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课堂中的教学交往
2015-04-29张晓冰
张晓冰
摘要:课堂教学在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碰撞中,面临着一种艰难抉择。回归教育起源,可以让我们发现教育的源动力和教育的组织方式。教学交往在教学中的丢失是对教育目标的片面理解所导致的,而它承载着学生全面成长的未来元素。沟通、合作和分享是教学交往的三个关键词,也是教学交往的三种行为,也代表教学交往的三层境界。
关键词:教学交往;沟通;合作;分享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1A-0012-03
叶澜教授指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注重平等对话,强调建构有效的师生交往,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提高教学质量。而长期以来,我们都对教学的认识局限在认识论领域,强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甚至更局限地认为教学就是实现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漠视物理思想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更忽略了教学对人的社会性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奠基作用和功能。
一、沟通是教学交往的基本途径
交往行为是指主体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通过对话沟通,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
1.生活是沟通的“共鸣箱”
有效的沟通源自沟通主体双方共同关注或有共同认知的领域,从而能够形成认知共鸣。这种沟通的中介,最好的来源就是生活——学生的生活。来自学生生活的问题,可能是学生曾经的疑问,也可能是学生未曾留意的新问题,都会使学生产生认知悬念,在脑海中激起思维的波澜,产生探究的欲望。从生活现象和规律中迁移方法,通过生活中学生熟知的方法来类比、推理,能实现知识、方法、能力和思想的迁移。总之,基于学生生活的教学,才是有效而具有生命活力的。
2.平等是沟通的“通行证”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认为,教学中师生应是完全平等的主体间的交往。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敞亮和思维的互动,才会有真正的沟通。
发展机会平等是平等的内涵要求。“面向每个学生”是教育的使命和教师的职责。而真正落实这句话,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虽然最终发展状况肯定是差异化的,但我们不能人为地制造这种差异。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机会的平等,是相对于每个学生基础的差异化平等。不是机会平均,而是一种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按需分配。这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教育对每个学生的人性观照,在学习互动中,双方都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持和价值感的体验。在交往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尊重是平等的外在表现。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沟通双方,无论是师生还是生生,在主—主互动过程中,彼此尊重,相互理解,通过对话沟通,达成共识,形成视界融合。尊重表现在教学语言上,教师就是要主动放下架子,自觉地和学生以平等的人格对话,要让“请”、“好”、“可以吗”等标识语充盈课堂,传达出友善与和谐,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温度。尊重表现在教学行为上,就是要善于倾听学生,让学生产生自信和述说感;要善于在肯定中指引学生,尤其是学生发生错误时,更要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来传达理解和支持的信息,这会让学生产生信任和依赖感;要善于理解学生意愿,不去勉强,更不去刁难或惩戒学生。
3.辩论是沟通的“清障器”
辩论是思维冲突的表现,源自沟通各方的意见和观点不一,是互相表达观点的过程。通过争论,可以明事理,现真相,得真理。教学中,巧妙设计或组织问题辩论,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科学态度。这要把握几个要素:
一是问题的开放性。辩题在认知基础、解决途径,甚至在结论上,应有多样性甚至是不确定性。问题太小,虽便于教学控制,但不便于引发辩论;问题太难,虽可制造悬念,也不能引发讨论或辩论。
二是表达的自主性。即要让每个学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批判性地审视问题,主动参与讨论。这是学习个体的一种自主意识、问题能力和学习习惯,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
三是思维的空间感。首要的是有思维的内部空间。设计的问题或活动要能引发思考,而不只需要简单的事实性判断或模仿训练。其次是有思维的外部空间。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信息,来组织自己的思维,形成观点。此外,在学生思维迷失方向或丢失路径时,教师及时帮助、点拨,可以进一步拓展思维空间,不断深化讨论或辩论。
二、合作是教学交往的组织形式
合作是教学交往的过程,是教学交往的实施形态,是教学交往的价值诉求。合作学习不仅是形式和内容上的互动支持,也是方法和技能上的实践和强化,更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精神交往。
1.自主学习是合作的基础
合作是建立在学习主体具有共同基础认知的前提下的学习活动,否则,不可能完成合作,或会沦为“主—客”二元模式下的形式化合作。因此,在学生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练习,这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是相对于个体独立学习而言的,从形态上说,两者相互依存;从功能上说,两者相互补充;从发生机制上来说,合作必须以个体独立学习为基础。切不可弱化自主学习,片面强调合作学习,让其陷入无源之水、无米之炊之窘境。
2.合作学习不能成为形式
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出于教学的需要,是学生学习能力互补的需要,是对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变革的需要,也是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需要。因此,应避免让合作学习走进几个误区:
(1)合作学习成为新课改课堂的标签。当形式背叛目的的时候,它就成为了形式主义。倘若平时课堂教学都没有合作学习,这样的学生合作活动只能让学生无所适从,或沦为表演;倘若不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没有实质性的活动内容,那剩下的只能是形式;倘若合作内容脱离学生的认知基础,那也只能让合作流于形式。
