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生子女交往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5-04-29张文娟

成才之路 2015年34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能力培养幼儿园

张文娟

摘 要:注重以大带小,从利用差异,巧妙组合成对子;抓住时机,积极交流与分享;由易到难,逐层增加合作难度;家园合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等方面,研究独生子女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独生子女;幼儿园;交往合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52-01

和大班孩子的一次偶然交谈中,发现有些孩子“晚上不能独自睡觉,在家吃饭要喂,平时自己带来的东西不是乱丢乱放就是当命根子一样保护,没人可以碰”。再仔细观察孩子间的自由交往情况,发现许多孩子都缺乏与人友好合作的技能,和同伴发生争执时不是哭着找老师就是乱发脾气,有的甚至大打出手……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任性娇宠”的行为,是部分独生子女身上的普遍现象,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为了改变幼儿的这种现状,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园非常重视研究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培养。

一、利用差异,巧妙组合成对子

同年龄幼儿中存在能力、知识、经验、性格的差异,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之间这种差异现象更明显。如何利用他们的个体差异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成为我在组织“大带小”活动时关注的问题。通过趣味画“吹泡泡”活动,我发现一一结对中个体差异明显的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合作得很愉快。反之,不是哥哥姐姐自顾自玩就是弟弟妹妹闹情绪,不愿参加活动。如哥哥S性格很内向,动手能力和动作发展都较弱,平日里和大家的语言交流甚少;而他的妹妹X却活泼可爱,在班里的表现也很突出,两人的友好合作对他们出色完成合作任务起了关键作用。可见,合理利用孩子间的个体差异,一一结对,非常有助于他们愉快合作,开展活动,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抓住时机,积极交流与分享

交流是一种社会互动,也是一种信息共享。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的就是缺乏合作、没有交流与分享的学习的弊端。对话交流让孩子的口语能力逐步提高,分享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这种快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抓住机会,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积极交流相互的思想和情感,让小伙伴和弟弟妹妹(哥哥姐姐)都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在每一次大带小活动结束后,我们除了利用活动信息反馈表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交流情感、分享快乐外,还组织大班孩子讨论在活动中所碰到的问题或让人开心的事,有快乐大家分享,有困难大家帮忙。比如“走大鞋”活动,要求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一起穿一双“大鞋”走路,对幼儿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要求比较高。活动结束后,五六个孩子表示不想再和弟弟妹妹玩了,因为容易摔倒。“老师,要教弟弟妹妹是很难的,他特别容易摔!”“我的弟弟虽然不会走,但我用许多方法教他。”“对呀,你不走,可以扶着弟弟走。”……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由易到难,逐层增加合作难度

对幼儿来说,合作的目的有时自发产生,有时则需要外在因素的诱发。由易到难,设置合作情境,适当增加一些任务的难度,让完成任务的过程多出现一些问题,能迫使孩子们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协商、配合、互助,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学习合作。例如,在上半学期,我们主要在一些生活、社会活动中开展以大带小活动,对合作水平要求不高,以培养双方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倾向居多。下学期,游戏、学习上的大带小活动显著增加,对合作水平也逐步提高要求。从音乐游戏“十个小矮人”到泡泡画,从奇妙的手型画、体育游戏“走大鞋”到表演游戏“纸棒变变变”“能干的小厨师”,逐步增加合作难度。从一一结对两人合作到不同年龄多人合作,从简单的你做我画到友好商讨合作内容一起情境表演,孩子们的交往合作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

四、家园合作,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首先,让“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家长热线”成为信息动态桥梁。其次,充分挖掘每一个家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为各种活动服务。如为协助开展“做果冻”“爆爆米花”“水果甜羹”等社会活动,一些家长从家中搬来微波炉、榨汁机、电饭煲等。再次,通过每一次的活动信息反馈表,可以让家长们及时了解活动情况和孩子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并提出对活动的想法和建议。而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让每一位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是如何与有年龄差异的孩子交往活动的。现在我们手中有“调查表”“活动信息反馈表”“幼儿讲述记录纸”“意见表”等,这些资料的积累,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最后,巧妙利用教育网的资源,及时在网上发布最新活动动态,让社会也来关注独生子女交往合作能力培养问题。因此,让社会、家庭、幼儿园形成一个金三角,相互配合,是培养独生子女交往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结束语

总之,“培养独生子女社会合作交往能力”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以大带小”只是其中的一种培养形式。我们应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将新课程理念渗透于各个领域,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等其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重复进行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有助于形成一套有特色的独生子女社交课程,培养独生子女社会合作交往能力,更好地促进独生子女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秦红.培养幼儿集体合作精神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2(02).

[2]崔丽莹.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10(04).

[3]王红蕾,姚丽霞.留守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调查[J].幼儿教育,2007(04).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能力培养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图说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爱“上”幼儿园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