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中的新中国阅兵史
2015-04-29
法捷耶夫回忆道,“人民中国的军队配备着美国的武器,轰轰作响地从广场上走过。全世界难以相信,杜鲁门60亿美元的武器,从蒋介石那里落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难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士兵们曾给国民党军队起了个绰号,叫做‘运输大队”。
开国阅兵:“全世界难以相信,杜鲁门60亿美元的武器,从蒋介石那里落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午4时35分,长达150分钟的盛大阅兵式开始,朱德总司令乘敞篷车检阅解放军受阅部队。1949年10月3日的英国《泰晤士报》4版刊登报道说:“军队接受朱德司令的检阅,编队经过天安门,有的配备最新的美国大炮、坦克以及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装甲车。共产党空军轰炸机编队飞行,烟花爆竹和其他游行活动直至深夜。”报道还说,“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报道也提到:“除了苏联,没有外国代表参加北京的开国典礼。”
当时解放军所使用的武器大部分是从国民党军队和日军手中缴获。据统计,在开国大典的阅兵上,受阅的110余种武器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兵工厂,是名副其实的“万国牌”装备,有亲历者调侃称“只有马是中国自产的”。这些装备也给外国观察者留下深刻印象。
由著名作家法捷耶夫率领的苏联文化代表团1949年秋访华,并参加了开国大典。代表团成员后来出版随笔《在自由的中国》,生动讲述了当年亲历新中国开国阅兵的感受。法捷耶夫回忆道,“人民中国的军队配备着美国的武器,轰轰作响地从广场上走过。全世界难以相信,杜鲁门60亿美元的武器,从蒋介石那里落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难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士兵们曾给国民党军队起了个绰号,叫做‘运输大队”。
1959年阅兵:“对一个10年前的技术只能生产鸟笼子的国家来说,最新展示几乎是一次不可置信的对照”
从1950年到1958年,在依托苏联援助进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中国每年10月1日定期举行国庆阅兵。每年也有不少外宾观礼。1955年,法国作家萨特和波伏娃访华期间,也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大典和阅兵式。波伏娃曾回忆说:“新鲜就是进步中的中国的显著特点。这种新鲜不时给予人类生活雨后晴空的亮泽。”那一年,《人民日报》发表了萨特撰写的《我对新中国的观感》,“在中国,社会主义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中国或者灭亡,或者走向社会主义;它必须或者灭亡,或者变成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然而,只要看一看你们欢乐的青年和儿童,就会感到这个国家一定不会灭亡”。
1958年8月23日,震惊中外的“金门炮战”爆发。当年的国庆阅兵也因此充满紧张气息。美国合众国际社1958年10月1日报道称,坦克和重炮隆隆地驶过广场,开上街道,武装部队、军事学院学生、保安部队和新成立的民兵走过检阅台。街上的标语写着:“一定要解放台湾和金门”和“美国军队滚出台湾”。报道还称,这次游行没有能够消除在庆祝声中的一种悲哀情绪。这方面有两个因素:在金门附近共产党米格-17式飞机遭到由国民党人驾驶佩刀式喷气机带来的挫折,以及在共产党中国立国9年后仍在谋求让联合国接纳它。
1959年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逢十大阅”。路透社当年10月1日报道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政权的10周年,北京举行了阅兵式,45架喷气式轰炸机和100架战斗机低飞着,从队伍的上空呼啸而过。英国《每日邮报》记者当年10月2日报道说:“军队步伐的整齐是我从未曾见过的。他们走过时高喊‘一二三,好像某种电子装置支配他们行动和说话。高炉、导弹、建筑物的模型……对一个10年前的技术只能生产鸟笼子的国家来说,最新展示几乎是一次不可置信的对照。”
1984年阅兵:“据称可以打到莫斯科的CSS-3和可以打到华盛顿的CSS-4两种洲际弹道导弹引人注目”
196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此后由于政治动荡,国庆阅兵中断达20余年之久。直到1981年,在邓小平的提议下,中共中央决定:1984年10月1日举行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阅兵。
“中国元朝蒙古族皇帝忽必烈于1274年首先在战场上使用火箭和燃烧弹,今天中国要公开显示它的武器”,英国《每日电讯报》1984年10月1日报道说,外国武官深夜在北京街头乱转,希望能在彩排时看到武器。一名苏联官员受到在路障旁守卫导弹的治安警察的盘问,想装成英国人混过去。“很明显,莫斯科目前处于孤立主义的状态,越来越担心中国采取使部队具有新活力的行动,特别是向五角大楼购买武器”。
这场阅兵式上,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度亮相,外媒纷纷评论说中国已经拥有核战略威慑力量。美联社1984年9月29日报道说,中国国庆阅兵将要展示的武器中,包括能打到苏联纵深地带的核导弹。报道还说,中国自1964年成为核大国以来,据说已储存了数百件核武器,最近又增加了两艘H级核潜艇。日本《读卖新闻》10月1日称:“军事检阅中,相当数量的各种国产导弹大放异彩。1982年10月试验成功的潜射弹道导弹今天脱去了秘密面纱。据称可以打到莫斯科的CSS-3和可以打到华盛顿的CSS-4两种洲际弹道导弹引人注目。”
当年的西德《世界报》10月2日以“邓的检阅”为题评论说,如果说北京自25年来第一次通过军事检阅显示威慑力和实力,那么这绝不是中国的堂吉诃德式行为。两种纯中国制造的新型洲际导弹虽然还不能形成同超级大国的核平衡,但这强调了北京打破雅尔塔两极世界的要求。中国不是侵略性国家。这个巨大的国家安分守己,它是容易满足的,防御性的,但也始终准备抵抗任何侵略者并给予进攻性的打击。
1999年世纪大阅兵:“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让古巴人看到光明”
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中国迎来50周年大庆,那年的国庆阅兵被称为“世纪大阅兵”。阅兵式上的东风-31型战略导弹、T-90Ⅱ重型主战坦克、“飞天”地对空导弹、“飞豹”战斗轰炸机等明星装备受到外界关注。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庆典的中心部分是党的领导人检阅上万名官兵、400辆军车和25种武器系统,其中包括一种可以打到阿拉斯加的新型导弹”。美联社记者写道:大阅兵吸引了外国大使馆的军事官员们,他们急切地通过双筒望远镜观察这次分列式,第一次看到中国一些最好的防空导弹和其他武器。
报道还说,兰德公司的中国问题专家认为,“中国领导层想要表明他们并没有停止不前,他们能够显示这一威力,既给整个世界看,也给自己的人民看。”《纽约时报》称,“中国展示的机动中短程弹道导弹几乎是无法有效对付的。”
由于这次阅兵是苏东剧变后中国首次阅兵,古巴《格拉玛报》社长阿圭罗在用“威武雄壮”和“波澜壮阔”形容此次阅兵式的同时,也称赞中国的国庆庆典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让古巴人看到光明。
哥伦比亚《时代报》评论称,苏联沉没了,中国生存下来,亚洲危机中,邻国得了肺炎,而中国仅打了几个喷嚏。新世纪,中国将成为主角之一。
《读卖新闻》的社论称,50岁,中国已到了知天命之年。拥有近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向经济大国迈进,在世界特别是在本地区的分量正在增加。今天,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都离不开中国。
(《环球时报》2015.9.5)