(2)合作学习成为一种特定学习环节。合作学习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应贯穿教学始终。从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到规律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思想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凡是学生存在认知困难的地方,都应首先借力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这是合作学习的本义,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也是主体间性形成的过程(主—主合作)。
(3)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言堂”。合作学习是所有教学成员参与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一方面,教师不是看客,要参与其中。交往教学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舍费尔认为,教学中存在两种交往形式,即对称的形式和补充的形式。对称的相互作用形式意味着交往的参加者,即师生,具有同样的自由活动余地和同等的说话权利,任何人都没有优先权或者特权,不允许任何人支配或压制别人。补充的相互作用形式则意味着交往的参加者具有不同的自由活动余地,起补充别人不足的作用。教师的参与,就是补充式交往,但要注意把握自己的参与者、帮助者、引领者的角色,不能主导合作。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是看客,都要参与其中。由于学生间的差异,合作学习往往会演变成个别学生的一言堂,其他学生都处于被动思维的地位甚至无思维的状态。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形成因素:一是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主体意识弱。他们失去了学习动力和热情,习惯了被动接受的方式,失去了主体存在感。二是优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优越感逐步增强,自我意识逐步膨胀,对学习的价值认识功利化,淡化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这两方面的问题均主要生成于教学中,当然也可化解在教学中,关键看我们的教育追求和我们在教学中传达的价值判断。
3.道德情感意志的形成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强调:“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足见合作学习对学生全面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达成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一是知识类目标,二是技能类目标,三是精神类目标。在当下教育实用主义倾向的影响下,合作学习的工具性得到重视和开发,片面地强调第一类目标的达成,而第二类目标因缺少指导和实践而大打折扣,第三类目标则更是“无暇顾及”。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要达成此目标,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四种意识。第一是道德意识。是指在合作中产生的待人真诚、无私、平等、尊重的价值认同。第二是协作意识。是指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分享、互相帮助的共赢思想。第三是服务意识。是指学生在合作中的耐心、谦让的处事标准。第四是团队意识。是个人服从集体、团队共进退的大局观和荣辱观。这绝不是道德知识的授受所能实现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常态化的教学活动中,才能逐步形成的。
三、分享是交往教学的目标要求
教学交往是师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完成认知的过程。因此,沟通是教学交往的途径和手段,合作是教学交往的形式和策略,分享是教学交往的核心和关键。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分享,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营造共享共赢的文化氛围。这是一种价值认同、行为习惯和学习模式,要在长期的价值引领和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无拘束、被尊重、友善、自信成为教学交往的课堂文化符号,这是组内分享的环境保证和心理前提。
二是采用无领导小组的模式。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测评技术,评价者不给考生指定特别的角色,或者只给每个考生指定一个彼此平等的角色,让学生自行组织完成任务。教学交往中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采用这种形式。它可以避免因角色分配,而人为地制造话语霸权,变成“主—客”二元教学;它可以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学习互补;它可以让制度性话语平等逐步形成文化性话语自信,激励每个学生开动脑筋,发表意见,享受分享经验和成果的快乐。
三是实现学生间的学习互助。小组的组成有同质化和异质化两种方式,现在基本都采用异质化小组。要注意:一方面,小组成员间的异质性,让交往的对称性减弱,容易发生优势转为优越、弱势转为自卑,再进而形成心理定势和学习习惯,我们不能让这种非对称性破坏教学交往中“平等”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补充性交往的教学潜能。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就是补充性交往的应用范式,“兵教兵”不仅可以强化优者,提升弱者,而且是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回归——能学生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教师只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丁伟红
Teaching Communication in Senior High School Classroom
ZHANG Xiao-bing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0, China)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is confronted with a difficult choice in the collision between pragmatism and idealism. Returning to the origin of education may help us discover the source dynamism and organizing forms of education. The loss of teaching communication in instruction is spelled by partially understanding the goal of education, which bears the future elements for students' well-round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are three key words and three behaviors as well as three realms of teaching communication.
Keywords: teaching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cooperation; 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