚开始写字慢,胳膊经常磨出血泡而经常流血,作业写得慢,有时写到早上,所以不管流不流血,我都一直练一直练,以前我认为这些都是问题,但到后来发现都不是问题。不管是什么样的难题,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到最后都不再是难题了。”
一直以来,他就梦想当一名考古工作者,因此,他很想拥有一台电脑,因为网上可以探究到很多未知的知识,找到很多解决困惑的办法。但对于一贫如洗的家来说,电脑是个奢侈品。于是,每个周末,这个断臂少年总会出现在图书馆,早出晚归,饿了就啃一点自己带的干粮,时间久了,书便成了他自由驰骋和想象的王国,成了这个饱受苦难的孩子对人生和未来充满希望的精神源泉。
今天你看上去双手残缺,但我们知道,你用比常人更强大的力量撑起了人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勇敢、清醒、忍耐、乐观、无畏,从你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也读懂了坚强不屈的人生。
“我奉献,我骄傲”的好楼长——杨孝栋
第一眼见到杨孝栋老人的时候,只有一个印象——瘦,但整个人都很有精神。走进他家客厅,只有沙发、茶几、旧式电视机和一个火炉,他和老伴儿的退休工资都比较高,但生活很简单,当问起他是如何坚持十多年如一日照顾楼上“三无人员”孤寡老人于秀英时,他平静地说:“这都没有啥,她没有子女在身边,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习惯了。”冬天生炉子、修烟囱,于奶奶生病,他就负责买药,爱人负责送饭端水,照顾得无微不至。杨孝栋义务做“楼长”已有16个年头,“无私奉献”这个词也无法完整地概括16年来他所付出的一切。“楼长”也许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称谓,可是却承担了社区居民和邻居们大大小小的琐碎事。“我是一个党员,也是一名志愿者,我退岗不褪色,只要身体允许,我将会继续为社区服务。”义务帮助大家维修自来水管和冬天用来取暖烧炉子的烟囱,安装门窗,收取卫生费,有时候还自己承担一些额外的水费。小区安装外保温墙、天然气时,由于整楼70%以上的房子是外租的,很多房主不在,有的去了外地,和他们联系很困难,他就一遍又一遍用自己的手机联系,直到整栋楼一户不差地安装好。他说,“无非是自己多花点话费。只要大家都高兴了,生活顺利了,我也就幸福了。邻居也好,陌生人也好,只要是有困难的人,我都会尽力帮助。”
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他用一颗无私的心,联动了一群人的心;用一点点微小的星光,点亮了更多的灯光。今天我们不仅仅是在歌颂他,更是在歌颂像他一样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位用自己的方式默默为社会贡献着的人。
用爱诠释法律的公平正义——孙丰虎
2008年,22岁的山东泰山小伙孙丰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了一名法律援助志愿者。背起行囊,他来到西宁市城东区法律援助中心,正式开始了他的志愿服务生涯。
一张办公桌,一个法律援助咨询点标签,一叠表格,一枚印章,一堆案卷,就是他全部的家当。在提供法律援助过程中,他始终用一颗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坚持“调解优先,调援结合”的原则,根据案情需要引导当事人采取调解、和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纷争。一句温心的话语、一杯暖心的热水,温暖了来访群众的心,感人场景也是历历在目。当医疗事故的受害者颤抖着双手,接过赔偿款时;当穷苦的百姓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的时候;当年迈的姥姥得知从小失去母爱、父爱且还未成年的外孙失足后,重获人生时;当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通过法律途径走出困境……,所有的一切,无不留下他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身影。在服务期内,他共接待社会来访群众517人(次),接听来电法律咨询148人(次),代书41份,受理、指派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24件,组织参加法律援助咨询、宣传活动15次,扩大了城东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社会知晓度。
谈到雷锋,他说道:“我崇拜的人是雷锋,雷锋热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令我感动,他的奉献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他积极投身于各项志愿服务中去。西宁市创卫攻坚期间,他在大街上捡拾垃圾,配合交警做交通协管员;志愿者日,他在街上赠人郁金香,倡议群众讲文明,到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他在祁连路上挖过树坑、在北山上栽过树,在公园里做过绿化,在湟水河边捡拾过垃圾,在清食展上包装过食品,在政府多项活动中做过引导员。玉树地震后,他参加了“玉树抗震救灾精神青年宣讲团”,他说:“我是一名山东赴青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玉树地震使我感受到了在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再一次选择了将一切献给人民,是共产党人给了我们家的温暖,使我更加坚信无论我在哪个地方,祖国到处都有我的家,因为我们有一个大家。”
