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养老”四大问题待解
2015-04-29
一方面是传统养老模式的不断弱化,另一方面是现代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让中国养老体系发展整体滞后于老龄化的速度。
以8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近4万名调查员将进村入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空巢老人突破1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到3500万……“银发浪潮”扑面而来,冲击着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家庭。
养老投入:老龄化速度加快与“未富先老”
地处江苏省南通市的如东县,2014年年底60岁以上人口比重创纪录地达到了29.26%,成为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有人对比全国的平均水平,称江苏如东提前20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然而对于如东所在的江苏省而言,老龄化压力却远没有“20年”这么遥远。2014年年底,江苏全省老龄化比例已经达到20.57%。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在过去短短一年间,全国老年人口增加了1200多万人。如果照此速度发展下去,未来不到1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就将再增加1个亿。
而在2亿多老年人口中,高龄老人有24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有3500万,低收入贫困老人2300万,任何一个特殊老年人群体数量都超过了许多中等发达国家。
基数巨大、增长迅速、结构复杂——面临如此严峻的养老挑战,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养老服务能力却还远没有达到人们预想的要求。无论是在居家社区养老上的投入,还是养老机构中每千人床位的数量,目前都还处于跟跑的阶段,远远无法满足高速老龄化的需求。
出现如此的保障断层,归根结底是中国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国情决定的。
1999年末,当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开始进入国际通行的老龄化阶段时,中国的人均GDP仅有840美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阶段时的水平。如果说大部分发达国家是“边富边老”或是“先富后老”,那么中国的老龄化则呈现出明显的“未富先老”特征。
“一方面是传统养老模式的不断弱化,另一方面是现代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让中国养老体系发展整体滞后于老龄化的速度。”江苏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蒋同进认为,中国不仅要解决有地方养老的问题,还要解决老年人有钱养老的问题,否则市场发展就是畸形的。
农村养老:人数众多与养老基础落后
74岁的邓光秀老人家住四川省宜宾珙县巡场镇汾洞村,她有一儿一女,都在县里打工,由于比较近,经常回家看她,也常打电话。她在家负责“看房子”,是空巢老人。
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老人多,是西南农村养老面临的突出问题,事实上也是中国广大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截至2014年,我国的空巢老人数量已经超过了1亿,在广袤的农村,到处都有像邓光秀这样“看房子”的老人。
农村老人一生辛劳,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能力是经济来源的根本支柱,大多数都要“干到干不动”为止。而一旦老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就没有了收入来源,只能靠子女抚养。
2009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开始在全国试点,基础养老金定为每人每月55元。六年过去了,尽管新农保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养老金的标准却没有大幅度的提高,对很多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而言,每月几十元养老金是他们仅有的收入。
不仅如此,与城市相比,農村养老服务设施短缺问题非常严重,老年人活动场所非常少,基本没有健身设施、娱乐设施。
在“中国式养老”的大格局中,涉及人口众多的农村养老是中国最大的特色,而这一群体又最容易被遗忘,养老投入远远低于城市。
随着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弱化,加大对农村养老的投入倾斜,建立新型的居家社区机构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空置率高企并存
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地处杭州市近郊,群山环绕之中,这座拥有300张养老床位的公办养老机构现在一床难求。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任俞芹称,现在来这里登记的老人已经排到了三年以后。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类似杭州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这样“一床难求”的养老机构在中国的许多个城市中到处可见。不过与此同时,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空置率整体较高,全国平均达到48%。
一面是“一床难求”的相对资源稀缺,一面是空置率高企的绝对资源浪费。这样的悖论和矛盾是如何出现的?
调研中记者发现,作为社会养老体系的一个终端环节,养老机构的存在并不是为所有老人提供普适的养老服务,而是要满足特定群体的刚性需求。其中,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首先需要担负起“兜底”功能,也就是为五保老人、失能失智的低保老人等失去经济来源和基本保障的最困难群体提供最基本的养老服务。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兜底”线下的老人有限,如果坚持原有标准,则会产生巨大的床位空置;但如果仅以“男性满60岁,女性满55岁”的年龄为准入标准,则会产生床位供应紧张的问题。
维持养老机构的正常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资源,向更多有需要的老年群体开放床位是大势所趋。但哪些老人是真正有需要的,应该优先进入养老机构呢?
有着近十年养老机构工作经验的俞芹认为,失能失智应该是养老机构接收老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养老机构具备居家养老不具备的护理条件和医疗条件,对于自理型老人这些条件可谓是锦上添花。
目前,杭州市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正积极探索,给申请老人的自理能力、认知能力、年龄、收入情况、居住环境等进行综合评分,谁评分最高谁优先入住。而根据北京市民政局的最新政策,公办养老机构从今年起将只接收经过评估后符合条件的失能失智老人。
护理人员:人员匮乏与从业意愿低下
对于天津龙福宫老人院负责人张文革来说,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招不到足够的护理员。
“养老护理行业确实很辛苦,脏、累、苦、待遇差、工资低不说,有时碰到那些脾气古怪的老人,确实很难伺候。近两年,虽然我们在努力提高待遇,但短则一两天,长则一个月,很多人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张文革说。
张文革面临的问题也是目前中国养老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根据民政部门的规定,在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应该是1比3,但记者在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河北等多地走访养老机构时发现,能够按要求达到比例的微乎其微。护理人员与老人的比例保持在1比5、1比6都已经是“人员宽裕”的情况,有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和老人的比例高达1比10,这意味着一位护理员要照顾10位老人。
“在世俗观念中,养老护理就是伺候老人吃喝拉撒,是低人一等的工作。”曾经在龙福宫老人院南开院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张军称,“护理人员的收入也很低,同样是照顾人,住家保姆一个月都能挣1万多块,养老护理员却只有一两千块的收入。”
养老机构最需要的就是养老护理员,直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但存在总量不足和质量有待提高的双重矛盾。尽管各类养老护理人员的绝对数量奇缺,但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却始终较低,并没有体现“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准则,人们从事养老护理的意愿不高,合格持证的养老护理人员流失严重。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目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不到30万人,缺口高达1000万;就在这不到30万从业人员中,40岁以上人员占到一半以上,高中以下学历占到七成。
(新华网 201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