岗位是平凡的,青春是火热的,志愿服务期也是短暂的,服务期满后,他选择了留下。伟大的时代激扬青春的风采,宏伟的事业成就青春的理想。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他凭着一颗质朴、善良的心,一股火一样的热情,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以兢兢业业、敢于创新的作风,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甘愿奉献,铺就他绚丽多彩的人生之路。
众说雷锋
西宁市城北区委宣传部 黎明山:
雷锋精神怀念不如传承,语言不如行动。每天一个友善的微笑、每天一句鼓励人的话、每天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好事,积小善成大爱,把做好事、干好事真正当成习惯动作,让“雷锋”住在你我心间。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翟小洁:
雷锋是跨时代的精神坐标!我们应该让雷锋精神永远留驻在人们心中,而不是只在雷锋日来临。在学校教育中,让新一代的孩子们更深地了解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精神!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 李琳: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雷锋精神远没有那么遥不可及,积小善成大爱,从“有限”到“无限”,不为冷漠所扰,不为利益所惑,将青春的激情,燃烧在一件件平凡却暖心的事情上。
中国石化青海西宁销售分公司 贾文旭:
其实,学雷锋并非做英雄,每个人都可以是“雷锋”。伸把手,出把力,那个瞬间,最美。有言道:学习雷锋好榜样,会内会外同声唱,守望相助暖意浓,“锋”尚!
原武警总队 余利峰:
雷锋精神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共同财富,但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许多人都迷失了信念和道德评价,雷锋精神的坚守很不容易,关键在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发自内心对制度的遵守。
大通县《老爷山》亲志编辑部 严雅楠:
大通县塔尔镇塔尔沟村有个护林员,叫马生海,守护乡村人工林五十余年如一日,长期兼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人人皆知,他却淡泊名利,助人为乐。其人目不识丁,其事平凡朴素,却默默坚持半个多世纪,实属不易,非常人能做到!个人觉得,这是一份拳拳赤子心,不求回报,为构建和谐乡村、和谐社会树立了典型,值得我们学习!
个体户 王连英:
发光发热,把青春奉献给社会,把短暂的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雷锋对60年代出生的我们来说是一种长久的精神鼓舞和精神力量,我希望雷锋精神能以更好的形式流传下去,把这种高尚高贵的品质传给下一代,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个内心遵从的道德标准。
结束语: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每个平凡的人都需要这样的精神,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提起雷锋精神,我们总是在两个词——“平凡”与“非凡”之间寻找一种辩证关系。生活是平凡的,精神是非凡的;行为是平凡的,影响是非凡的。我们也总能在平凡和伟大中找到那个平衡的支点。不知我们大多数人是否意识到,学习雷锋做好事本身是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无关物质,无关功利,是一种将他人的幸福与自己相联系的,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发自内心本能的愉悦。它并不是站在多么崇高的精神高地上或以悲情的基调为渲染,或以悲壮的牺牲为代价,它只是一种平凡的生活选择。
正如本期策划中所描述的每个人,他们心底洋溢着的一定是最朴实的幸福和满足,它不是昙花一现般的一闪而过,而是经历了岁月洗礼后的历久弥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雷锋精神是神圣崇高的,也是触手可及的。
向所有怀着这质朴、本真和高贵情感的平凡的人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